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饭,颗粒分明的满足 (中)

鰻鱼炒饭

手捧碗,手心暖,米饭香,味蕾享

这是我第一次吃鰻鱼炒饭后写下的感言。

米饭颗粒分明,配料简单无异,不外是鸡蛋青葱,然而我看著它,心里泛起莫名的感动与感恩,彷佛那它是冬天的围炉。

鰻鱼犹如蛋糕上的草莓,是一大亮点, 微焦鰻鱼光是那油亮亮的外皮就让人手指大动,鱼肉口感软嫩无骨,味道不偏甜也不偏咸,淡淡烤香和幽幽芝麻香包围鱼肉。

整体味道清淡,却不乏味,有种精緻用心之感。

鰻鱼炒饭和蒜蓉炒饭一样,通常在日式餐馆可以吃到。

紫菜炒饭

紫菜炒饭是素食馆菜单上常见的一道饭品,素食者食用紫菜以补充碘、钙、铁等微量元素。

紫菜味道咸香,带有海藻的风味与鲜味,用於烹煮素炒饭,能使每一口饭都溢满紫菜鲜香,炒饭味道丰富不单调,即使荤食者也能接受。

若加上鸡蛋的话,炒饭味道会更圆润饱满,整体吃起来既清淡又不寡味。

冬炎炒饭

胃口欠佳时,我会选择炎炒饭,微酸微辣能帮助开胃。

在本地我最喜欢的冬炎炒饭是“素采”老板娘做的那一道。

她所使用的调味料是用番茄和南瓜自製的,真材实料,味道纯净。

更特別的是鸡蛋不是打散了和米饭一起炒,而是做成七分熟的滑蛋,像火山熔岩般,铺在饭堆上。

品尝前先將滑蛋拌入炒饭,蛋汁粘住饭粒,把冬炎的囂张给制住,吃起来口间一阵酸辣过后一股甜香生起,真是完美的搭配,吃过后念念不忘,想起它时唾液就不住开始產生。

可惜的是这家素食馆已经结业,恐怕再也吃不到了。

木薯叶炒饭

砂拉越土著的特色炒饭有好几样,常见的有:黑橄欖炒饭、醃榴莲炒饭、烧猪肉炒饭、臭豆炒饭和木薯叶炒饭。

这几样炒饭大多数属於重口味,只有木薯叶炒饭比较清淡,是我最喜欢的那一味。

准备材料时,原住民会將采来的木薯叶洗乾净放入木臼器內,手动慢慢捣碎成渣状,只需要几分钟,厨房就充满浓浓的青草气味。

处理好的木薯叶渣,撒上少许的薑花碎片,胡椒粉来拌炒白米饭。

完成的木薯叶炒饭样貌和味道一样低调,青绿色米饭充满淡淡的田野味,品尝起来让人感觉舒心。

通常店家会附上参峇,若是觉得味道太平淡,就把自个儿把咸鲜辣也加入其中。

也有些店家会在木薯炒饭中加入烤肉片,让炒饭配料和营养更加丰富齐全。

黑橄欖炒饭

黑橄欖季节时,若果实过剩,原住民就会把果肉取下,装入罐子里加入盐然后储存起来。

经过几个星期果肉就会发酵呈紫黑色及散髮出独特的酸香味。

將醃好的黑橄欖与江鱼仔、红葱、薑花、一起用来炒饭,味道咸香而丰富,黑橄欖和江鱼仔爭著出场,还好薑花浓郁辛香適时遏制了咸味,让人不至於吃不下去。

有时候土著还会给炒饭加上炸鸡肉块,或是鸡翅膀,让餐点更加丰富。

报道/摄影:戴舒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