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來非華裔家長踴躍將孩子送往華小就讀,可以看到的是,不論郊區華小或城市地區華小,非華裔生人數皆有增長趨勢,這顯示非華裔生家長希望孩子掌握多一種語言,在未來社會競爭中占據優勢,另一方面也體現出他們對華小教學方針的認同與支持。

在城市華小,相較下擁有更多教學資源,在支撐非華裔生學習華文方面表現出明顯優勢,除了課外活動豐富多樣,常常舉辦或參與各項華文相關活動,如詩歌朗誦、書法比賽、華族舞蹈比賽、傳統文化慶典等,提供了更多文化接觸平台。
此外,市區華小配備了多媒體課室、線上圖書館、閱讀營等設施或平台,這些資源使得非華裔生可通過多種渠道接觸和學習華文,加上有更多課外補習機會,且父母教育背景或相對較高,能夠更好地陪讀和輔導,讓他們在掌握華文方面具備更多優勢。

古晉中華小學第四校校長貝榮棟受訪時透露,四小是本地一所大型華小,辦學特色之一是注重華文教育,每班級平均分配各族學生人數,一起學習,共享共美。

他認為,學生的學習能力、家庭背景、家長的關心和支持、學習態度等因素都會影響其華文水平,即使在同一所學校,不同學生的華文基礎也會有很大差異。
他說,現階段四小為非華裔生提供的學習華文平台或資源,包括提供額外的華文提升課程、課堂小組討論、各項華文活動比賽、多姿多彩的閱讀活動、繪本閱讀、童心閱讀堂、小豆苗志工團隊的分享故事、傳統節慶慶典等,以幫助他們更好地掌握華文。”
在非華裔生學習華文的道路上,與其他學校一樣,四小教師們也面臨許多挑戰,包括非華裔生認識的詞彙量少,漢字認知困難,文化背景差異,思維方式不同,進而影響對華文語境的理解。部分非華裔生缺乏學習動力,或華文學習相對來說較困難,面臨學習壓力過大。
制定個性化教學計劃
在應對這些挑戰上,貝校長說,一直以來校方強調因材施教,針對不同學生的學習情況制定個性化教學計劃。在課堂上多創造機會讓非華裔生開口說華語,平日上課將文化教學融入到教學中。
與此同時,運用多樣化教學方法,如結合遊戲、歌曲、故事,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利用各種教學資源,如圖片、視頻、多媒體,豐富教學內容,同時定期對教師進行培訓,希望教師不停探索和創新,更好地幫助非華裔生掌握華文。
多媒體教學資源豐富
貝榮棟認為,市區華小資源更為豐富,活動更多元化,加上課堂設有多媒體教學,只要充分利用多媒體設備和軟件,如互動白板、在線學習平台等,教師可生動地呈現教學內容,一定程度上可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同時透過建立學習小組,鼓勵學生間互相幫助,共同進步。

再來,課外活動相對下也較多元,校方會舉辦各種以華文為主題的課外活動,如華文講故事演講比賽、華文戲劇表演、詩歌朗誦、書法比賽等,還有在假期舉辦華文激勵生活營,為學生提供密集學習機會。
請專家辦活動體驗文化
他說,校方定期邀請大學教授、作家、語言專家等到校提供講座,拓展學生視野,同時與其他學校或社區機構合作,展開多種交流活動。

透過舉辦大型傳統節慶活動,如農曆新年慶祝會、舞蹈演出、中秋節遊行、華語文化節等,讓非華裔生了解中華文化的豐富多彩,也為學生提供發揮才華平台。平日課堂上也通過講故事、看視頻、做手工等方式,向非華裔生介紹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

“校方也曾組織文化考察,帶領學生參觀博物館、文化中心等,近距離感受中華文化。”
雙語輔助教學適應環境

他說,考量及低年級非華裔生的華文水平不高,所以在一些科目教學中採用雙語教學,讓非華裔生逐步適應純華文教學環境,同時鼓勵老師營造一個開放包容的課堂氛圍,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課堂討論。
楊麗華/報導
圖片:校方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