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健康生活 / 別忽視糖尿病 嚴重可導致失明

別忽視糖尿病 嚴重可導致失明

澳大利亞科學家研發糖尿病視網膜病變藥物。
膳食計劃,運動有助控制血糖。

一場糖尿病你的眼睛線上健康講座,三位演講者分別是眼科醫生錢理文、內科醫生陳潔恩和飲食治療師蔡筱萍營養師分享疾病知識,誤區,它是如何發生的以及糖尿病人必須面對的挑戰。
根據美里內科醫生陳潔恩指出,在馬來西亞,糖尿病近年來呈上升趨勢,全國健康和發病率調查的新數據顯示,全國成年人(18歲以上)總人口中有約390萬人,即五分之一的成人年罹患糖尿病。
“令人擔憂的是,大約49%的糖尿病患者從未接受過糖尿病檢測或診斷。這意味着有二分之一的糖尿病患者從不知道他們患有這種疾病,直到他們的健康狀況惡化,”

陳潔恩醫生:無論是1型還是2型糖尿病,諮詢醫生和及時就醫還是最重要的。

什麼是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種影響人體如何將食物轉化為能量的疾病。自然,大部分進入人體的食物,都會在釋放到血液中之前分解成糖(或葡萄糖)。當身體的血糖升高時,它會向胰腺發出信號,釋放胰島素激素。它就像一把鑰匙,讓血糖進入人體細胞被用作能量。
糖尿病分為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
1型糖尿病也稱為青少年糖尿病或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是胰腺無法產生足夠的胰島素激素的疾病。
2型糖尿病,通常稱為2型糖尿病(T2DM),是一種細胞無法對胰島素做出適當反應或對胰島素產生抵抗的疾病。隨着時間的推移,胰腺會衰竭,無法產生足夠的胰島素激素來滿足需求(將糖轉化為能量)。

錢理文醫生:定期進行眼部檢查,以免糖尿病導致眼睛惡化。

糖尿病和視力喪失
美里醫院的普通眼科醫生錢理文強調,如果患者沒有適當的照顧好自己的健康,1型和2型糖尿病患者都會失明。
他指出,全球4%的失明原因(截至2020年)是由糖尿病視網膜病變(DR)引起的,而在馬來西亞,根據 2013年全國眼科調查的統計數據,糖尿病視網膜病變佔總失明原因的10%,這是與全球統計數據相比要高得多。
“我認為,這個令人震驚的數字的原因是由於糖尿病患者對失明的認識不足,”錢醫生強調說。
由於沒有意識到糖尿病對包括視力在內的身體重要器官的危險,導致在6個月至12個月之間定期進行眼科檢查的糖尿病患者總數中只有一半(約55.5%)。
他說,大約36.4%的糖尿病患者會在一到三年內定期進行眼科檢查。

糖尿病失明是可以預防的
錢理文說,在採取緊急的應對措施下,糖尿病患者的失明是可以預防的。
糖尿病患者失明的原因有四種:白內障、中風、青光眼和糖尿病視網膜病變。
他說,在這四種情況中,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是導致糖尿病性失明的主要原因,而眼科檢查對於及早發現以防止視力喪失是至關重要的。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DR)是一種小血管併發症,是由於人的血液中長期高糖水平隨着時間的推移而發展起來的。由於它通常是無癥狀的,也沒有早期發現的跡象,錢醫生說,只有當眼睛出血,更嚴重的是,黃斑腫脹時才會出現癥狀,黃斑是眼睛後部視網膜的一部分。
大約80%的1型和2型糖尿病患者會發展為糖尿病視網膜病變,而三分之一的2型糖尿病患者可能會發展為 DR。
因此,他強調必須定期進行眼部檢查,以免糖尿病導致眼睛惡化。
“目前沒有辦法阻止 DR 的進展,因為幾乎所有糖尿病患者最終都會發展為糖尿病視網膜病變。但有一些方法可以延緩發病或減緩進展。”
他指出,控制好血糖水平、控制好高血壓和膽固醇、經常運動和定期接受醫生檢查有助於減緩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進展。
錢醫生強調,約98%的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是可以預防的,更重要的是,糖尿病患者必須及時就醫。

蔡筱萍營養師:良好的控制血糖方式包括定期進餐,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攝入量。

控制血糖的關鍵
營養師蔡筱萍說,控制血糖的飲食原則之一是膳食計劃。
“膳食計劃應該是有規律的,且非常不鼓勵糖尿病患者錯過或不進食,因為常規進食意味着與服藥時間同步。
“膳食計劃中最關鍵的部分是監測碳水化合物的總攝入量,因為這是良好控制血糖的主要策略,”她說。
她重申,在血液中提供糖分的食物主要是碳水化合物,可分為兩類——精製糖和複合碳水化合物。
含精製糖的食品是各類含糖食品、甜餅乾、蛋糕、冰淇淋;含複合碳水化合物的食物是指不甜但被人體消化後會將糖分釋放到血液中的食物,如米飯、麵包、牛奶、水果、麵條和各種土豆。
她說,良好的控制血糖方式包括定期進餐,同時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攝入量。
“糖尿病患者別無選擇,只能嚴格遵循碳水化合物的攝入量來控制血糖。”

糖尿病患者應盡量避免吃精製糖。

我國衛生部推出“Suku-suku separuh”(四分之一四分之一)餐食。這意味着糖尿病人的理想膳食是四分之一的米飯(其他選擇)和半盤蔬菜,適量的蛋白質(魚、肉、家禽、雞蛋或豆腐);每天一份水果和八杯水。
“雖然這個概念最初主要是作為糖尿病餐盤,但隨着時間的推移,它也被證明是普通人的健康飲食”她說。
為了讓糖尿病患者的食膳更健康的做法,包括以糙米代替白米(糙米中含有營養成分的穀物,麩皮和胚芽保持完整)或用全麥麵包代替白麵包。曾有糖尿病患者採用膳食計劃並成功控制血糖,可在理所當然後最終失控了。
“我們強烈建議糖尿病人,如果他們的血液結果顯示血糖控制良好,這意味着飲食調整和藥物治療效果很好這樣做的目的是讓糖尿病得到控制,同時患者可以享受長壽、健康的生活”。

撰寫:賴玉芳

Check Also

可怕的心絲蟲 犬只隱形殺手

心絲蟲病,遠比想象的恐怖。只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