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殖時代植物園 溫寧留下了靜謐(上)

首相植物公園地圖。

首相植物園(Perdana Botanical Garden),原名為湖濱公園(Lake Garden),是吉隆坡最古老、最受游客贊譽的公園。

地處吉隆坡市郊的這個公園,在英國殖民時期曾有多位英國貴族在此定居。時至今日,植物園遍布秀美的小山以及清幽的小徑,成為城市居民慢跑与晨運的理想之地。

吉隆坡和雪蘭莪州是一個不斷改變而且改變迅速的地方。在這裡,舊建築不斷被新建築取代,昔日隆重開幕,今日夷為平地,沒有什麼是永垂不朽的,然而卻有這麼一處地方,在這鋼骨水泥都市的邊緣存在了超過130年,它並不是什麼宏偉的時代建築,而是一座秀麗幽靜的植物公園。是一位名叫溫寧的英國植物學家留下的一份禮物。

1880年代溫寧來到當時的英殖民地擔任行政官,負責吉隆坡的開發計劃,心裡依然熱愛植物研究的他,向雪蘭莪參政司瑞天咸建議在山谷造一座公園。溫寧整理園地,清除了遍地的雜草和灌木,重新摘植了觀賞性樹种和花草。

公園以湖畔為中心發展建設。(網路照片)

山谷里的小溪被截流成兩個小湖,公園就以湖畔為中心發展建設。爾後管理當局不斷維護公園,加入新計划,繞湖添加了雨樹、炮彈樹、金雨樹、香腸樹等從其他國家引進的植物,才成為了今日這個植物種類繁盛的首相植物園。

公園以湖畔為中心發展建設。

多個主題區慢走慢看

我從國家博物館後方的小隧道來到植物園入口處,先往右手邊的地圖看板前去。

一看才發現原來這公園有三十幾處不同主題的小區塊,樹林、濕地、草藥香料、木槿科、姜科、棕櫚、民俗植物、溫室、凹地園、草地、沙漠植物、赫蕉植物、豆科植物、蕨類植物、特殊樹種、果園、鹿園、瀑布、兒童遊樂區等等。

看來這不太可能一次將每一吋土地給走遍,只能選擇其中幾處,先了解它環境。

於是我從看板處,沿著湖畔右邊步道,逆著時鐘方向前進。

在尋常的工作日中,公園裡訪客寥寥,清晨裡,只有晨運者在跑步。偌大的人造湖四周綠樹成蔭,儘管這並非荒野之境,卻也叫我想起梭羅的《湖濱散記》。

梭羅在瓦爾登湖畔一片再生林中離群索居兩年,每天傍晚他到湖邊散步,欣賞和觀察自然生態,尋求大自然的撫慰,進行深度思考,與自我調整,獲取傷後復原的力量,這一天的我也來尋求大自然的療愈力。藉著散步來清理思緒,把注意力放在雙腳上,一步一步感受腳板與地面的接觸。

在謐靜環境裡,一些饒有意思的想法往往會自然湧現,給我人生的提示,安住身心,所以我想散散步。

報導/攝影:戴舒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