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得曾經說過,咱挺愛逛市集的。這很大的成分得歸功於咱小時經常與家人去週日市集(Sunday Market)。
小城的週日市集是哪年開始出現的,咱問了一些老前輩也不得而知,只知道那是半世紀以前的事了。
咱小時候只覺得週日市集很大很多人很多東西。舉凡衣食日用品都可在週日市集裡尋得。
雖然不知最早期的情況如何,也不知道領導們是怎樣規劃。反正咱一開始認識的週日市集,就是井井有條的樣子。
雖然站在外圍觀看,人擠人紛亂異常似的,但是走進後便能很快的適應。
咱三四歲時,是最靠近週日市集的日子,僅是越過一條大馬路就能到達。只是那時的記憶不多,倒是搬離後才開始慢慢的有所想念。
依稀記得,每每從街尾進去最先是花草區,記得第一次到半島工作時,便特地到哪兒買了一株空氣花,然後帶著飛到半島,那時將空氣花掛在住宿大門口,每一走出門看一眼,彷彿咱依舊在小城裡。
過了花草區,隨後就是蔬果食品,人聲紛雜的區域,檔挨檔人貼人,那才真是叫熱鬧。隨後來到較曠闊街道的位置,便是衣物日用品,其中有一檔賣書報的,總會讓我停下腳步。雖然最終很少有機會帶走一本什麼東西的,但卻是咱印象最深的一景。還有那五金檔,讓咱見識到什麼是工具。接下來的水族區,也是孕育了咱養魚的興趣。之後的土產野菜區,靠裡邊的魚檔區還有最靠前的肉檔區,那是大人最斤斤計較的區域,咱小孩自不參與。
雖然走不了幾回次,就能記住老闆們的面孔,但逛週日市集依舊讓咱每週的盼望著。
後來,咱家多次搬住所,一次比一次的越來越遠,週日市集也就更少去了。父親離家後,週日市集也跟小時去過的許多地方一樣,消失在生活裡。
直至離校進入社會,週日市集才又出現在生活裡,與妻子在拍拖時,也多次騎著摩托去報到。後來商場漸多,已經沒有再去市集的藉口了。
2013年,週日市集搬遷,萬人空巷的情景也走進了歷史,咱當時還特地到訪拍照,寫了一篇道別式的報導。
記得市集遷至新址後,咱與妻子也興致致的前往,只是一切都十分的陌生,幾十年來的親切感一剎那的消失無存。
此後,就真的一步都沒踏前去。
一晃十年。前些日子不知怎的,與家人說起了週日市集,曾經很小時候去過幾次的阿姐與阿弟都沒印象。於是便趁著週末的午後前往搬遷後的新市集去看看。
或許是週末,部分檔口未開,人也不多,一家人漫步走了兩回,身微熱汗未流,雖然佔地曠闊,但比不了舊週日市集,咱心中自是覺得這裡的週日終究比不得往年的週日盛況。不過,對於阿姐與阿弟這新一代人來說,這裡也還算新奇。
只是覺得,逝去的情景就該逝去,不僅找不回,就算找回也不是當年那一回事了。
拎著一盒水果兩小袋餅乾回到車裡。
咱深吸一口氣。哎!連空氣中的味道都截然不同啦!
後記1:走了這一回新週日市集,就真不知該猴年馬月才又會再來一趟了。
後記2:妻說,你還不拍照?啊?對哦,拍照記錄下。咔嚓咔嚓咔嚓。三張,足矣。這是其一。
上台一鞠躬
第084篇
圖/文:小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