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教育 靠五感看见大自然的美

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环境是人类得以生生不息的基础。一直以来,大马天空下有一群为绿化环境,保持生态平衡,默默付出的生力军。天空虽无痕,一粒粒叫作希望的种子由天而降,落地、生根、成长、壮大,因为有他们,才让马来西亚更多美丽的生态原貌得以保存,充满生机。

日子正好,潮水正美。一班大小朋友回到了这一片海里的绿。

这一次,我们邀请到来自“自然教室”的掌舵人黄云云老师,与我们分享她从事自然生态义工的小故事,还有这八年来从事自然教育工作者的心血总结,想法心得,通过她的分享了解什么是自然教育和大马自然生态的点滴。

自然教室简介:

在各种奇妙的因缘际会之下,自然教室(Nature Classroom)在2012年年底诞生了。起初只是单纯地想通过个人仅有的知识和力量,分享马来西亚红树林的多姿多彩,并借此推广湿地保育的重要性。后来,自然教室不再只是关注红树森林,也不再只是专注于环境保育工作,而是通过自然教育连结人们与各种自然生态以及环境课题,并且推动社区关怀,亲子互动,团体生活,义工服务,资源共享等概念。希望通过自然教室这个平台,促进一个热爱大自然,有爱有温度的社会。

在“哈啰,海的孩子!”活动里,云云老师带领孩子们和原住民海人相聚一堂。

自然教室创办人黄云云老师,过去在攻读研究生时,与红树林成了“朋友”,爱好与大家分享它独有的美妙与生机,并开始热衷于各类自然生态相关的义工服务和研究活动。目前身为自然教室的总舵主,靠着艰苦奋斗、甘于奉献,驰而不息,以保护环境、改善生态为己任,在大马这片土地上播撒五彩斑斓的关爱大自然种子,花开草长、风吹绿浪,使富足的土地正在孕育梦想。

根据云云老师分享,自然教室是远离传统学堂,浪迹在有花草,有小动物,有蓝天白云的“无形”学习空间。以自然生态教学为目的,在疫情之前,在行管令之前,活跃于带领大小朋友们到户外郊游,或参与体验营和研习会,或进行主题活动和趣味游戏。

在晨光之下,黄云云带领着一班人沿着这条只在特定时刻才显露出来的“海之路”,一直通往另一边的海草床。

何谓自然教育?

云云老师早前在育伯乐讲堂上针对“什么是自然教育”进行直播分享。主持人管莉莎介绍她是推广大自然生态活动的义工和自然教育工作者,从红树林、海草床、热带雨林、野生动植物到原住民,因疫情关系,这次她把自然教育搬到线上,非常有热诚。

根据云云老师分享,让孩子接触大自然有许多好处和方法。自然教育并不是正规教育,未有融入教育体制内,且长期被忽略,而自然教育多专注在幼儿阶段,毕竟属于萌芽阶段。

父母对孩子的期望

父母对孩子的期望是自然教育工作者甚为关注的点,这包括第一,学业成绩,从古至今,父母都希望孩子好好读书,考好成绩。再来,第二方面是注重孩子的课外才艺,如钢琴、画画班、戏剧班、运动等,第三方面是品格修养,希望孩子有好的品格修养,能独立思考,第四是生活技能,会煮饭烧菜,种花草,不少家长会让孩子在生活上有机会动手,解锁生活技能。

云云老师也分享经过多年摸索研究,总结出自然教育的模型。首先是灌输自然教育的概念给幼儿们。

概念灌输

这包括认识本地不同的野生动物如保育类的,透过一些教材说故事,如马来貘,让他们对一些动植物有基础概念。

“很多人问我,在自然教育与正统教育成长下的小孩有什么不同?我认为这是相辅相成的,但自然教育却被忽略了,这可能因面对资源不足因素。”

她认为,自然教育对幼童特别重要,当然希望涉及中小学、大学生甚至成年人,但教育须从小开始慢慢做起来,希望引起幼儿的兴趣。

五感观察

近十年来不论是自然教育,或带领社区的一些导览,甚至美术教育工作者,都很注重五感观察。她说,这是很容易的方法,首先用眼睛观察,如放大镜观察蚯蚓,再来耳朵观察,尝试竖起耳聆听大自然声音,如不常接触大自然的孩子,进入森林里不要喧哗,而是静下心来聆听,和城市里不同的的声音。

“很多孩子或许会说森林里什么都没有,只有绿色叶子,但静下心来他们会发现原来森林里不只有我们和树木,还可以听到虫鸟叫声,还有大自然环境里滴滴答答的声音。”

在海草床可以探索发掘的自然宝藏多得很,像球海参、海蛇尾、海绵、枪虾、海葵虾、各种螃蟹等。

云云老师也喜欢让孩子闻闻大自然,不论是花、果实或叶子,或不管香的臭的,都会让孩子闻一闻,那么他们就会留下深刻印象。

“吃的部分,也可以尝试挑战,如小野果,但必须率先确认无毒安全食用,一些红树林的植物会分泌盐分,不妨让他们尝试,这是对红树林链接知识点。”

在触觉方面,让大小孩触摸,但在户外野林里有一些含毒、有危险性,所以导览本身必须有基本知识,确保安全才让他们触摸,包括让小孩摸摸海草或鱼,这是很重要的环节,丰富他们的五感观察。

成果记录

听课后,观察后,走动后,云云老师一般会要求出席的小孩进行观察的成果记录,如榴莲园,大部分小孩对榴莲很熟悉,但却又很多小孩不曾见过榴莲花,而在活动后还可以让他们吃榴莲花,尝试野蔬的美味。

在一项参观榴莲园活动后,云云老师让幼儿们收集榴莲花后,分类成雄蕊、雌蕊、花瓣和还未发展成果实的花,这就是一部分学习观察的成果,然后把成品挂起来展示。

自然教室是远离传统学堂,浪迹在有花草,有小动物,有蓝天白云的“无形”学习空间。

“很多人对自然教育有误解,以为要看鲸鱼、海豚、老虎、狮子等大型又特别的动物,其实不是的,自然教育在我们生活中是很常见的,可能是榴莲,榴莲是我们国家的骄傲,属万果之王,很多小孩可能不是第一次看榴莲树,但却是第一次观察榴莲叶,你知道榴莲叶背面看起来金黄色或银色吗?还有第一次吃榴莲花,这些都是离我们这么靠近,却是课本学不到的知识,当然其中还涵盖人文教育,这就是自然教育的存在。”

回馈反思

虽然孩子们完成成果后回家,但其实自然教育不会局限时间,而是在生活上持续性的。回家后,整理照片或写日记或拍成录影。

“有一位小朋友回家写日记后分享给我,虽只有朴实没有华丽的字眼,我却看到很有趣的东西。这位小孩说自己的好奇心都被满足了,他认为自己就如身处在魔法森林,听的是魔法故事,活动当天也因擅长于捉蚱蜢,而被称为蚱蜢哥哥,很有趣。”

出席活动的每个家庭将自己特别准备的礼物,送给原住民海人,让爱继续滋养这片海和土地。

很多老师会认为现代学生的作文太像范文了,虽然所使用的词汇华丽,但文章内容却不是实际体验出来的。参与自然教育活动的小孩因在五感观察方面得到满足,很多创意点子,有了亲身体验,摸过、看过、认真体会过,写出来的和画出来的肯定不一样。

一些学生去了红树林,把树苗带回家种发芽后分享,再把红树林的树苗拿到适合的地方种植,也因此和家人多了亲子活动。

自然教育对孩子的影响

走进大自然森林里,这是一个和在城市生活里完全不同的环境,会很热、很脏,但那里很漂亮很多花草树木,刺激了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为什么花和果长这个样子?为什么会有毛毛虫、甲虫?这些连串问题在我们正确引导下会引发他们的探索欲。参加过几次的小孩甚至会很快的在森林里寻宝出来,分享给初次参与的小孩和大人,所以我身边常会有小小老师。”

生态旅游,也让参与的孩子发挥科学精神,如在活动里让小孩捉蚯蚓,分组比赛谁捉获的蚯蚓最长最重,让他们学习测量,这是课本里找不到的知识。

大家在山上树屋渐渐熟悉了,并爱上这样的大自然环境。

“我们一般面对最大的挑战是天气,还有习惯长时间对住手机的孩子。反而是有王子公主病的小孩容易在活动里轻易就感染到欢乐氛围继而投入。一些父母本身就喜欢大自然,在活动里配合融入,孩子也自然喜欢大自然,并潜移默化的影响队友。”

对云云老师来说,在大自然里成长,对美的感知和品赏会强烈,如收集不同的花,以天然色彩染成一块布,自然环境里蝴蝶是动态的,也自然在在孩子心理形成对美的欣赏,接触多了都是天生的艺术家,有创意的思维,心灵感受很富足,相较下对着电脑玩游戏,情感是贫瘠的。

其他的如观察力,动手能力如捞鱼,放下心情耐心等待,观察练就眼明手快,手眼协调,阅读书写表达,亲子和社交沟通,对生命有热诚,父母有质量的陪伴,亲子间身心健康。

“父母有发现到吗?这些特质都在辅助孩子的学业成绩,而品格修养,在团队里活动,要轮流使用及沟通下,也能培养出来,这说明了自然教育虽没有直接影响,但却是一个辅助。要培养健康快乐又聪明的孩子,让他们去大自然。”

云云老师让大家先上一小堂的沿海自然课,再一起出发探索大自然。

如何让孩子接触大自然

根据云云老师分享,让孩子接触大自然很容易,带孩子走出去,到公园看看花草树木,到户外参与活动,不论露营、骑脚车、参与导览,大自然绿绿的,看了就舒服。

她也鼓励孩子参与活动包括各项社区活动,去到原住民村,了解他们的历史、生活、收集食物方式,让孩子和当地孩子一起画画、交换礼物,而她也曾协助村庄筹办图书馆,自然教育加了义工层面,更具意义。

“当然也可以携同孩子一起支持自然生态保育,像之前我们到过山打根进行动物亲子营,到研究保育收容所上课,然后一群人一起领养马来熊和人猿。”

在“雨林,猴猴玩!”活动中,云云老师带领不同的亲子家庭到植物园游学,认真观察当中的动植物。

云云老师也鼓励孩子阅读和创作,在参与一些自然生态游如夜观常出没的小动物游学后,记录观察成果。

让孩子爱上大自然的秘密

最后,云云老师总结说,每个小孩的心都是属于大自然的,没有不爱大自然的小孩,只有不爱大自然的大人,等到他们长大了到中学阶段了,五感封闭了就看不见大自然的美了。

杨丽华/报导
图片/受访者提供

Check Also

踏上特殊教育之路:

成立特殊儿童班12年 西连中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