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下廚這件事

關於下廚,地方媽媽算不上喜歡,手藝自然稱不上精湛。現在搜尋食譜太方便,想要吃什麼都可以找得到教程,因此可說完全憑喜好來事。

煮飯就是買菜備菜煮菜收拾清洗這幾件事。如果只是單單煮飯,前後都有人協助打理,分工合作自然快速得多。記憶中自己下定決心要學習的食譜,貌似都是品嘗過好友家的美味後向她媽媽學習而來的。

為什麼呢?主要自家媽媽烹調方式一貫清淡,基本上辣、醃制、峇拉煎、參巴這種重口調味都不會出現在餐桌上。即便是咖喱也只是最基礎淺層的辣,是以,對喜好重口的地方女兒來說,壓根提不起興趣學習那麼淡口的食譜。

母親患癌後,有一段時間地方女兒頻繁過去娘家下廚,放工後晚餐由兩姐妹輪流準備。一直到後來孩子們的活動增多,地方媽媽自覺必須減輕一點負擔,才減少過去的次數。晚期母親體力下降得厲害,基本上沒辦法再下廚,這會兒開始點外頭夥食。不過選擇的兩家都不太滿意,最後都沒有繼續。媽媽最後一次化療後病情急轉直下,這時候沒有人有興致再煮飯,除了熬湯給媽媽,以及以破壁機準備一些她方便吞咽的食物,大多時間都以外賣解決三餐。

從小到大,媽媽都不停灌輸自家倆女兒,一定要學會煮菜這個概念。但是因為輸送出來的想法不被女兒接受,把下廚和結婚後的生活概括在一起,地方女兒大多時間嗤之以鼻,完全不被左右。後期也想過關於傳承媽媽的味道這件事,但也沒有特意去思索想要學會什麼食譜。除了那會兒跟著媽媽步驟煮了一道費工的豬腳湯,至今都想不起來學會了什麼端得上檯面的菜肴。

目前的手藝處於,準備簡便的三餐夥食還不是問題。但是要端出那種高大上的精緻美食還有待打磨。下廚的念頭也多是隨心所欲,今天工作忙了或是行程趕了就作罷。這陣子更是絕不勉強自己做任何事情,等哪天有興致了,想用味蕾傾述想念,再復刻媽媽的味道。

寫生•寫活
第403篇
文/圖:偽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