曼陀羅繪畫後感:不是多就是好

上週末上了一堂曼陀羅波點繪畫課。兩個小時裡面點了多次圓圈,靠著各種圓圈畫出了一個成品。沒有在事先去做什麼功課,看過別人家的一些作品後,感覺應該不會很難,但是自己藝術天分有待修煉,也不覺著能畫出什麼讓人驚艷的東西。只是喜歡曼陀羅這個東西本身,想著上課看看到底裡頭賣的是什麼關子,何以單憑無數圈圈能達到所謂的靜心療愈。

老師在事先就已經算好同學的九轉數字,也知道每個人應該去補什麼顏色。是以,地方媽媽被分配到是藍色和深粉紅色。拿到顏料的時候確實有點意料之外,因為此生沒有進行過任何紅藍配,對地方媽媽來說,藍色除了和綠稍微能有點瓜葛,其他可以搭配的顏色大抵只能是金銀白黑灰褐這種基礎色系。就像粉紅只能與紅沾邊,至多勉強是橙黃色系,紅與藍必須是禁止同時出現的顏色。

但也知道這是生命數字告知需要補的顏色,是以,並沒有太抗拒,只是苦惱要怎麼搭出美感。老師略微講解一番後,大家在白紙稍微試下手之後,就開始在黑色圓紙磚上作畫。地方媽媽必須承認,一開始腦子真的一片空白。就算看過了老師的作品,也不知道要從何下手。

就從點上一粒渾圓的圓形開始,然後莫名其妙開始有些靈感冒出。順著腦子裡的靈感畫著畫著,也知道了並不是單單“點圓圈”那麼簡單。地方媽媽貪心想讓畫面更豐富,又加入了銀色和金色,畫好之後就發現了弊端所在,並不是多就是好。反而顏色多了之後,曼陀羅視覺效果變得複雜,然後圓圈小花因為畫得不夠靠近和大小不夠勻稱,看起來壓根不似花朵。就是一堆圓圈堆疊起來的樣子。以及,點珠筆的大小密集度,如果在點下去的時候不夠專注欠缺耐心,那麼成品確實看起來就不夠精緻。然後再去瞅瞅同學們的作品,發現都比自己好看的時候,那種我不行的感覺又會涌上來。所以,當天完成作品的時候,並沒有什麼雀躍感,但不掩蓋自己喜歡曼陀羅這件事。

數日後果斷去文具店抱了材料回家,第二回想說用紫和金搭配,結果還是敗在了貪婪,紫色、粉紅色和金色一塊用上,感覺還是有些不對勁,依然差了一點意思。後來,網上搜尋別人家作品,大致有了點概念。昨晚第三次用色,這一回只用藍色和白色,藍色調出幾種深淺後開始試畫,這一回顏色看起來順眼多了。但還是在圓圈畫法上有失偏頗,所以看起來有些歪,想要營造的混色效果也失敗了。第三次的成品,顏色滿意,但畫法還能再進步。曼陀羅看似只是重複“點圓圈”,但它也不僅僅是點圓圈而已。圓圈要點得美,真的少不了半點專注力。你以為多就是美嗎?其實兩種顏色簡單搭配往往更能製造意想不到的美感。我想,曼陀羅提點自己的是,人生吶,把事情簡單化,然後專注搞好這簡單的一二件事,生活會更美麗。

寫生•寫活
第379篇
文/圖:偽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