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叶下珠 戴珍珠耳环
另一种可爱小草叶下珠,其外观相当有趣,椭圆形叶子整齐排列,而一粒粒翠绿果实,就如珍珠般垂掛在叶下,所以其名称很贴切。
命名贴切
叶下珠神奇之处全显在名字上。

动手翻其叶子,会发现它把花果都“藏”在叶子背面,就像一颗颗珍珠整齐排列著,因此又被称为珍珠草。
也因在植株掛著的珍珠般果实,与珠子草或野甘草特徵相似,而有让人混淆的时刻。
但真正的叶下珠,果梗短,扁圆形蒴果紧贴在叶腋下,而野甘草的小珠子上明显有细细果柄,玲瓏秀美,就像少女耳垂下悬掛的珍珠耳环,所以仔细观察后还是可以分辨出来的。

据悉,叶下珠的马来名称更有趣,它被称之为“Dukung Anak”,其中叶子代表“母亲”,而叶子下方的种子,则象徵其“孩子”,所以叶下珠就像伟大妈妈,背著孩子为其遮风挡雨。
晚上闭合
另一方面,它也像含羞草般害羞,每当经人碰触或阳光暴晒,其叶子就会慢慢合拢,保护水份以免蒸发,直至天气凉爽才再次盛开,由於它日开夜闭,故又被称为“日开夜关”。

辨別含羞草与叶下珠,要掌握住两者特点,叶下珠叶子较含羞草叶子短,而含羞草叶子不如叶下珠般圆;白天碰叶片时会合拢的是含羞草,而不会合拢的是叶下珠。
叶下珠虽有珍珠之名,却无珠光贵气,因为它是野生植物,又是路边一棵不起眼的小草,因此不识宝者视它为杂草,或將它当成野草般践踏,却不晓得蚌里藏珍珠,脚下有宝珠。

活性成分护肝
叶下珠也被称为“珍珠草”,它本是对治眼疾的药物,不过现代科学研究发现叶下珠拥有两种有效成份,即黄酮类及柯里拉京(Corilagin),它们具有抗氧化功效,能够保护肝臟细胞膜,免受自由基伤害。
叶下珠是一种在中国歷史悠久,早在清代赵学敏的《本草纲目拾遗》中就有关於叶下珠的记载,为大戟科植物。
杨医师说,叶下珠学名为Phyllanth usurinaria Linn. ,別名有珍珠草、日开夜关、叶后珠。
叶下珠为大戟科植物,全草可药用,每用15至30克,而鲜品则用30至50克,味甘微苦,性凉,可清热利尿、明目、消积。
叶下珠小秘方

他说,叶下珠一般可用於辅助治疗肾炎水肿、尿路结石、泌尿系感染、肝、肠炎、黄胆、眼结膜炎、目赤肿痛、小儿疳积。
杨医师也分享一些有关叶下珠的草药小秘方,如患急性肾炎,可將叶下珠、白花蛇舌草各12克,紫珠草、石苇各20克,水煎服。
面对尿路结石,可將叶下珠、金钱草、车前草各30克,海金沙、金丝草各15克,水煎服。
小儿疳积问题,则以叶下珠、爵床各15克,独脚金9克,水煎服。
杨丽华/报导
图片: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