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三難——轉型的試金石

能源三難——轉型的試金石

能源三難(Energy Trilemma)是在能源政策制定中,所需要維持平衡的三個重要方面,即:能源安全、能源公平、環境永續性。能源安全是指確保能源供應穩定,能滿足現在及未來可預期的能源需求,避免出現能源短缺或供應中斷的問題。能源公平是指人人都有公平的機會獲得經濟價格可負擔得起的能源,特別是貧困地區或低收入群體。能源永續性則是能源的生產和消費必須減少對環境的負面影響,推動潔淨能源的發展。

這三難之間互相抵觸、制約。例如,提高能源供應的安全性往往可能意味著更多地依賴傳統化石能源,而這可能對環境造成更大壓力;同樣,轉向可再生能源可能會增加成本,影響能源的公平性,尤其是在技術不成熟或需要大量投資的情況下。因此,如何在這三者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成為各國政府和企業面臨的一大挑戰。

2023年馬來西亞能源三難指數表現

能源安全:66.5 能源公平:79.3 環境永續性:63.1 平均分數:69 排名:35

IEA每年發布《能源三難指數報告》公開各國指數,以幫助國家層面能源利益相關者優先考慮可以最快改善及發掘更為合適轉型選項的能源政策方向。根據該份報告,馬來西亞在這三個維度上具有一定的優劣勢。在能源安全方面表現相對較好,我國是東南亞地區主要的能源生產國之一,尤其在天然氣和石油方面具有較強的供應能力。由於對化石燃料依賴,所以能源安全性仍存在一定的風險。

我國在增加可再生能源的比例,減少對單一能源的依賴,但仍然需要應對能源基礎設施老化及部分地區的供應中斷風險。在能源公平性方面的表現屬於中等,能源價格穩定,政府為低收入群體提供補貼,但一些偏鄉地區的居民仍面對可靠能源供應的問題。在環境可持續性方面,我國面臨一定的挑戰,由於其能源結構是以天然氣和煤炭為主,導致碳排放量較高。然而,近年來我國政府正努力推動可再生能源的發展,定下綠色能源轉型目標,力求到2030年實現20%的可再生能源裝機容量。

报道:戴舒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