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能源轉型項目ing

砂能源轉型項目ing

砂拉越以其創新的能源開發方式走在前線,透過政府對政府,政府對私企之間的合作,積極統籌與推動潔淨能源項目。

天然氣
天然氣全週期碳排量較低,無需改變現有基礎設施即可使用,且成本較低,因此被視為理想的過渡燃料。砂計劃在2030年將砂天然氣消耗比重從目前的6%提升至30%,這將結合古晉、民都魯、沙瑪拉汝和美裡四個策略中心的潛能,來支持大型工業的發展及能源轉型。

古晉低碳樞紐作為整合式能源生態系統,將建造聯合循環發電廠引入天然氣,連接離岸碳捕集與封存設施、深水港口及物流網絡;民都魯是石化工業樞紐,正擴大高附加價值的下游活動,發展多元產業鏈;沙瑪拉汝是能源密集型產業中心,生產上游副產品如氨;美裡現為虛擬管線系統的節點,支援當地輕工業、住宅與商業用戶。

氫能
砂經濟發展能源公司(SEDC Energy)推行的兩項綠氫項目正在建設中,基地位於民都魯石化工業園區,預計2028年開始營運。這兩個項目將使砂成為全球領先的綠氫出口地之一,並為砂邁向氫能經濟奠定基礎。H2ornbill項目與日本的ENEOS能源公司及住友商事合作,每年生產24萬噸綠氫,以甲基環己烷(MCH)作為氫能運輸媒介,出口至日本。H2biscus項目則與韓國三星工程、浦項制鐵和樂天化學合作。每年生產7千噸綠氫供本地使用,60萬噸藍氨、63萬噸綠氨及46萬噸綠甲醇,出口到韓國。古晉倫布斯建設氫能工廠、加氫站,以及微藻商業化試點工廠也在建設中。

生物質燃料
位於古晉實仁甲燃煤電廠的CHITOSE試驗生產基地於2023年5月啟動,這項由CHITOSE集團、SEB、砂生物多樣性中心以及ENEOS公司合作的項目,以培植微藻吸收從燃煤電廠捕捉的二氧化碳,微藻被轉化為可提煉燃料的脂質,進一步製成生質燃料。預計每年可生產350公噸微藻生質原料,應用於航空燃料、動物飼料與製藥用途。另一項與國油研究公司合作的民都魯微藻商業化工廠,目前正處於研發階段,採用開放池系統與專利凝聚收穫技術,預估日後日產量為20萬桶原藻油,同樣將應用於航空燃料、生質柴油與石腦油。

浮動式太陽能電站
SEB的巴當艾浮動式太陽能電站是砂可再生能源基礎設施的先驅性項目,目前該項目裝置容量為50兆瓦,年減碳量達5萬2千公噸二氧化碳當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