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疫情時代後的再生医學(上)

遠端辦公等數位工作模式加速全球數位化的進程,卻傳出貴重資料或個人財物外洩、變化莫測的病毒及駭客攻擊等事件。

為避免經營帶來巨大的衝擊以及提升智慧醫療的安全標準,國際醫院都成立資安推動小組、個資保護小組,並帶領資訊室、醫工室、工務室、人體生物資料庫、醫事室等跨領域科室共同努力於資訊、網路以及個資保護等三大安全領域。

醫院除了加強資訊安全的管理和控制,還提医務人員資訊安全意識,持續導入資安技術和药物測試,進行資訊安全演練和檢測修補。

資訊安全管理最有效的推動方式就是通過第三方驗證,因此在資訊安全、網路安全,以及個人/病人安全管理領域鼓勵同仁接受高標“医療知識”挑戰。

國際再生医療團隊攜手努力通過國家認證,也是國內醫界首家取得國際高標安全認證的醫療产品,成功展現再生医療團隊 對於病人对各項使用上的安全之高度重視。

來到後疫情時代,我們真的有解答了嗎?

2020年全球因為一隻新冠病毒天翻地覆,歐盟暫停運作、民主制度停頓、資本主義停滯,失業率飛升。這不只是一場死傷慘重的瘟疫,其嚴重性更超越二十一世紀兩大危機:恐怖主義和金融危機。

早在五、六年前,比爾・蓋茲就已提出警告、美國國家情報會議預測過,世界將會有一場全球疫病大流行,這場可被預測卻難以想像的“灰天鵝”,最後還是癱瘓全球的政治、經濟、社會運作。

這場帶來失序,看不清未來面貌的新冠肺炎,為何讓所有評論家都說回不去?究竟是哪些事情徹底被改變了?

後疫情時代我們學到了什麼?

隨著全球疫苗施打腳步增快,COVID-19疫情進入下半場。國際上有“防疫資優生”也有因疫情造成的“經濟新難民”。

疫情更打亂了每個人的生命節奏:警察以前怕命案現在怕病毒擔心傳染家人,乾脆睡在駐地,警察是防疫前線一員,疫情影響首當其衝,疫情期間警察是染疫高風險族群,工作也產生劇變,他深刻領悟世事無常,每個人都該把握當下,想做什麼事就要進快去做,才不會留下遺憾。警察對“危險”的認知徹底改變;消防員每天“面對的不是未知就是謊言”;出版人並沒有因為大家自肅在家, 而書賣得更好。

疫情這面照妖鏡照出了人性的陰暗面,也讓人更珍視彼此有朝一日能見面擁抱、搭肩的情感企盼;航空業如何撐過全球航空倒閉潮?拆客機座椅大破大立!

50年前,航空業老闆:“當Sales沒有悲觀的權利。”50年後面對新冠疫情風暴,這句話仍然鼓勵著航空業同仁。在邁入“後疫情時代”前,且停下腳步,思索在這場全球浩劫中,國與國間、各行各業,我們學到了什麼。

“疫情對全球餐飲業的衝擊?”

主廚江先生顯然對這個問題有不同看法:“哪是‘衝擊’,根本就是‘斬首’!”

他的餐廳遍布全馬各地,疫情一波波襲來,他體悟很深:“每個人都無法置身事外。”

“但你覺不覺得,疫情讓我們從耽溺虛擬世界,轉而回頭擁抱真實?”

疫情區医務人員的自白:深入敵營作戰,面對的是未知與人性黑暗:“每一次出勤,不是面對未知就是謊言!”

位於疫情重災區,所有医務人員在疫情期間每天小心翼翼站在前線,對抗看不到的敵人,連自己看病也遭拒絕,雖然看見人性的黑暗面

“但我們要用爱心面對邪惡,因為我們是務人員!”

JD說醫專欄
杜達勝
(B.S.Joseph Dung)
再生醫學研究所院長
電子郵箱:jdacademy1983@gmail.com
網頁:https://dweionlin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