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熱解暑 祛風止痛
圓錐遠志,雖是植物卻有着與誰家孩子雷同的名字,非常有趣,讓人印象深刻。來自遠志科的它原產巴西至墨西哥,由台灣引種栽培,屬一年生直立草本,一般高10至50厘米。
圓錐遠志低海拔處或平地十分常見,它的根部散發啤酒香氣,仔細看托着淡雅白色小花的兩片花萼,瓣化的萼片可是它的特別之處。
開迷你小白花
仔細觀察,圓錐遠志主根黃色,莖細屬圓柱形,上部多分枝,呈圓錐狀,相信也因此形而帶有“圓錐”的命名,而莖部仔細看有被微柔毛。種子黑長圓形,開着白色小迷你花。
中醫碩士楊素雄說,圓錐遠志有別名為小葉遠志、胃痛草、白鶴草、風油草,藥用是全草部位都可使用。用量是每用6至12克;外用適量搗敷或煎水洗。
適用感冒發熱
基於它味辛,微苦,性溫,具有祛風止痛,消腫解毒的功效,因此適用於治療感冒發熱,胃寒疼痛,胃脘脹痛,消化不良,風濕骨痛,癰瘡腫毒,蛇蟲咬傷。






圓錐遠志小檔案:
學名:Polygala paniculata L.
別名:小葉遠志,胃痛草,白鶴草,風油草
科屬:遠志科
性能:味辛,微苦,性溫。祛風止痛,消腫解毒。主治:感冒發熱,胃寒疼痛,胃脘脹痛,消化不良,風濕骨痛,癰瘡腫毒,蛇蟲咬傷。
草藥小秘方:
- 胃寒疼痛:圓錐遠志6克,兩面針根12克,水煎服。
- 風濕骨痛:圓錐遠志9克,血風藤,透骨香各15克,水煎服。
- 胃脘脹痛:圓錐遠志9克,九里香,赤脛散各12克,水煎服。
圓錐遠志形態特徵:
一年生直立草本,莖具腺毛,花萼與花瓣同色。基部兩片大者為花萼,前端線形為花瓣;單葉互生幾乎無柄;葉線狀披針形,全緣。直立草本單葉互生,葉線狀披針形,總狀花序具小花梗,萼片5(2 長 3 短);花瓣3-5白色;雄蕊 8 枚。花白色具小花梗,基部2瓣大的為花萼,前端線形的為花瓣,總狀花序,莖具腺毛,蒴果初時綠色,熟時藍黑色,蒴果長橢圓形。總狀花序頂生或與葉對生,花梗基部具小苞片,小苞片披針形,急尖,早落;萼片5,外面3枚小,多少橢圓形,先端鈍,內面2枚花瓣狀,帶紫色,橢圓狀長圓形,長約2毫米,具3脈;花瓣3,白色或紫羅蘭色,漸狹至先端,龍骨瓣具多裂(4-6)的雞冠狀附屬物;雄蕊8,花絲鞘內無毛,花絲分離很短;子房倒卵形至幾乎正圓形,花柱直立,長為子房的1.5-2倍,頂端呈斜杯狀,其頂端具1束毛,柱頭無柄,生於杯之基部。蒴果長圓形,長約2毫米,頂端具缺刻,幾乎無翅,無毛。種子長圓形,黑色,密被白色短柔毛,種阜小,偏於1側,具2膜質附屬物。
金絲草
另一種植物金絲草,屬禾本科,與來自遠志科的圓錐遠志雖屬不同科,但兩者皆屬感冒發熱良藥,惟前者性涼,後者性溫,因此金絲草較適用於尿道感染病症,而圓錐遠志適用於胃脹痛等。
在外觀上,兩者相似處不明顯,惟皆有總狀花序。金絲草有金黃色穗形總狀花序,具流蘇狀纖毛,而圓錐遠志的總狀花序頂生或與葉對生,且總狀花序具小花梗,開白色小碎花。
多年生草本植物
金絲草屬較低矮而細硬的多年生草本植物,稈叢生,直立或基部稍傾斜,高可達30厘米。仔細觀察,它的徑具縱條紋,粗糙有節,節上被白色髯毛,少分枝。葉鞘短於或長於節間,邊緣薄紙質,除鞘口或邊緣被細毛外,余均無毛,有時下部的葉鞘被短毛;葉舌短,纖毛狀;葉片線形,扁平,稀內卷或對摺。
金黃色穗形總狀花序
穗形總狀花序單生於稈頂,細弱而微彎曲,乳黃色;總狀花序軸節間與小穗柄均壓扁,第一穎背腹扁平,先端截平,具流蘇狀纖毛,第二穎與小穗等長,稍長於第一穎,舟形,沿脊粗糙,芒金黃色,裂片裂齒間伸出細弱而彎曲的芒,內稃寬卵形,短於外稃,花藥細小,柱頭帚刷狀,穎果卵狀長圓形,有柄小穗與無柄小穗同形同性,但較小。
金絲草生於海拔2000米以下的田埂、山邊、河邊、牆縫、山坡和曠野潮濕地帶。
適用於尿路感染
金絲草植株可用作掃把,也是草製品加工主要的原料,且是牛馬羊喜食的優良牧草。
在藥用上,楊素雄說,它的全草都可使用,每用10至20克;若是鮮品則用30至50克。
金絲草味甘淡,性涼,具清熱,解暑,利尿功效,適用於治療感冒發熱,目赤,中暑,小兒久熱不退,尿路感染,腎炎水腫,小便不通,前列腺炎,急性黃膽型肝炎,白帶,糖尿病。
也因植物的形態,金絲草的流蘇狀纖毛讓它有着貓毛草、貓須草、筆仔草、金髮草、黃毛草、金絲茅等別稱。



金絲草的小檔案:
學名:Pogonatherum crinitum (Thunb.) Kunth)
別名:貓毛草,貓須草,筆仔草,金髮草,黃毛草,金絲茅
科屬:禾本科
性能:味甘淡,性涼。清熱,解暑,利尿。
主治:感冒發熱,目赤,中暑,小兒久熱不退,尿路感染,腎炎水腫,小便不通,前列腺炎,急性黃膽型肝炎,白帶,糖尿病。
草藥小秘方:
- 尿道炎:金絲草,車前草,白茅根各15克,扁蓄,爵床各24克,水煎服。
- 糖尿病:金絲草,馬齒莧各30克,山藥,豬籠草各15克,水煎服;或金絲草60克,菝葜30克,絞股藍,玉葉金花,爵床各20克,水煎服。
- 腎炎水腫:金絲草,石韋,走馬箭,積雪草各30克,水煎服。
金絲草的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葉鞘短於或長於節間,向上部漸狹,稍不抱莖,邊緣薄紙質,除鞘口或邊緣被細毛外,余均無毛,有時下部的葉鞘被短毛;葉舌短,纖毛狀;葉片線形,扁平,稀內卷或對摺,頂端漸尖,基部為葉鞘頂寬的1/3,兩面均被微毛而粗糙。
穗形總狀花序單生於稈頂,弱而微彎曲,乳黃色;總狀花序軸節間與小穗柄均壓扁,兩側具長短不一的纖毛;無柄小穗長不及2毫米,含1兩性花,基盤的毛長約與小穗等長或稍長;第一穎背腹扁平,先端截平,具流蘇狀纖毛,具不明顯或明顯的2脈,背面稍粗糙;第二穎與小穗等長,稍長於第一穎,舟形,具1脈而呈脊,沿脊粗糙,先端2裂,裂緣有纖毛,脈延伸成彎曲的芒,芒金黃色,粗糙;第一小花完全退化或僅存一外稃;第二小花外稃稍短於第一穎,先端2裂,裂片為稃體長的1/3,裂齒間伸出細弱而彎曲的芒,芒長18-24毫米,稍糙;內稃寬卵形,短於外稃,具2脈;雄蕊1枚,花藥細小,長約1毫米;花柱自基部分離為2枚;柱頭帚刷狀。穎果卵狀長圓形。有柄小穗與無柄小穗同形同性,但較小。
楊麗華/報導
圖片:受訪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