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轉型成功,仰賴全民參與
從化石燃料轉向可再生能源,必須是一個循序漸進且具戰略性的過程。目前,馬來西亞約90%的能源消耗仍依賴化石燃料,這條“水龍頭”不是說關就能關的,應優先推動既有作業流程的去碳化,同時逐步擴大綠能。ABB在澳洲實施了創新方法,將太陽能整合到油氣操作中,減少對化石燃料的依賴。同時,也將陸地綠能引入同區浮動LNG操作,擴大綠能的應用,以新方式對能源供應做出改變。
在能源轉型的過程中,公眾的疑慮是可以理解的,尤其是在相關基礎設施尚未普及、相關信息尚未透明的階段。然而,科技的進步正是改變這一切的關鍵。當技術能夠將新能源變得更加安全、潔淨、可控,並通過成熟的設計、標準和解決方案來保障其可靠運行時,公眾的信任也將隨之建立。
“能源轉型不僅僅是行業的轉變,更是由消費者驅動的運動。”Harikumar認為人們隨著世界向可持續性轉型,對綠色解決方案充滿期待。關鍵是要保持一致的信息傳遞,並促進政府、監管機構和行業參與者之間的合作。因此,推動新能源的普及不僅僅是技術或政策的問題,更是一場全社會的協作。在擴大規模的同時,必須讓公眾參與進來,讓他們了解、體驗、甚至參與設計未來的能源系統。唯有如此,這場能源轉型才可能真正走入人們的日常,成為可持續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遙不可及的理想。
結語:美國未來學家Jeremy Rifkin曾在其著作《第三次工業革命》一書中指出,“每一場工業革命的本質,都是能源系統與通信技術的結合。”這一洞見揭示了一個核心事實:科技不僅推動著社會結構與經濟模式的轉變,更是能源系統演化的發動機。從煤炭與印刷術締造的第一次工業革命,到電力與廣播驅動的第二次工業革命,再到今日,隨著可再生能源技術、智慧電網、儲能系統與互聯網的興起,人類正站在能源系統與數位科技深度融合的關鍵點,面對著第三次能源革命與第四次工業革命。在這個轉型的時代,科技不再只是輔助工具,而是能源去中心化、智能化與低碳化發展的根本動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