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輕度認知障礙是一種認知障礙,它介於痴呆症和健康狀態之間。此時患者的記憶認知功能已經出現問題,一項或多項認知功能下降,不過患者無明顯痴呆表現,日常生活活動未受明顯影響。此時患者及其家人通常會不夠重視。其實約50%的輕度認知障礙患者會在五年內患上阿爾茨海默病,變成痴呆的風險是其他老年人的10倍。本期《空中醫生》邀請到中醫師劉友燕前來與大家分享輕度認知功能障礙的健康資訊。
1.輕度認知功能障礙的定義、範疇及臨床特徵是什麼?
輕度認知功能障礙這或許有點陌生,但它是介於正常衰老與老年痴呆的一個過度狀態,主要表現為一個或多個認知領域,如記憶力、語言能力出現減退功能,但並未嚴重影響到日常生活,與中醫裡所說的健忘、虛勞癥狀較相似。簡單來說,可稱它為老年痴呆前期階段,它像大腦會發出黃色預警,如會發現家里長輩總忘記關煤氣或反覆問相同問題,但又能自行買菜做飯,這是簡單例子。
2.輕度認知功能障礙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會呈現出哪些易於察覺的典型癥狀表現?
其實很多癥狀是藏在日常生活裡的,需透過多觀察,如母親去超市容易算錯賬,帶了購物清單卻又忘記買東西,或父親閱讀報紙時看漏文字,或聊天中途突然想不起他常用的一些字,或常種花的老爺爺突然間不打理植物了,還有一些愛下棋的奶奶卻老是下錯棋子,或日常外出時突然迷路了,但後來卻可想起回家的路,這是輕微前期階段。這些變化可能每週會出現兩至三次,若持續半年以上,建議盡快到記憶門診做專業評估,偶爾忘記是正常的,但若頻密發生,且會影響到生活的就要加以警惕了。
3.從生理、心理及環境等多維度分析,輕度認知功能障礙的致病因素有哪些?
原因有很多,首先是自然衰老,這與機器長時間使用零件受損情況一樣,第二是三高問題,包括高血壓、高血糖、高膽固醇,這些皆會影響人體大腦的營養供應,還有心理因素,如長期抑鬱焦慮,再來是不喜歡參與社交活動的年長者,家人也要多加注意。一些面對家族疾病史的,也是高風險群,必須受到重視。
在後天環境影響方面,每天久坐超過8小時者認知衰退風險會增加20%,長期熬夜的人大腦清理代謝廢物的效率也會下降60%,吸煙者每天一包煙且持續10年,患上認知障礙的風險是翻倍的。
文字記錄:楊麗華
資訊出處:Tea FM
官網:teafm.com.m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