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套公式計算排卵期之外,因為每次月經週期不一定剛好都是一樣天數,會差個幾天,或月經週期不固定時,可以透過一些症狀知道自己可能正值排卵期。除了排卵期出血之外,常見的排卵期症狀還有以下5種:
1.排卵期分泌物增加
越接近排卵期,子宮頸黏液越清澈透亮,此時的分泌物顏色就像蛋清且富於彈性,拉絲度最高。在出現這種黏液的最後一天是“高峰日”,之後的48小時是排卵日。所以在排卵前的“濕潤期”直到高峰日後三天內行房最容易懷孕喔!
至於分泌物多少才算正常?醫生指出女性一天正常的分泌物約為1~4C.C.左右(約三分之二~四分之三的護墊面積),呈透明蛋清狀、如鼻涕一樣,特別是到了排卵期後的黃體期。分泌物的量都還會再多一些,因此不少女性就診時表示“內褲濕濕的”,屬於正常現象。
2.體溫升高
排卵以後體溫會升高,但一般來說難以察覺,需依靠溫度計測得。
3.排卵痛
排卵期間,出現非經期下腹痛也是排卵症狀之一。排卵痛指的是在月經週期前14天左右,有些女性會出現單側下腹輕微疼痛,可能是左下腹或右下腹,排卵痛位置因人而異,有時會覺得刺痛、悶痛,或是到難以忍受的疼痛感。此外,排卵期間有些人除了腹痛,可能還會伴隨排卵期腰酸背痛、頭痛或覺得很疲憊等等,症狀皆因人而異。
4.乳房腫痛
由於孕酮的影響,有不少女性會出現乳房腫或乳頭痛,情緒也會發生改變。
5.性欲高漲
總體來說,女性在排卵期的性欲會特別旺盛,這是女性希望懷孕的身體信號達到最高值的體現。
透過以上徵兆我們可以簡單判斷自己是否正處於排卵期。但排卵期並不等同於排卵日,排卵日是指卵子排出的當天,在排卵期行房不一定能夠受孕,而在排卵日受孕的概率要遠遠大於排卵期受孕的概率。
排卵期出血別緊張!
3招教你提升排卵期懷孕機率
排卵期出血是正常現象,與懷孕機率無關。想提升懷孕機率,除了掌握排卵期症狀、計算排卵日,你還可以這樣做:
1.放鬆心情
平常的工作與生活已經很忙碌了,不要持續把“做人”的壓力放在心裡,適當的放鬆心情對想懷孕的人也會有很大的幫助;如果是工作一直很繁忙的人,不妨嘗試暫時告別工作一段時間,為了受孕專心調養一下身體。
2.穴位按摩
按摩其實是一件對身體非常有幫助的事,藉由不同部位的按壓,也會讓積在體內已久的氣好好被排放出去。有些人因為體質偏寒不易懷孕,透過按摩讓全身血液循環變好,自然就會提升有孕的機率。
3.行房姿勢
就網路上統計的數據而言,一般最容易懷孕的體位是男上女下的標準姿勢,女方臀部下方可以多墊一個枕頭,墊高的姿勢更能讓子宮頸保留住完整的精液,進而提高受孕的機會。

JD說醫專欄
杜達勝
(B.S.Joseph Dung)
再生醫學研究所院長
電子郵箱:jdacademy1983@gmail.com
網頁:https://dweionlin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