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想要長個頭,先從補腎健脾開始,對“長高”有益的食物有哪些?
中醫講究藥食同源,如補腎類的,可選擇黑豆、核桃,
健脾可食用山藥、蓮子,有助於改善腸胃吸收功能,
補氣血可以吃紅棗、牛肉,補充一些蛋白質、鐵質,
要避免的食物是油炸食物及冷飲,
因為這些都會損傷脾胃的陽氣,會影響消化吸收功能,
也應避免含糖飲料,因糖分會抑制鈣質的吸收。
5.“轉大人基本功”,日常生活有哪些需要特別留意?
主要需堅持四個好習慣,並遠離三個不良習慣。
首先是睡眠管理,尤其是青春期,每天要保證8至9個小時的睡眠時間,且晚上11時前就要入睡,因為生長激素在這時分泌最高峰,
然後適當運動,每天30分鐘的運動是最適當的,如跳繩、打籃球都會刺激骨骼的生長,
然後情緒的調節,孩子們可以靠戶外運動來舒緩壓力,畢竟現今的小朋友課業確實挺辛苦的。
而肝氣郁結也會影響脾胃的吸收功能,再來飲食保持規律,要重視早餐,尤其早上7至9時必須要進食,因這是吸收營養最佳時間點。
至於不良習慣,包括久坐不動,因會降低人體骨密度,過度節食也會影響營養攝入不足,還有沉迷電子產品,因藍光會影響睡眠。
至於小孩長期背著沉重書包的確也會對骨骼發育造成影響,之前曾建議使用有拉桿的書包,但也因樓梯問題等並不適合使用,反正盡量減少北部重量,也可通過矯正改善背部問題。
6.按哪些穴位可以讓小朋友“高人一等”?
其實可通過按穴道改善,如在腳底位置,還有小腿膝蓋外側,
然後還有像小兒推拿的捏脊療法,這些每天都可輕微按摩,但建議尋求中醫師的專業服務,畢竟父母可能找不準穴位,或力度不同。
7.補充/呼籲

聽說民間有一些流傳偏方如轉骨湯,建議父母注意成分,
因擔心產品含有動物性腺骨湯,或含有動物激素類的保健品或給成人服用的補品,
因有的家長會覺得小孩需要進補,但其實這些都應避免讓孩子服用,避免引發性早熟,導致骨齡的提前生長。
此外也應避免盲目補鈣,因過量的話會導致骨骼過早鈣化。
若一些小朋友屬於濕熱體質,卻一味進補,這就會加重他們的內火,
所以建議父母避免採用任何偏方或保健品,反之建議讓中醫辯證,配合小朋友的身體狀況再結合適合個人體質的才是最佳方案。
本期簡介:
中醫師劉友燕
中醫學學士學位(上海中醫藥大學)
輔修針灸推拿專業(上海中醫藥大學)
實習於上海龍華醫院及岳陽醫院
註冊中醫師(馬來西亞中醫總會)
文字記錄:楊麗華
資訊出處:Tea FM
官網:teafm.com.m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