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孟買教堂門車站》是薩爾加多攝影計畫《遷徙:人類的轉變》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西部鐵路的終點站——教堂門車站,是全球客運密度最高的鐵路系統之一,極度擁擠的現象早已惡名昭彰。薩爾加多從高處俯瞰的拍攝角度,動態地展現了這場日常“大遷徙”中人潮的壯觀流動,同時也深刻地指出了開發中國家城市中急遽的人口成長現象。
欣賞攝影集前,我正好看著《地球之鹽》,原以為這是一部地理紀錄片,看了後才知是一部關於Salgado和他的作品的紀錄片。我在吃早餐時觀看,總是看不到十分鐘就停止,因為消化不了那人間煉獄的沉重。“地球之鹽”指的不是那個結晶物,而是勞工的汗、血和淚。


有人這麼形容Salgado的作品:“這不是藝術攝影,而是紀實攝影。他那些震撼人心的照片,對於靈魂和歷史的巨大穿透力,讓人目瞠口呆。閱讀他的照片不是一種愉悅的享受,而是一次對打擊的體驗。當一種類似遭受某種不幸的感覺使我們突然置身於迴盪著苦難呻吟的穹窿中,我們像是參觀地獄的但丁一樣不知所措。另一邊,攝影者正以溫柔的方式、最佳的構圖和最美的光線,撫摸著那些在困境中蠕動掙扎的人們。”真是說得一點也沒錯,相信看過他作品的人都會這麼認為。
種一棵名叫薩爾加多的樹

也許,緬懷大師最好的方式,就是種一棵樹。2019年,我開始知道薩爾加多,不是因為他的作品,而是因為他種下的森林。

1994-2000年間,他在盧安達見證了當地的暴行,對人類喪失信心,身心開始產生病痛,在醫生建議下,他暫停攝影之路回到巴西,接手父母的農場,當時整個農場的雨林面積只剩0.5%不到,讓他警覺到,巴西如同許多歐美國家,為了開發而摧毀許多雨林以及身邊的一切。於是他與太太發起雨林重建計劃,成立Instituto Terra,平均每年教育1,000名老師及17,000名學生,並提供10個環境永續學程,經過20多年的努力,這片被嚴重破壞的農場土地煥然一新,如今已經擁有近300種樹木、170多種鳥類、30多種哺乳動物、15種兩棲動物和爬行動物的肥沃林地,其中還有許多瀕臨滅絕的物種。

薩爾加多說:“所有的昆蟲、鳥類和魚類都回來了。由於樹木的增加,我自己也重生了-這是最重要的時刻。”2021年,他們也與巴西知名歌手Gliberto Gil合作推出Refloresta《重植一座森林》單曲,呼籲大家採取行動保護地球,重新種樹,讓森林活過來。

文:戴舒婷
圖:賽巴斯蒂昂・薩爾加多(互聯網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