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霸凌 企業發展的毒瘤】

你所處的工作環境,時常遇到主管或同事情緒跟言語上的刻薄刁難、職權上不公平對待、不合理的工作要求,而感到受傷挫折,帶來極大的身心壓力嗎?

2022年4月17日,檳城中央醫院一名實習醫生疑因不堪被職場霸凌墜樓身亡,該事件令職場霸凌課題一度成為人們的關注。11月,六位馬大學術人士於本地醫學刊物,發表了一份針對檳城政府醫院護士遭遇職場暴力的研究調查報告,結果顯示在410名受訪者中,43.9%曾經遭受職場霸凌,其中82.2%有過被語言暴力的經驗。事實上,霸凌問題並不僅僅存在醫學領域,在不同的領域裡,或大或小的企業,每天都在發生……

2022年7月,我國UCSI民調顯示(圖表1),在944名受訪者中,超過一半人表示曾遇職場霸凌。他們在職場上所遭遇的不愉快經歷包括:被散播謠言、工作受乾擾、被敵視、被孤立、被冷暴力、被排擠、被吼叫或辱罵等等。這表明職場霸凌在大馬已是個嚴重問題,然而,其中只有少於40%受訪者對職場霸凌採取行動。民調顯示,在可多選項的反應中,41%受訪者建議受害者告發職場霸凌行為;39%向最高管理層告發;38%告訴家人/朋友;36%告訴主管;34%有其他人告發霸凌事件;32%試圖遠離工作崗位;32%忽略它;31%告訴同事。

在較早的2014年,兩位本地學者Ahmed Talib Sadiq Al Bir與Arif Hassan針對大馬職場霸凌現象進行了一項研究調查,學者隨機挑選了231名服務於不同領域、公共與私人機構的職員,請他們針對有關職場霸凌行為製作的測量問卷作答。問卷列出了22項常見的職場負向經驗,以及負向經驗的發生頻率,研究結果顯示出令人震驚的數字(圖表2)。超過八成的人曾經被隱瞞影響他們工作表現的信息、被散布謠言、被分配不合理的任務;超過一半的人遭受過不被尊重、侮辱性行為、冒犯性言論;將近四份之一的人遭受肢體暴力。這份研究結果顯示,霸凌行為在我國各行各業職場上經常發生,大眾對於職場霸凌的認識不夠,預防和因應措施也有所不足。

你對職場霸凌認識多少?
職場霸凌是指:在工作場所中發生的,借由權力濫用與不公平的處罰,所造成持續性的冒犯、威脅、冷落、孤立或侮辱行為,使受霸凌者感到受挫、被威脅、羞辱、被孤立及受傷,進而折損其自信,帶來沉重的身心壓力和傷害。

職場霸凌常發生在上司與下屬之間、新旧同事之間、員工與客戶之間、雇員與雇主之間、組織之間。霸凌的行為顯示了上司和下屬之間之權力的差距,主管有時候是為了釋放自己的壓力而欺負下屬,上司對於下屬權威式的管理行為也屬於一種霸凌行為,使下屬害怕上司。職場霸凌也存在於同事間,這通常對於受害者較不利,因為其他人通常袖手旁觀,以不幹預來避免自己被牽扯其中,有些甚至會與霸凌者站在同一陣線,這種方式往往會鼓勵施暴者繼續這種行為。員工與客戶之間的霸凌,雖然只是一小部分,但也不可忽視,像是顧客被店員忽視或是病患在醫院裡對護理人員大呼小叫等。

職場霸凌的形式很多,包括:
(一)肢體霸凌:毆打身體、搶奪財物等。這是最令人恐懼的行為。
(二)關係霸凌:排擠孤立、操弄人際等。這是最常見,容易被忽視的行為。
(三)語言霸凌:嘲笑污辱、出言恐嚇等。這是肉眼看不到傷口,但心理傷害大。
(四)反擊霸凌:受凌反擊、有樣學樣。這是以眼還眼,讓對方遭受同樣傷害。
(五)網路霸凌:散播謠言或不雅照片。這種霸凌速度快、管道多、殺傷力大。
(六)性霸凌:性侵害、性騷擾。這是最難說出口的傷害。

職場霸凌的具體行為,包括:
1 一點點錯誤就被無限放大
明明就不是什麼嚴重的失誤,卻被對方咬著不放,甚至到處見人就宣傳你的失誤。持續性地吹毛求,無時無刻對你異常挑剔。


2 不合理的工作要求
雖說多做一些不吃虧,但是過分被要求自己工作範圍以外的任務是不是有點欺人太甚。

3 批評你的能力
有些事情明知道已超出你的能力範圍能控制,對方依舊認為是你的能力欠佳而導致。

4 前后矛盾的工作規定
明明說好放手讓你自己安排整個方案決定,半途卻被教訓自作主張沒有請示和尊重上級。

5 常用失業來威脅你
動不動就拿你的飯碗來威脅你,說那些誰誰誰可以取代你,甚至誰誰誰只需要你一半薪水之類的話。

6 動不動就侮辱和貶抑你
私底下或公開地對你進行專業上的侮辱,贬低你的一切,包括你的意見、職位、價值等等,持續性地否定你的存在與價值。


7 排擠你或乾脆冷凍你
以各種方式鼓動同時孤立你,讓你感覺邊緣化、忽視的感覺,漸漸地變成團隊裡不受歡迎的人


8 在工作場合對你歇斯底裡
完全不顧你的自尊,無論是私底下或同事面前對你大喊大叫。大聲吼你:動不動就發怒甩門拍桌子,讓人心驚膽戰。

在現實生活裡,很多人都會以“為了培養你” 來美化壓榨他人的行徑;有者甚至搬出“我以前也是這樣熬過來”的話語,讓受凌者誤以為遭到霸凌都是因為自己能力或條件不足。無可否認,每個人的觀點、性格、視角、做事方式不同,在職場上難免會有一些摩擦甚至發生一些口角或衝突,引起一方、雙方或當時人身心的不舒服感。一方認為是霸凌,另一方可能不認為,那麼要如何分辨是與否?首先,這些行為是否經常或持續性發生?對方在責罵你之后,是否提出建設性建議?如果對方的行為或言語令你不舒服或感覺被冒犯,你可以嘗試向對方表達和溝通,如果之后情況沒有改善,那就有可能是惡意的職場霸凌。濫用權力、不公平處罰、持續性的孤立及冷落、業務分配不均、公開侮辱你的專業能力、破壞你的信用度,這些都可以被視為職場霸凌。

三大自救心法

不同背景與個性的人一起工作,一定會有踩到彼此痛點的時候,當你開始發現職場霸凌端倪時,可以先採用ICF國際教練聯盟職涯諮詢教練——世寧老師,所提出的三大自救心法,先嘗試從職場溝通來改善現況。


1.【推敲】霸凌者的背后原因
世寧老師指出,為何職場會出現霸凌的情形,其實回歸到人的基本核心需求:安全、歸屬、尊嚴。當人的這三個需求受到威脅、有壓力的時候,表達方式就變得激進。你在職場上的表現,是否影響到主管或同事的生存需求而感到威脅?另外也需要理解,每個人的溝通方式深受原生家庭影響,像薩提爾分析人有四種溝通姿態,指責型的人就習慣以命令和否定的方式溝通,遇到打岔型的主管,就有可能面臨冷暴力。


2.【觀察】場生態鏈,尋覓生存之道
主管脾氣不好、任意指責人,是對所有人都如此,還是只有你遇到?世寧老師建議不要先入為主地認為他有意針對你,觀察其他同事如何跟主管相處,以及其他同事之間如何相處,如果別的同事也這樣被主管對待過,可私下請教類似經驗如何處理。同時牽上受凌者聯盟的友誼之線,多一位盟友未來再遇到問題才會有所支援。


3.【確認】當事人隱藏的溝通訴求
職場溝通最重要的是‘傾聽’的能力,遇到主管或同事的各種刁難,先別往心裡去,冷靜確認對方想溝通的是什麼。如果沒有聽懂主管要表達的,很可能就以為自己跟上司不合。工作上盡量做到先預設對方沒有惡意,撇去帶有情緒化的部分,反求諸己,思考事情是否有沒做好的地方,摸清主管最在意的點,萃取出該聽的部分,不該收的情緒垃圾就別收吧。


不管如何,優先增強自身工作實力職場霸凌,除了面對和處理之外,最堅實的后盾就是自己的能力。世寧老師認為,在職場上讓自己站穩腳跟的秘密,就是要讓自己的存在是被需要的。曾有位學員在不友善的職場中快要熬不下去了,然而他在工作中拿出的成績,讓主管的吹毛求疵就顯得無理取鬧,其他同事、主管自然看在眼裡,公道自在人心。


職場逃生,是去還是留?這並不是一個可以輕鬆做出選擇的決定。職場霸凌的嚴重情況不一,每個人可以忍受的程度也不同。出現離職的念頭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如果決定暫時按兵不動,要想清楚自己留在職場的原因是什麼?很多時候工作確實能幫助我們維持生活,支撐家庭,而好的工作也能幫助我們實現人生意義。找出你的答案,再以積極方式面對每天的挑戰,分析清楚,自己面對的是一個可以改變的局面還是無法改變的局面,自己可以做哪些努力。


如果霸凌程度已上綱至違反職場安全層面,可尋求人資或內部申訴管道,讓高層單位正視嚴重性。而如若面對的是難以改變的局面,那麼趁早離開,及時脫離不良的工作環境對我們都是一種保護。準備離職的同時,也別忘了保護自己的權益,適當時機搜集證據,如果非要走到法律這條路,也能成為呈堂證供。 友人說,在職場上,我們選擇善良,並不代表對不公不義逆來順受。勇於用正確手段捍衛自身權益的同時,也是讓更多潛在霸凌者的惡行無法得逞。


記住,當發現來自職場的壓力已經嚴重影響到自身的日常生活、外溢到家庭、親密關係中去時,及時尋求心理幫助,在專業人士的幫助下渡過艱難的時期。

職場暗黑劇場(上)
綜合報道:戴舒婷

Check Also

我们与经济的距离(五)老木生机延续物命

在永续建筑中,木材是极受推荐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