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癌乾細胞
能夠生成癌的細胞被稱為癌乾細胞(Cancer Stem Cell:CSC)。癌乾細胞是1997年由加拿大研究小組在急性骨髓性白血病患者的血液中發現的。過去的報告指出,在乳腺癌、腦腫瘤、前列腺癌、食管癌、大腸癌、胰腺癌、肝癌、頭頸部扁平上皮癌中同樣發現了癌乾細胞。在通常情況下,治療癌症需使用外科手術、化學療法(抗癌劑治療)、放射線治療。
抗癌劑和放射線治療可對已經增大的癌組織和癌細胞造成阻礙,使之縮小。但是,最新的研究表明,這些療法即使可以對已經癌化的細胞造成傷害,使之縮小,但若生成癌的乾細胞仍然殘留,則還會繼續產生癌細胞,並轉移,使癌症反覆發作。雖然癌乾細胞在癌組織中只占百分之幾,存在的數量較小,但癌乾細胞對抗癌劑和放射線具有抵抗性,對其進行根治較為困難。不僅如此,癌乾細胞還具有自我複製能力,可以在維持與自身細胞的同時,進行分化和增殖,從而在周圍產生更多的癌細胞。
癌症的來由與有效的治療
根據美國國家癌症研究院(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的報告,癌症只有5-10%和遺傳基因相關,主要是與患者的生活環境、生活型態、飲食習慣等有關。身心健康的人,體內的細胞組織生存的環境與運作是維持在正常平衡的狀態:代謝與新陳、耗損變異與修復、凋零與新生。自體免疫有能力認識並清除不正常的細胞,但在長期不健康的生活型態的壓力下,容易造成體內的慢性發炎,某些細胞組織的微環境的失衡惡化,使DNA受損細胞修復無力,免疫亦失去抑制的作用,允許癌化細胞的發展,進而導致腫瘤癌症發生。
一般癌症3大基本療法
20世紀至今醫界的癌症標準的治療方法大致分為“外科療法(手術)”、“放射線治療”、“化學療法(抗癌藥劑)”這三種。如果癌症在比較早的階段被發現,也沒有發生轉移,只是停留在局部發病的情況下,一般來說首先需要通過手術和放射線療法進行局部治療。
但是,如果癌症已經發展到一定的階段,發生轉移,或者發現周圍的組織已經被滲透,有可能發生轉移的情況下,不僅要通過手術和放射線療法進行局部治療,還要討論對患者進行抗癌藥劑的治療。癌症細胞不僅僅是原發病灶,通過血液和淋巴液的流動,有可能向身體的各個區域擴散。所以,利用抗癌藥劑進行的全身治療變得非常有必要。

JD說醫專欄
杜達勝
(B.S.Joseph Dung)
再生醫學研究所院長
電子郵箱:jdacademy1983@gmail.com
網頁:https://dweionlin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