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氣候變遷已成為人類邁向永續發展的重大威脅,世界各地目前面臨著暴風、洪水、野火和熱浪等災難性氣候事件。為了因應氣候緊急狀態,全球193個國家及歐盟簽署了《巴黎協定》,定下2050淨零排放目標,承諾將致力於減少造成地球暖化的溫室氣體排放,將地球溫升幅度控制在攝氏1.5°C或第二道門檻2.0°C。
然而,在2024年12月結束之前歐盟氣候檢測機構根據資料確認,2024年是歷來最熱的一年,也是年均溫比工業化前高攝氏1.5°C的第一個歷年。異常高溫延續至2025年,2月16日地球海冰面積再創新低,地球生態系已經從一般門診進入加護病房。
要想在2050年實現淨零目標,讓地球生態和人類社會達成永續,全球能源系統轉型勢在必行。為此世界各國必要抓緊腳步,發展新能源。

能源佔溫室氣體排放四分之三
全球溫室氣體(GHG)排放量從1990年至2021年增長了51%,2021年,全球GHG總排放量為529億噸二氧化碳當量。
世界资源研究所(World Resources Institute,WRI)的气候观察(Climate Watch)項目,於2024年公佈了最新碳排數據分析(圖表1),該資料顯示2021年全球主要GHG排放來源可追溯到五大經濟區塊,即:能源、農業、工業過程、廢棄物及土地利用變化與林業。其中能源領域是最大的排放源,占全球排放的75.7%。能源領域包括了:電力和供熱(29.7%)、交通運輸(13.7%)、製造和建築業(12.7%)建築(6.6%)、逃逸排放(化石燃料生產或傳輸過程中釋放的溫室氣體)(6.6%)、其他燃料燃燒排放(4.4%)及國際船舶航運(2%)。
WRI網頁的動態圖表還從各個領域中分析哪些具體活動(或最終用途)是排放的主要貢獻者。例如,住宅建築是能源領域最大排放源,占全球排放的12.5%。這包括家庭用電所產生的排放以及直接使用化石燃料的排放,如使用天然氣烹飪。能源領域另一個主要GHG來源是陸路交通,占全球排放的12.2%。
非能源行業占全球排放的四分之一。農業是繼能源之後排放量第二高的領域,占全球排放的11.7%。農業的主要排放源包括:牲畜養殖和農業土壤中的甲烷排放、土地使用變化、稻糧種植及焚燒。工業過程占全球排放的6.5%,這包括化學與石油化工、水泥等生產的排放(但不包括能源使用)。至於廢棄物排放,如廢水和垃圾填埋場中的甲烷和一氧化二氮,占全球排放的3.4%。
土地利用變化與林業占全球排放的2.7%。這個淨總量包括土地和森林釋放的排放,例如,當樹木被砍伐或有機物質在土壤中分解時,以及森林生長過程中從大氣中移除的碳。因此,該領域的總排放(不包括碳移除)高於這裡顯示的數字。

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大
甲烷(CH4)、一氧化二氮(N2O)和二氧化碳(CO2)是主要的GHG,前兩者占總排放份額較小,分別為6.2%和17.7%,這兩個“超級污染物”在短期內比CO2更具溫室效應。但絕大部分學者或研究人員將焦點放在CO2,因為它占GHG排放的73.6%,而其中超過九成的二氧化碳來自化石燃料的使用。
圖表2顯示的是全球CO2排放量隨時間的變化。在18世紀中葉工業革命前排放量極低,直到20世紀中葉排放增長仍然相對緩慢。1950年,全球CO2排放量為60億噸,而到了1990年,這一數字幾乎增加了四倍,超過200億噸。之後,排放量持續快速增長,現今每年CO2排放量已超過350億噸。

全球燃料燃燒碳排放
2022年,全球燃料燃燒的CO2排放量達34,116.781百萬公噸,超過了COVID-19疫情前的水平,相較於2000年增長了47%。在燃料燃燒導致的全球碳排放中,煤炭佔約45%,其次是石油約33%和天然氣約22%。化石燃料仍佔全球總能源供應(TES)的81%,其中石油佔約30%,其次是煤炭約28%,和天然氣約23%。


馬來西亞溫室氣體排放表現
同樣來自WRI《气候观察》項目的數據資料分析顯示馬來西亞GHG排放表現與全球表現大同小異。2021年馬來西亞能源領域佔GHG排放的66.67%,土地利用變化和林業18.13%、工業過程6.55%、廢物處理5.90%、農業2.95%。
另外,IEA最新資料顯示,2022年,馬來西亞燃料燃燒CO2排放,總計241.142百萬噸CO2,自2000年起增長了110%,占全球排放0.7%,排名第24,人均CO2排放量則是7.105噸。馬來西亞總能源供應源組成,主要為:天然氣47.03%;石油25.22%;煤炭23.63%;水力2.69%;生物燃料和廢料1.24%;風能、太陽能等0.19%,意即:化石燃料占馬來西亞能源供應的95.88%!



結語
人們早就知道燃燒化石燃料會排放大量溫室氣體,也很早就知道氣候在發生變化,但是長期以來都不認真看待,也難以從根源上解決問題。但如今數據說明了,全球氣候已進入緊急狀態,我們必需馬上採取行動,才能度過這場災難。科學家和能源專家已經找到了解決方案——放棄傳統能源,轉用潔淨能源和低碳能源,地球和人類就還有希望,因此全球、全國、全家必需來一場能源革命!
筆者以溫室氣體排放數據做開篇,是想說明能源革命轉型並非無緣無故,無根無據。這是一項重大而複雜的任務,它不只是國家的事,它關係到人民的生活與工作,需要全民來參與。能源轉型和經濟發展是一個共同體,但它經常以“經濟發展”的一面來示眾,以至於人民不了解,不關心。
這個開篇試圖帶出轉型的另一面,讓大家了解能源轉型的初衷、必要性和迫切性,同時提醒公私機構和企業在制定發展政策時,以淨零為本。記住!能源是全球最大溫室氣體排放源,我們必須在能源系統方面做出徹底的改變,刻不容緩!

報道:本報戴舒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