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间带生物的本领

潮间带位于大海及陆地交界的区域,栖地环境时而干燥或潮湿,时而高温或低温,时而盐度变高或变低,时而被波浪冲击,时而曝露于阳光下,微环境变化非常的大,但也孕育出蓬勃生机。由于受潮汐的影响,这里每天会有两次被海水淹没,也有两次会曝晒于太阳底下。因此,生活在海边潮间带的各种生物,必须具备某些特殊的本领,去适应这种海陆交替的环境。

●潮间带栖息环境

潮间带一般可分为潮上带、潮池、沙泥滩、砾石滩、礁岩岸。潮上带或飞沫带为带状分布区最高、最干燥的地方,仅在海浪冲击礁岩岸所激起的飞沫所及之处有水分。潮池是低潮线以上积水的小池,有大有小,深浅不一,越接近潮下带的潮池,里面的生物就越丰富,这里通常可以发现藻类、稚鱼、飞虎鱼。沙泥滩是不容易生存的场所,波浪强日晒温度高,生物无法久留,能够待在这里的生物都具有挖掘的能力,退潮时将自己深埋在沙里,等到涨潮才出洞口,比如招潮蟹。砾石滩是由砾石、卵石块或珊瑚碎枝残骸所形成。礁岩岸是由坚硬稳定的底质所构成的海岸,因表面崎岖凹凸复杂,生物体必须具备很强附着本领,以防被强浪冲走,藻类、甲壳类动物以及底栖性贝类较为常见。

●分层带状分布

进入岩礁潮间带之后,你可能会发现,这里的固着性生物是以带状分布形式聚集,由于潮间带地区各种生物栖息的环境高度不同、受到海水覆盖的时间长短也不一样,生物们各自适应环境的秘技又不相同,加上来自海中猎食者捕食压力的差异,也就形成了分层带状分布这个特色。

飞沫带:为带状分布区最高、最干燥的地方,只有海浪飞溅能达到的地方才有水。

上潮带:大多数的地区长时间都暴露在空气中,只有在潮位较高的时候被海水淹没。

中潮带:一天当中有部分时间被海水淹没、部分时间暴露在空气中。

下潮带:潮间带中水分最充足的地方,通常是潮湿的。

常见的潮间带生物

想要观察潮间带生物的话,一定要选对时间,在退潮时去,有时候还要选在不同的月份,因为有些生物只有在繁殖时期才能看见。不同地方的潮间带生物也会不同,因此可以多到几个不同的点做观察。

潮间带生物可不少,以下只是其中一小部分,一起来看看。

茗荷介

第一次看见茗荷介时不知那是什么,只见许多像贝壳一样的白色物体黏在漂流木上,不过它不是贝壳,而是属于藤壶类的节肢动物,小时候是浮游生活,在找到适当的基底之后,会以头部黏附在基底上固着生长,终生不再移动。退潮时,它紧闭外壳以减少水分的丧失,涨潮时才伸出其滤网状的附肢,一伸一缩的滤食海水中的浮游生物。它们的耐干燥能力很强,即使寄宿物体被海浪冲上,仍然能够存活一段时间,不会马上死亡。

茗荷介又称为鹅颈藤壶,常附着于漂流木上,喜欢到处流浪。

鬼蟹、股窗蟹

退潮时,在沙滩的高潮区,常常可以看到很多大大小小的蟹洞,是哪些蟹住在里面呢?答案是鬼蟹(Ghost Crab)和股窗蟹(sand bubbler crab)。鬼蟹也叫作幽灵蟹,是沙蟹科的一种,体型不大,甲壳只有大约3.5公分。由于它颜色与沙滩背景相似,且行动飞快,在沙滩上活动时看来像是幽灵经过一般,因而得名。有些鬼蟹有变色龙般的能力,能够通过调整色素细胞内色素的浓度和分散来改变颜色以匹配周围环境,让它避开天敌的耳目。鬼蟹是杂食者,除摄取沙中有机质外,也会捕食招潮蟹或吃死尸,是沙滩上的清道夫。

鬼蟹幼蟹体色与小沙砾接近,保护色颇佳。

股窗蟹体型比鬼蟹还要小,平均大约一两公分大,它是泥食者,滤食泥中有机物质,吃完后会吐出一颗颗像泡泡一样的小泥球,因此它的英文名叫bubbler,即泡泡的意思。觅食时,股窗蟹以洞口为中心,边走边用双螯挖取沙团送入口中,滤食过的沙团成丸状,留在沙面上,以洞口为中心向外辐射,构成漂亮的辐射图案。

股窗蟹在洞穴周围刮食,吐出的沙球辐射状排列。

藤壶

藤壶看似个锥形小火山,其实是一种节肢动物,它们为了抵挡波浪的冲刷,而固生于岩石上,也有一些成群附着于飘浮物、其它甲壳类之外壳上。在藤壶锥的下部有一块石灰板紧紧贴着附着物,粘附力比树脂还要强。退潮时,藤壶紧闭盖子以防止水份流失,等到涨潮时会伸出触手来捕捉浮游生物,所以我们看到的只是一部分的藤壶。

藤壶为甲壳类生物,成体永久性黏在岩石上,不能移动。

方蟹

潮间带的蟹类很多,但是要辨认出方蟹(Grapsidae)并不难,它两眼距离非常宽,头头胸甲呈方形,它最大的特点就是身体平扁,这样的体型能有效降低波浪的冲击。退潮时,方蟹不是躲进沙穴下,而是躲在岩岸石缝中、沙滩的碎石下或泥涂的洞穴里,它们避开日晒与高温,以减少水份的流失。

方蟹身体方形平扁。

玉黍螺、螺类

玉黍螺是岩岸上高潮区常见的生物,表面有如玉米、粒排列之粗颗粒,坚硬外壳可承受波浪的冲击,也可减低活动时被敌人捕食的危险。小小玉黍螺能接受高潮区中高热与干凅的压力。它们时常黏附于一起,以降低体温及增加湿度。退潮时,不妨到背光的岩石底下或是洞穴里找找它们,玩玩捉迷藏游戏。

藻类

在不同的潮间带分层所生长的藻类也会不同。在潮间带上部,多属于绿藻类,它们可以忍受强光照射及每日两次涨退潮的干湿变化,在海蚀平台上形成一片青葱翠绿的“绿色地毯”。在潮间带中部,主要以褐藻类为主,绿藻为辅,常见的有囊藻、团扇藻、马尾藻等。

固生性的海藻借助身体组织的高耐旱性,等到下次潮水来时再迅速吸水复原。

粉团扇藻

粉团扇藻(Peacocks tail 学名:Padina pavonica)在潮池中站立,透明薄片围成一团,薄片上有白色条纹,边缘长有细毛,看似仙女的裙子,又像水中的云团,一点都不像藻类。粉团扇藻栖息在沿海地区有粘土质、粉质或沙质沉积物的潮池中,它的抗干旱力比其他海洋藻类更强大持久,厚厚的保护脂层抗逆性非常高,可以有效地提高平时的储水力和保水度,抵御干燥缺水的侵袭,让它平安度过低潮时间。

粉团扇藻看起来像仙女的裙子,又像飘在水中的云朵。

寄居蟹

要在沙泥滩生存其实并不容易,因为这里常有波浪,日晒猛烈,因此能够待在这里的生物都具有挖掘的能力,退潮时将自己深埋在沙里。寄居蟹就是其中一者。在沙海滩上找寄居蟹是将非常有趣的事。

寄居蟹寄居于死亡软体动物的壳中,因此我们看到的寄居蟹,它们的壳总是都不一样,那些背着长锥形外壳的寄居蟹,看起来就像戴上一顶比身体还要大的巫师帽那样,样子十分滑稽。幸运的话,还可以看到寄居蟹‘搬家换屋’的过程,由于寄居蟹身体会长大,所以需要不断换更大的‘屋’来住。每当波浪冲击沙岸,寄居蟹就会赶快掘沙把自己掩埋在沙底下。如果它们是和同伴在一起的话,波浪来时它们还会伸脚拉住同伴,不让彼此被冲走。不过有时候它们会为了争夺新窝而打架。总之,跟着寄居蟹就有很多好戏看。

退潮时寄居蟹将自己深埋在沙里。

海葵

海葵可在岩缝或潮池中被发现到,不过我所见过的是漂流在沙滩的,颜色透明像水母,但具有像葵花一样的外表。海葵不是花,它是长得像花的腔肠动物,它的基盘就像吸盘,能使躯体附着在岩石上,像花瓣般的触手,是它的捕食工具,它以小型甲壳类、软体动物和鱼等小动物为食。

海葵着会分泌粘液来防止水份散失。

海地瓜

海地瓜(学名:Acaudina molpadioides)长得像动画片里的异形生物,形状像地瓜,外观半透明带点粉色,触摸起来像水囊,柔软而有弹性。它是尻参科海地瓜属的动物,马来名叫Bronok,多穴居在潮间带至水深80米的软泥沙底。

海地瓜。

鰕虎鱼(Gobiidae)

鰕虎鱼是小型鱼类,常见于潮池中,它腹鳍能合为吸盘,可以在波浪冲击的潮间带固定位置。

潮间带小探索(上)
综合报道:戴舒婷
摄影:戴舒婷

Check Also

我们与经济的距离(五)老木生机延续物命

在永续建筑中,木材是极受推荐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