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華生學中文強力後盾四小落足教學資源(下)

由老師所扮演的“小越”和“小光”,在馬來西亞日登場,吸引小朋友目光。

除了傳統的講授,在課堂上以遊戲、故事、歌曲、角色扮演,或在課堂設計激勵機制,例如語言學習積分或獎狀,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獎勵制度課外輔導

校方也設立課外華文輔導班,幫助學生在課後復習或預習內容,確保對課堂學習有更深入理解。

此外,在校園設立“語言角落”,鼓勵學生在課間和課外活動中使用華文進行交流,提升日常使用華文的機會。

校方鼓勵非華裔家長與老師一起配合,積極參與到孩子的華文學習裡。

貝校長也認為,鼓勵家長積極參與到孩子的華文學習,在家中營造良好學習環境,也是非常重要一環。

鼓勵家長參與孩子學習

校方舉辦新生家長交流日,向家長介紹學校的教學計劃及紀律情況等。

校方定期舉辦家長日,向家長介紹學校的教學計劃、孩子的學習情況,同時招募家長志願者參與學校華文活動,如組織親子閱讀營,也透過辦家長工作坊,提供一些實用華文教學方法和技巧。

透過家校溝通平台,方便家長和老師隨時交流,及時了解孩子學習情況。

他說,在以上各類措施強化後,通過廣泛閱讀、聽力和口語練習,可發現非華裔生所認識的詞彙量明顯增加,能更準確表達自己想法,聽力理解能力也有所增強,所以他相信各種形式的口語活動,如小組討論、角色扮演等,是有效提升非華裔生口語表達能力的有效途徑之一。

華文考試成績進步

透過舉辦閱讀營及提供各類閱讀材料,如故事書、報刊雜誌、華文應用軟件,線上或數碼圖書館,幫助學生利用課外時間自主學習。

非華裔生認真揮毫,努力學習中華文化精髓。

根據校方觀察,可發現非華裔生華文考試成績有所提升,課堂參與度提高,敢於課堂上表達觀點,能以華語進行日常交流,且在老師鼓勵下,願意參與各種華文相關活動。

貝校長也希望老師多關注學生情感,多鼓勵學生表達想法和感受,幫助建立自信,及時給予學生反饋,並指出需改進之處。

提高教師專業能力

我們也鼓勵老師把握機會多參加培訓課程,提高教學能力,吸收新教學方法,以適應不斷變化的教學需求,同時鼓勵教師分享成功的教學經驗和創新方法,形成一個支持學生語言學習的教師社群。

不過,貝校長強調,非華裔生所取得的每一個小進步都是一個循序漸進過程,接下來仍需教師、家長和學生共同努力。學華文不僅是語言上的學習,更是一種文化熏陶,能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

相信持續性透過採用以上各項綜合措施,古晉中華小學第四校可繼續為非華裔生提供一個更加友好的華文學習環境,幫助他們在華小中茁壯成長,並在未來社會中更好地應用華文,將來回饋母校。

來自古晉四小非華裔生在運動項目表現優越。

楊麗華/報導
圖片:校方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