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人越來越注重保健養生,尤其在食物料理和褒湯時會加入中藥材,同時也會在大熱天就來杯涼茶,然而,是不是每個人都可以飲用這些藥材湯或涼茶呢?這一期的“空中醫生”,Tea FM早班DJ Kenji黃宇恆邀請沈觀薔中醫師訪談聊有關使用藥材烹調須知。

本期醫師簡介
姓名:沈觀薔中醫師
▋畢業於馬來西亞英迪國際大學榮譽本科
▋畢業於天津中醫藥大學
▋馬來西亞中醫總會會員
▋現為GreenMedi Medical Centre主治醫師
1)現在有越來越多人在烹調食物料理和湯時添加入中藥材,這種做法你認同嗎?
從古至今,尤其是廣東人、香港那一帶的廣東人,很常會用藥材在烹煮的過程中。在烹煮過程是可以添加少劑量的中藥材,尤其是補氣補血的,起到養生保健的作用。但是,烹煮的用量和治病是有差別的。烹煮的少劑量在長期使用中也不會造成傷害的。
2)常聽人說喝涼茶,只要天氣熱就要喝。但是,涼茶真的可以當一般飲料每天飲用嗎?
一般涼茶是偏潤偏涼的。如果是很常在戶外活動曬太陽或在炎熱天氣底下工作的人,是可以的喝涼茶。如果是在室內冷氣房工作的人就不需要每天喝。
至於涼茶適不適合每天喝,這要看個人的體質。普通菊花甘草、羅漢果涼茶、羅漢果龍眼或竹蔗馬蹄水,這些涼茶是適合每天飲用的。脾胃偏虛弱的人,飲用涼茶就需要多加留意。

3)脾胃比較虛弱的人常喝涼茶會出現什麼健康問題呢?
脾胃虛弱代表消化力比較差,對寒涼的食物比較敏感,吃多容易肚腹脹風,會小瀉肚子、胃痛、頭暈等癥狀。
4)民眾如果買包裝涼茶煲來喝,是不是應該向中藥行業者或專業人士請教是否適合全家人飲用?
當然。非常建議向中藥行業者或頭手去了解使用藥材的偏性。
5)除了涼茶,現在很多人也有喝湯的習慣,比如藥材湯。市面上也能夠買到各種各樣的藥材湯包,請問,市面上這些藥材湯包是不是適合每一家大小飲用呢?
藥材湯首先所要知道的是什麼藥材。有些藥材是補益作用,補血補氣;有些偏滋潤,潤肺止咳,也有補腎,清熱清血。這些藥材的偏性要向中醫師或藥材業者去了解,這樣要烹調使用就更加熟悉。
在商場和中藥行買的湯包,大部分業者使用小劑量的補益劑,是適合全家大小使用。

6)到中藥行購買這些中藥或藥材時,有哪些我們需特別要注意的?
藥行的藥材有分很多等級與性質,可以向藥行頭手諮詢,讓他了解家庭成員身體狀況,並建議用什麼藥材來做料理會比較好。
7)有聽過很多人認為中藥藥材是比較溫和的,也有的人認為會比較不容易導致敏感,中醫師的看法又是怎樣?
有說:葯有三分毒。這些是用藥的法則。烹飪使用的藥材,通常都是比較簡單的補益藥材,也很常是葯膳使用的食材。大部分是不會引起很大的敏感的問題。當然,對部分人,比如說蠶豆症(G6PD)的患者,飲用某些藥材就要比較留意了。
8)在購買藥材和儲存方面,有什麼要特別提醒或建議的嗎?
藥行買的藥材,基本上是經過處理,乾燥的。買回家後只要放在乾燥的地方或儲物罐就沒有什麼太大問題。對於比較敏感的藥材,比如參類,棗類,帶水分的藥材,建議儲存進冰櫃才能夠保存久一些。
9)我們買的任何商品都有逾期,藥材是不是也有保存期限呢?
業者在包裝藥材是需要跟有關部門條規定下過期日,但通常對草藥或烹飪藥材都是用最佳使用日期(Best Before)。只要儲存的好,沒有發霉和蛀蟲的狀況,都是可以安全使用。
後語:
看回廣東人怎麼去熬湯,他們對於季節的分辨有一定的認知。在馬來西亞有旱季和雨季,藥材也有寒熱之分。在對的時候用適合的藥材,才能夠起到保健和養生的效果。
天氣比較炎熱,我們可用平補滋潤的方法,比如六味湯有百合、沙參、薏米、洋參須是平補滋潤的藥材,可以起到補益作用又不會上火。
來到雨季,天氣偏涼偏寒。由於氣候寒冷也不易上火,這個時候可以用一些補氣補血的藥材,党參、紅棗、山藥,以起到補益的作用。
文字記錄:小萳
資訊出處:Tea FM
首播:周五上午九時
重播:周日上午九時
官網:teafm.com.m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