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正在“操控”你的腸道!
小心!嘴裡的細菌(下)

牙齦疾病通常在沒有任何疼痛的情況下發展,比如出血等癥狀常常會被忽視。

口腔與腸道健康存在更直接的關聯性,但大多數人並沒有意識到這個事實,口腔健康遠比你想象中更重要,因為它會影響你的整體健康和福祉。”

口腔是微生物菌群定植生存的重要生態區,決定了呼吸系統和消化系統後續微生物菌群的組成。”

蕭教授表示:“如果人們不注意蛀牙和牙齦疾病等牙齒問題,最終可能會造成牙齒脫落並導致咀嚼困難。這將反過來影響一個人的食物選擇,比如不吃肉類或蔬菜、選擇更容易咀嚼的加工食品,從而導致營養不良或便秘問題。”

吸煙是影響口腔健康的另一個常見因素,吸煙會破壞口腔的牙齦健康,引發口腔炎症反應並減少牙齦血液供應,最終導致牙齦發炎。

如果人們不注意蛀牙和牙齦疾病等問題,最終可能會造成牙齒脫落並導致咀嚼困難。

重新定義口腔健康

隨著越來越多研究持續進行,未來可能會發現口腔健康與其他疾病之間的更多關聯性,但目前現有的腸道健康數據已足以令人信服,這有力地提醒我們,口腔健康應當與其他健康領域受到同等重視。

她也呼籲,“這意味著人們需定期檢查口腔健康,以盡早發現問題、及時治療。舉例,蛀牙會引起敏感或疼痛,因此需要會診牙醫。然而,牙齦疾病往往可以在沒有任何疼痛的情況下發展,比如出血等癥狀常常會被忽視。隨著時間的推移,底層骨骼結構會受到損害並導致牙齒鬆動,屆時已無法逆轉損傷。”

一般建議人們每年至少看一次牙醫,但更重要的是了解自己的風險因素。如果你一直都保持良好的口腔衛生,而且沒有已知的口腔健康問題,每年檢查一次就足夠。”

如果出現蛀牙或牙齦疾病,或使用容易導致牙菌斑殘留的牙套或其他假體,則需要更定期關注口腔健康,可能每年兩次甚至每個季度檢查一次,具體情況取決於牙醫的建議。”

她建議,讓牙醫成為你可信賴盟友”的概念,擁有一位熟悉你個人病史的固定牙醫,可以促進更公開的討論和教育宣導,讓你了解適合個人情況且有效的口腔護理解決方案。

整理:章欣嵐
圖源:部分IMU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