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文明病層出不窮,除了常見的“三高”,即高血壓、高血糖、高膽固醇,現在還多了一個“高”,即高尿酸!你是不是也曾經在大快朵頤後,突然感覺腳趾關節紅腫、疼痛,甚至連走路都成了折磨?這可能就是傳說中的“痛風”找上門了。
尿酸從哪裡來?
來自Alpha Nutrition Academy的創辦人兼資深註冊食療師黃曉潔受訪時表示,尿酸可不是憑空產生的,它的來源主要有三個:
1.飲食攝取——吃了富含嘌呤(purine)的食物,體內會將其代謝成尿酸。
2.身體自生——其實,我們血液中的尿酸,約85%都是身體自己生成的。
3.腎臟排泄——腎臟負責排出尿酸,但如果腎功能下降,尿酸就會積累,導致尿酸指數飆升。

她說,當尿酸過高時,就容易形成尿酸結晶,沉積在關節裡,引發痛風。這種突如其來的關節炎,帶來的癥狀包括,發炎、紅腫、劇痛,甚至“痛”風刺骨。更糟糕的是,長期高尿酸還可能引發腎結石、永久性關節損傷,甚至影響腎臟和心臟健康。所以,管住嘴,真的很重要!
少碰高嘌呤食物
她也列出痛風患者的飲食“黑名單”,即含有高嘌呤的食物,想要遠離痛風的折磨,這些食物得少碰,甚至不碰。

酒精——無論是啤酒、白酒還是紅酒,通通是“罪魁禍首”。

海鮮——某些魚類和貝類的嘌呤含量超標,比如江魚仔、沙丁魚、鯡魚、貽貝、鱈魚、扇貝、鱒魚、黑線鱈、金槍魚、魚卵、魚子醬等。

動物內臟和某些肉類——培根、火雞、小牛肉、鹿肉、鴨肉、鵝肉、兔肉,甚至是各種內臟(豬肝、雞肝、牛肝等),都屬於“高風險區”。
肉汁、醬汁類——像Marmite、Bovril這些美味的濃縮醬,痛風患者可千萬別貪嘴。

高果糖食物——汽水、奶茶、甜飲,甚至某些健康食品中的高果糖玉米糖漿,都會讓尿酸飆升。
適量攝取中嘌呤食物
有些食物雖然含有一定量的嘌呤,但適量食用還是可以的,包括,肉類、家禽類——雖然不是完全禁忌,但要控制分量。
雞湯——雖香,但別喝太多。
部分海鮮——螃蟹、龍蝦、牡蠣、蝦類可以吃,但要有節制。
部分蔬菜——蘆筍、椰菜花、西蘭花、菠菜、蘑菇含有中等嘌呤,但比起肉類還是“友善”多了。
豆類及製品——豌豆、青豆、扁豆、鷹嘴豆、黃豆、腰豆,以及豆腐、味噌、天貝等。
堅果類——花生、腰果適量食用沒問題。
燕麥、全麥製品——雖然健康,但也含有一定量的嘌呤,別貪多。
報導:楊麗華
圖片:受訪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