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听到或看到“浮世绘”这个词时,会联想到什么呢?古老的日本艺术?或是那让人羞涩的“春画”?不过,即便什么都想象不到,一旦看到这幅浮世绘的经典画作,你肯定会恍然大悟!


这幅图就叫《神奈川冲浪里》,名副其实巨大的海浪图像,颜色分明,让人过目不忘。这也是日本著名的浮世绘画家北斋葛饰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而且这幅画已经被淋漓尽致使用,你能在居家或办公室墙上看到它,也能从衣服上看到,甚至连小如手机壳、书签都能看到它的踪影。最成功的浮世绘莫过于它!
尽管如此,还是很多人对于“浮世绘”这个名词一知半解,所以今天,就要告诉大家,什么是浮世绘!它究竟是以什么为主题,又如何被制作而成!
浮世绘的故事
浮世绘三个字的字面意思就是“虚浮的世界绘画”。“浮世”来自佛教用语,浮世绘便可理解为劝人及时行乐的风俗画,纸上呈现的画面自然离不开日本江户时代町人喜闻乐见的世俗之事。它们是流行于日本古时民间的木刻版画,以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表现生活万象,概括起来说,主要题材有美人画、歌舞伎画和风景花鸟画,也有大量表现神话鬼怪故事和武士打斗传奇的作品。当然,浮世绘所表现的内容远不止这些,只要是平民感兴趣的大千世界,都可在画里看到。

虽然,浮世绘包罗万象,但在那时候,浮世绘就一个字代表,那就是“俗”。甚至生活在江户的人们根本没预料到当时的浮世绘会有如此高的价值,在他们眼里,这些画作都难登大雅之堂,只能沦为平民百姓一笑置之的传播媒介。从浮世绘兴盛的江户时代,到西洋绘画兴盛的明治维新时代,再到20世纪上半叶,日本人都没太把浮世绘当回事。

后来随着明治时代(1868–1911)的到来,西方的思想与艺术传入日本,在明治维新的变革之下,人们逐渐开始喜欢西方艺术,更致使日本传统艺术、平民浮世绘越来越不值钱,甚至沦落成陶瓷制品的包装纸和填充物,随陶瓷一同出口欧洲。

到了19世纪摄影术被发明,它的出现对追求“画得像”的古典绘画形成了挑战,因为摄影成像远比绘画更写实。而浮世绘恰恰打破了古典创作规则,给正苦苦寻求革新的西方画家们带来了视觉冲击。当西方人意外发现包在陶瓷制品外的包装纸画面,竟是立体却无阴影、艳丽却不媚俗、世俗却不庸俗的画风,如获至宝、大受启迪,便有意收集。所以那个时代的西方画家,都有收集大量浮世绘。许多画册也被当成艺术创造作品保留了下来。

虽然二战后至今,日本人一直致力于大规模地从海外高价回购浮世绘,然而这并不能挽回长达300年的历史里浮世绘遭到的冷待遇。况且,现在也很难界定日本人是意识到浮世绘画作中的艺术性,还是意识到市场价值才誓要追回!

●在浮世绘里,画家们看到了些什么?
★梵高
梵高是19世纪80年代开始接触浮世绘的,且不论他以浮世绘为启发创作的《星空》《唐吉老爷》等名作,单说这个时期他疯狂地临摹浮世绘就多达30余幅。比如有《雨中大桥》、《日本情趣:梅花》、《日本情趣:花魁》等。

★莫奈
莫奈自诩是葛饰北斋忠实的模仿者,是1871年的某一天在食品店里,绘有日本浮世绘的包装纸改变了他的创作轨迹。迷恋的初期,莫奈不仅大量收集日本浮世绘画作,还以自己第一任妻子为模特创作了《穿和服的女人》。画中充斥着典型的日本服饰与配饰,难掩其对日本文化深深着迷。他毕生收藏的231幅浮世绘挂在他位于巴黎郊外的日式园林画室内,直至终老。

★鲁迅
晚年,鲁迅先生曾大量搜购浮世绘。通过浮世绘深化了鲁迅先生对日本传统文化的理解,对于从青年时代开始即与日本建立起多重关系的鲁迅来说,弥足珍贵。鲁迅曾放狠话“中国还没有欣赏浮世绘的人”,大约是当时社会现实之动荡,与浮世绘的静寂审美相去甚远。

浮世绘的开端
虽然不清楚浮世绘最初以什么形式登场,不过,江户时代以前,画师都直接在纸或丝绸上画画,这种画在日本叫做“肉笔画”,也就是中文的“亲笔画”。当时的浮世绘,大部分都被贵族或武士阶级所有,庶民没有目睹的机会。
不过,到了江户时代,庶民提高了经济力,各式各样的文化在大众之间迅速发展,出版社大量出版附插图的书籍。书籍中的插图正是木版画的浮世绘。通过木版画,一般庶民也可以看到同样图案的插图,此后,最受大众喜爱的插图便另外制成一张画上市。

制作方法(木版画)
浮世绘的版画制作,均通过各式各样的手艺人分工而成。制作浮世绘的过程,首先由画师在一张加边的画稿上作画,之后再制成木版画,最后用墨印刷。接着,用数块木板按颜色分别制作不同颜色的版木。然后,用这些不同颜色的版,在一张纸上,一个颜色一个颜色地各别印上去,最后才完成一张画。

浮世绘的主题
江户时代的浮世绘有各种主题,不过,最重要的主题是一般大众的生活情景和风俗习惯。像是“美人画”以美丽女子作为题材,“役者画”以歌舞伎演员作为题材,“戏画”以戏剧的场景以及滑稽有趣事物为题材,“花鸟画”以花、鸟、鱼作为题材,“春画”以性爱相关为题材等等。

综合报道︰薇恩
图片取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