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月剛從冠病痊癒的砂拉越副總理兼公共衛生、房屋及地方政府部長拿督斯里沈桂賢在接受訪問時強調冠病絕不是普通傷風感冒,他也分享了自己本身平時身體健康更沒有高血壓等問題,但在確診後一度連說話都沒力氣。在上一集的《醫言良語》就提到了如今有部分民眾認為感染冠病就如同得了一場感冒,這種錯誤的認知是需要被糾正的!患上了冠病,即使今天已經痊癒了,但患上冠病最可怕的就是日後所需要面對的這些後遺症。那我們今天就來談談這些後遺症有哪些?我們又該如何辨別?
目前在臨床上,我們可以看到大部分患者在患病時沒有得到恰當的治療方案,在隔離一個星期後求診時仍然可以觀察到一些冠病的癥狀。雖然,大部分的患者在這個時候也許已經不再有發燒、身體疼痛或喉嚨痛等癥狀,但他們還是面對着許多如鼻塞不順、咽癢、偶爾頭部出現拉痛感、咳嗽頻頻帶痰聲、痰多而黃等癥狀。如上的這類癥狀我們歸屬於風熱感冒癥狀,也是病毒仍未清除的癥狀。之前我們提過新冠病毒屬性“乾燥”,一旦侵入人體就可以快速地讓我們的上呼吸道乾燥,繼而出現一開始的喉嚨乾澀、鼻子因為燥熱而鼻塞流涕、頭痛等等癥狀。這個是病毒燥火來襲的癥狀,很容易就可以讓我們的身體各個部分失去津液繼而燥熱起來。至於臨床常見的後遺症主要分布在三個臟腑,包括肺、心和胃。
呼吸系統後遺症
作為病毒重點攻擊的臟腑,肺的影響最為顯見。病毒的燥性也會讓患者覺得口乾、咽干與出現乾咳。即使患者不停喝水,這依然無法改變口乾的感覺。至於咳嗽不停,這是因為咽喉覺得癢或感覺到喉嚨有痰而必須咳出所引起。根據一些患者的敘述,也有咳嗽至飆淚甚至嚴重影響睡眠的時候,特別是氣虛者或者有哮喘前科的患者在患病咳嗽時更容易出現喘證或呼吸困難。嚴重的第四或第五期患者在患上肺炎後形成肺纖維化更導致呼吸困難,在步行時就會出現喘或上氣不接下氣的現象。這種情況在沒有獲得醫療協助的情況下是難以自行痊癒的,即使得到了藥物治療和呼吸物理治療也需要一段時間修復,只是在對的藥物治療協助下可以大大縮短修復期從而回歸正常的作息。
心臟後遺症
新冠病毒在活躍期會引發過激的炎症反應,這直接影響到了心肌進而導致心率加快或心率失常。當然在病毒慢慢減弱後,大部分人的心率會自動調節恢復正常。但是,有一部分人則會持續受到病毒所困,時間久了也有可能形成心臟病。病毒的燥性也會導致患者面對失眠的困擾,比方說在睡前覺得心煩或輾轉難眠,這在後期也嚴重影響了患者的心理健康。焦慮、抑鬱、失眠、偏頭痛和認知障礙等困擾,無不讓患者都受到了身體和心理上的雙重摺磨。因此,冠病看似只是侵襲呼吸系統,實際上它對全身多個臟器都造成了影響。
胃腸消化系統後遺症
感染冠病後也可以導致胃腸道菌群紊亂,這讓患者感到厭食或噁心,甚至出現消化不良和腹脹。這個情況是因為病毒燥熱而灼傷胃部的津液。這與普遍的胃火有一定的不同,前者是感覺餓了但是吃得並不多,看到平時愛吃的食物依然略有食慾,或是看到食物就出現反胃感。後者是的確餓了然後吃了很多,沒多久後又感到餓了於是再吃。我們把這種現象稱為胃嘈雜,意思就是胃中感覺空虛,似飢非飢、似辣非辣、似痛非痛。同時,因為假火的不斷干擾也會引起胃酸分泌過多最終造成所謂的反胃感。
此外,還有一個後遺症令人聞風喪膽——血栓。 根據報道,在做了大量屍檢後可以發現患者普遍都有血栓形成的跡象。那麼,血栓到底是什麼呢?血栓簡單來說就是在血管里行走的血塊,我們常說的心肌梗塞、心力衰竭又或是中風等疾病,致病元兇往往就是血栓把主要的血管給堵住了導致血液無法正常流動。我們在醫院也可以留意到大部分患上肺炎的患者,尤其是高血壓和高血糖的患者很常在康復過程中血氧難以恢復到常人的95至99。患者的血氧指數常常在90至95之間徘徊,但是大致上的常規檢查和康復實屬正常。這個時候醫生可能會安排做CTPA,而往往在片子中發現肺大血管里有血栓的形成,因此普遍認為這種現象就是導致血氧不能回歸正常指數的原因。這個時候醫生會開處方血清葯以防止更多血栓的形成,同時中醫在用藥時也會建議使用一些活血化瘀的藥物幫助補氣祛瘀。這樣的處理才有機會在更短的時間內讓患者的病情好轉並且脫離危險期。

患上冠病後可以給患者帶來的後遺症遠遠超出你的想象,對於平日身體並無大礙的民眾來說已有所謂的輕重之分,試想想那些被視為高危的一群如患有其它慢性疾病、年長者與幼童,因此冠病的後遺症不可忽視!冠病不是普通感冒因此我們更應該謹慎地看待,除了做好自身的防疫措施也別忘了完成疫苗接種。倘若在不幸確診後仍然飽受一些癥狀或我們所謂的後遺症所困,請相信科學並尋求正規治療。
《醫言良語》
文字處理:黃宇恆
分享者:林揚議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