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度認知功能障礙
應及時干預治療(下)

4.輕度認知功能障礙若未得到有效干預,可能引發哪些併發症?

若輕度患者未有及時干預,認知功能障礙可發展迅速,數據顯示,這類患者每一年有10至15%會發展成老年痴呆,較普通人情況快達3倍。較棘手情況是,一些長者會突然情緒失控,出現記憶混亂,甚至有的失去方向感,即便在熟悉地方也會迷路,最後完全喪失生活能力,需要24小時看護或監督。有些連自己孩子也都不認得了,這是較嚴重情況,因已發展成老年痴呆情況了,不僅影響到患者自己,且一位認知障礙患者平均需兩至三位家屬照顧,所以這也會帶給整個家庭巨大壓力。

5.針對輕度認知功能障礙,在生活方式、醫療保健等方面有哪些切實可行的預防策略?

從中醫方面來說,可通過服用一些補肝強盛的中藥,再配合針灸,刺激頭頂的百會穴、四神衝促進腦部氣血循環,平時也應堅持梳頭,按摩頭部經絡,因這些動作對延緩記憶力減退有一定輔助作用,不過建議咨詢正規中醫師進行調理,避免自行胡亂服藥。

至於日常習慣,想要保護大腦健康,在飲食方面就應多攝取各種不一樣食物。建議遵循一個飲食原則,即每天攝取五種顏色的蔬果,如紅色的有番茄、草莓、火龍果;橙黃色如胡蘿蔔、南瓜、玉米;綠色有菠菜、花椰菜、牛油果奇異果;白色則有大蒜、洋蔥、白木耳、山藥,還有紫色或黑色如紫衣甘藍、紫薯、黑木耳、黑豆、黑芝麻,在中醫理論上,黑色植物可補腎。至於運動方面,在自己體能允許情況下盡量保持每周五次運動,提高心肺功能,或打太極八段錦,或跳舞、游泳皆可。再來,最重要的保持深度睡眠,盡量在晚上10時至凌晨2時保持深度睡眠,讓大腦得到充分放鬆與休息。

此外,盡量避免長期獨居或一個人待著,多參與社交活動,如與朋友一起喝茶、聊天、打麻將皆可,因保持社交活動能刺激腦部細胞,也避免過度節食。一些長者因白天獨自在家,家人都外出上班,當一個人用餐時就會隨意吃,吃得不營養,如吃剩飯或隨便吃點心當一餐這樣也不行,因人體大腦需要優質脂肪Omega 3維持大腦健康,還有最重要的是切勿盲目服用補腦偏方,避免加重肝腎負擔。

6.關於輕度認知功能障礙,還有哪些易被忽視的要點需要補充說明?對於大眾認知提升及早期防治,我們應發出怎樣的呼籲?

在這裡要補充兩點,第一,若發現家里長輩原本懂得使用手機裡的應用程序,但突然有天就不會了,或經常按錯遙控器,這些並非年紀大手拙或善忘情況,而是患者大腦在處理這些空間信息的能力在報警。在每三人出現記憶力變差情況下,其中就會有一個是可能假性痴呆,也有者可能患上甲狀腺功能減退或嚴重缺乏維生素B12,只要及時治療是可以恢復的,所以一定要及時多觀察家裡的長輩情況,包括留意祖父母或父母,在與他們聊天時,是否反應變慢或做飯時忘記熄火,若發現有不對勁,切勿以為他們老了所以自然出現這些情況,避免延遲就醫,建議攜帶長輩們到醫院接受認知功能篩查,這樣就能早發現,並在早期進行干預,進而幫助到每個家庭。

中醫師劉友燕建議民眾多觀察家中長輩的生活日常,若發現異樣盡早帶他們到醫院接受認知功能篩查,早發現早干預。

本期簡介:
中醫師劉友燕
中醫學學士學位(上海中醫藥大學)
輔修針灸推拿專業(上海中醫藥大學)
實習於上海龍華醫院及岳陽醫院
註冊中醫師(馬來西亞中醫總會)

文字記錄:楊麗華
資訊出處:Tea FM
官網:teafm.com.m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