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腳處】 / 聽加汀說種子的故事


從倫樂小鎮看加汀山,那巨大山體就像舞台的巨幅背景,前面的建築都成了小人國裡的玩意兒。加汀國家公園山間幽深,四座相連的主峰組成高低不平的山系,加汀山、塞布洛山、柏裡吉山和倫樂山像四根手指,分別掌管不同地區,多條小支流自山體各處往低處流,然後在一個點碰頭,匯聚成倫樂河,這條河是附近小鎮的主要水源,滿足居民日常所需用水。公園主要步道升升降降穿行林間,連接其中數個景點和瀑布。走進這片森林這座山時,誰也沒想過,它始於一顆種子。

種子是植物生命週期的終點,也是起點,種子發芽後長成一棵樹,很多的樹木長在一起集成樹林,一棵樹是一千種昆蟲的家,一座森林是千萬種生物的棲息地,樹木會開花結果,為動物們提供食物,加汀國家公園因此而變得多姿多彩。

●名字帶我去散步
生物作家漢斯用了許多年的時間在婆羅洲的森林裡進行觀察和收集資料,他嘗試找出加汀山名字的由來,最終認為它的名字是取自山裡一種名叫Engkabang Gading(Shorea hemsleyana) 的大葉柳桉樹,這種樹的果實(Engkabang),可用於製作口紅、肥皂和食用油,也可以作為可可脂的替代品,是早期非常珍貴的森林產品,並以高價出口,是當地原住民的經濟收入之一。因此,這山系以它為名並不稀奇。我在進入步道不久後就看到了一個加汀翅果,和其他龍腦香科樹一樣,大葉柳桉以翅果來繁殖,花萼與果實合在一起,萼片增大長成長翅,呈螺旋槳狀,被稱為“翼狀萼翅果”。風起時,它乘風於空中飛翔,直升機式的“飛行”模式,將果實帶到森林他處,在遠離母樹的地方尋找生機。看著地上的翅果,我思忖,既然山派了“加汀”來迎接我,那麼我就聽聽種子的故事吧。


繼續往前走,我又在枯葉堆上發現了另一種深色的翅果,在保護色的掩護下,如果不仔細觀察,大概就看漏眼把它看成枯葉。這翅果的“翅膀”很特別,從側面看我認為它像古代酒杯“爵”的頂部,又像隻煙鬥,從正面來看,它又像一隻獨木舟,“翅膀”內部有個深凹,不知是用來裝酒、裝煙草,還是用來載人的。這種翅果不是龍腦香科植物的種子,而是來自另一種會長翅果的錦葵科舟翅桐樹。這種樹木在本地的熱帶雨林裡數量比較少,因此其翅果也比較少見。即便它名聲不比龍腦香科響亮,但對我來說它是本地多種翅果當中,形態最優雅的,我十分喜愛。

舟翅桐(Malvaceae Pterocymbium)翅果。

風帶它們離家去
加汀國家公園與其他國家公園不同的其中一點是,這裡所有的景點都從同一條主步道前往,所以根本不需要思考或選擇,只要一直走便是。因為這樣的緣故,兩天裡我在這條主步道上樣來回走了幾遍,因此能將步道看得更仔細,也因此眼睛瞄到了各式各樣的種子,比如小巧可愛的單側翅果。從它名字就能知道,這果實只有一片狹長的“翅膀”,不像其他樹種的翅果那樣有兩片、三片、五片翅膀,因此它體積比其他多翅果小。單翅果是最簡單、陽春的翅果類型,形狀和線條優美的“翅膀”是果皮的延伸,凸出的球狀種子在翅膀底部,使翅果看起來有點像毽子。只有一片翅膀,沒辦法發大幅度地旋轉,只能用自旋的方式,在空中飛舞。

單側翅果


降落在步道旁的,還有薯蕷屬植物的翅果,它名叫稜翅果,長得和其他幾種翅果非常不同,不是典型的“長翅膀”模樣,它有三個面,平面間相連接形成稜形,有點像攪拌器的攪拌葉,因此,我能想像它滾筒式的飛翔模式就像不停轉動的攪拌器一樣,但它十分輕盈,我想它動作應該會如舞台上的芭蕾舞者那樣優美。

棱翅果
棱翅果

輕裝飛翔的希望
其實之前在距離舟翅桐翅果一步距離的前方,我還看到了另一種依靠風力傳播的種子,不過不是翅果。那個長著白色長毛的種子,躺在樹葉上非常顯眼,那是瘦果。由於線索太少,我所知的也不多,不確定那是哪一種植物的瘦果。只知道植物果實成熟時,會長出許多先端帶冠毛的瘦果,被風吹過時會分散為帶著一顆種子的小白傘,以降落傘的模式在空中飄揚直到落地。溫熱帶地區的蒲公英也有這樣的瘦果,還有很多禾本可植物如白茅也有這種瘦果。所以瘦果其實還蠻普遍常見的。

瘦果


如果種子真的加汀山為我準備的見面禮的話,那麼翅葫蘆(Alsomitra macrocarpa) 的種子應該就是這麼多的禮物之中,最厚重的一件。翅葫蘆是一種藤類植物,它的果實大如足球,裡頭含有約400顆種子這麼多,這些種子有半透明的膜狀翅膀,左右長約15公分,造型就像滑翔機一樣。當果實裂開時,無數的翅膀從果殼裡滑出,在空中滑翔,你能想像那場面有多壯觀。我看到的並不是這種壯觀,我眼前的翅葫蘆種子大概是從很遠的地方飛翔而來,在過程中它與其他種子分散了,來到我面前的,像薄薄的紙張的種子,它盤旋後緩緩降落到地面上。仿佛天降的祝福。讓人看了心裡一陣感動。

翅葫蘆種子

重裝旅行走不遠
走著走著,眼角瞄到有東西在動,立馬轉過頭來探視,只見有個小傢夥雷速跳過步道,逃到樹上去,匆匆又急急,不過還是捕捉到它身影,是松鼠。說起來,我每次到加汀都見到這類小傢夥,當然不是因為我運氣好,而是因為這裡有很多的核果和橡果,這些殼鬥科、橡樹和山毛櫸的果實或種子,沉甸甸地,加上卵形外表,很容易滾滾到地面,可以直接在母樹下生長。遇上像松鼠和樹鼩這些嚙齒類動物的話,它們會把果實搬走,存儲在四處的樹下,但常常又會忘記儲藏地點,這樣被遺忘的果實就會在儲存地發芽。


我想起宿舍旁那棵野芒果樹,先前看見好幾個紅色種子掛在樹上,覺得很奇怪,現在想來,大概它果肉被一些小動物吃掉了,但是那動物並沒有體芒果播種,把剩下的種子留在樹上,它拍拍屁股就溜走了。芒果媽媽做了蝕本交易啊!

核果
核果
豐富的食物吸引來松鼠

小子會有出頭天
步道旁一棵棵的魔芋植株在成長,有的大約50公分高,有的接近100公分,由於它葉子形狀很奇怪,所以很好辨認。我因為留意魔芋植株,而留意到這一路上土地上有不少剛發芽的幼苗。有些胚軸長離土壤大約五公分高,子葉還在胚軸上,還沒長出真葉,幼苗看起來就像一根棒棒糖十分可愛。

往前再走一段,又見一株已長出真葉的幼苗,朱紅色子葉還在胚軸上像對開的手掌,胚根正努力伸入木板,想獲取養分,而那個之前一直保護種子的果殼,裂開散落在棧道的木板上,養分早已被胚軸吃光,如今幼苗長出真葉能夠吸收陽光自己自造食物,種子已經完成了它的任務,轉換為另一種形式的生命。

我突然想起十年前友人說過的一番話,她說種子是很厲害的東西,胚芽困在黑暗的顆粒裡,用盡全力從小房間裡蹦出來,發出新生命,那是多麼了不起的事,想來確實如此。


幼苗還小,看不出是誰家的孩子,我記下它位置,希望下次再來觀察進展。其實我知道,下一次來它未必還活著,發芽不過是開始的開始,要長成一棵能夠辨認的植物還有需要很長的歲月,很多的生存挑戰要面對,這幼苗不曉得能不能挨到長大,有沒有長成樹的機會。

後記:
幾個月來隨心在國家公園裡散步, 臨時給自己出題做不正規的生物觀察,幾次後發現,這樣的小出走讓行腳走出意義,也走得輕鬆。用另一種鬼馬的眼光和不傷害,不損耗大自然的方式來認識大自然景物,能更具體地看見生物的多樣性與豐富,還有許多的小美麗。

報道、攝影:戴舒婷

Check Also

“洞”悉生命(一):傳說與真畫

書寫尼亞石洞群是一件十分困難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