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咱回家後,脫著鞋子時不經意的抬頭一看。
“哇!那銀柳開花長葉啦!”
廳內鞋櫃旁藤編制花瓶插著的幾株銀柳,其中一株不僅開出數朵毛蓬蓬的花,還冒出好幾處的嫩枝綠葉。
那是母親在農曆新年前從市集買回來的銀柳。
一如往年般,將原有的幾株毫無生機的銀柳丟了,更換上新銀柳。這回才是真正的變裝。
於是,咱趕緊的丟下鞋子,找來手機狂拍照。
妻子一副看傻子的模樣。“這花與葉子都已經好幾天了。”
“是噢?”想來這幾天咱沒把心思擱在鞋櫃旁。
過往,也曾偶有遇上銀柳花開葉茂的時刻,只是甚少留意也沒拍照如今來比對,只是單純覺得這次的花比較蓬蓬,葉子比較茂茂。
忘了家裡幾時開始插上銀柳。只記得在之前,看到別人家裡有這長支無葉還有小小粒毛茸茸的花芽,一度還以為是梅花呢。
別笑!那時咱還小!(強調強調強調)
後來,有一段日子陪母親購置團圓飯材料與年貨,經過售賣銀柳的檔口時,都會停下腳步觀賞。滿滿一大叢五顏六色的,確實好看。只是再後來得知艷麗色彩的銀柳都是染色的,也就興致缺缺。
終究,還是“原汁原味”銀灰色的銀柳好看。
可就算如此,買一大叢的銀柳,還是得花不少銀兩。
所以,偶能看到價格便宜的便會趕忙掏錢購買,哪怕是只有一兩支的殘花敗柳(咦?這成語用得也好恰當)。
找資料說,銀柳幹插著,上頭的花芽便能擺上七八個月,若是插在裝有水的瓶中,花芽就會盛開,還會長出綠葉,有人說這時插在土地上就能種活了。嗯,咱這熱帶區,可就難說了。
總覺得銀柳的性子,不比那些櫻啊梅啊蓮啊差,古人應該也會喜愛。於是翻查了古詩詞,卻訝異的發現,古人歌頌銀柳的篇章少之又少。咱問了AI,原來除了地域問題,還有文化意象觀賞值等問題,都不及其他艷麗的花卉。
春節興盛購置銀柳,卻原來還是清末時期才慢慢傳開的,原因是人們用了名字梗,銀柳,銀留,不就是留下銀子嗎。怎聽著好像,留下買路錢一樣。
不管怎樣,還是現代人理解銀柳,為她冠上大眾的心聲,還通過染色為她變裝,不再只是銀灰灰的樣子。
至於詩詞歌賦嘛,既然古人沒有留下什麼名著絕句,那就由咱來歌頌吧!
想著想著詩意大起,就想到這一句:銀柳花開富貴來!
哎!俗了!
後記1:寒梅歷經冰雪,蘭花樸素不屈,蓮荷污泥不染,竹枝傲然通心,牡丹艷壓百花,至於銀柳嘛,遇水則發,花開Huat啊!
後記2:好嘛!咱承認,想錢想瘋了!
上台一鞠躬
第097篇
图/文:小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