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老家
詔安遊記事錄(四)
拿督蔡文鐸律師致辭(上)

接著由古晉中華小學校董會主席,拿督蔡文鐸律師致辭,講稿如下:

正值秋高氣爽、月明如霜之際,正是人們聚集一堂、共享天倫之樂的好時機。在這一個美好的中秋佳節,與大家在福建詔安團聚,共同品味著家鄉的月餅,親身體驗到“月圓人團圓”的美好寓意,讓我們的行程更彰顯華夏文化的獨特內涵與魅力!

首先,我在此簡略介紹我們的學校,古晉中華小學第五校,簡稱為五小,是古晉中華小學校董會屬下6所華小當中的其中一所華小,坐落在古晉昔加瑪詔安路路口。

追溯歷史,五小的前身是啟智學校,當時的校址也離現在的校址不遠,在19世紀初,這裡是許多中國南來墾殖開荒的詔安籍華僑(鄉客)之落腳處。

和許多華僑一樣,除了拓荒創業,詔安人也非常重視教育。

詔安八大。

在1922年,“詔安秀才“-何星齋在昔加瑪借用一位陳姓同鄉的屋子開辦私塾,為同鄉子弟授課。

這所私塾在開辦12年後,由一批詔安籍同鄉發起創辦正規學校,當時獲得了同鄉的熱烈響應支持,就在1935年,啟智學校誕生了。

詔安書畫家鍾良成送健康是福墨寶予拿督陳日枝伉儷。

由於啟智學校是屬於私人性質的學校,辦學經費來源有限,經常捉襟見肘,而學校設備也不足,常向同鄉慕捐贊助,其後在不得已的情況下,啟智學校在1939年交由砂拉越詔安會館接辦。

1941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日軍南侵古晉,致使啟智學校宣告關閉停辦。

1945年日軍投降,古晉光復後,許多社團領袖及社會賢達為了維護及發揚母語教育,高瞻遠矚,倡議統籌統辦古晉市的華校,合併組成陣容更具規模壯大的古晉中華小學校董會承辦當時的5間中華小學,並由14個華人社團派代表組成校董會負責管理,並議決惠借啟智學校開辦古晉中華小學第五校,並在同年11月1日正式開課,從此啟智學校便走入歷史。

由於隨後學生人數劇增,原有的課室已不敷應用,最終在1963年遷移至詔安路的現址,占地3英畝(即約18華畝)。目前五小擁有776位學生,67位教職員。

圖文: 許慶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