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杏林家 / 家種生草藥 保健養生(一)

家種生草藥 保健養生(一)

疫情期間,窩在家裡的時間變多了,很多人開始在自家庭院或陽台上種花種菜,還種草藥。感冒咳嗽,吃點自家種的魚腥草、金銀花;咽喉疼痛,嚼兩片穿心蓮……,以自家生草藥應對小病小痛。

你家裡有栽種生草藥嗎?你是否懂得應用這些生草藥,還是只作為觀賞用途?究竟哪些葯食兩用的生草藥,適合自家種植呢?中醫碩士楊素雄在一項線上健康活力交流站中推薦幾種常見生草藥,適合在自家庭院栽種之餘,同時具備藥用療效,大家不妨動手栽種。

穿心蓮 

苦口良藥,小草治大病穿心蓮為一年生草本植物,全草有苦味。一般民眾都愛稱呼為“蛇草”、“苦心蓮”、因枝方菱形,而福建人稱之“四方枝”。因果似橄欖核稍扁,因此別名又稱為“欖核蓮”。

穿心蓮其性味苦寒,能清熱解毒、涼血、消腫、燥濕,主治感冒發熱,咽喉腫痛,口舌生瘡,頓咳勞嗽,泄瀉痢疾,熱淋澀痛,癰腫瘡瘍,毒蛇咬傷。

穿心蓮主要內服以6至15克煎成藥湯,也有作為單味大劑量使用,份量30至60克研細末,而分成數份小膠囊吞服。穿心蓮除了口服還可外用,以適量穿心蓮搗爛或製成軟膠囊塗於患處,或水煎藥滴眼、耳,因應不同病症而使用不同劑型。

他說,穿心蓮全草都可藥用,但民間喜歡摘其葉子使用而已顯浪費,民間也習慣性把葉子晒乾研末裝進膠囊備用,或直接採摘一到兩片直接吃或泡水飲用。民間也有穿心蓮入口新招,那就是將穿心蓮葉片夾進春卷里吃,目的是為了哄騙小孩服用穿心蓮。

凡是發熱、咽疼、胃熱、腸熱等疾病,穿心蓮屬於外出旅遊時必備的發熱消炎百病良藥,尤其在這疫情下,穿心蓮用得多,有效對抗流感、咳嗽、傷風流鼻涕等癥狀,是楊醫師心目中的掌門良藥。

性味苦寒“敗胃”

楊醫師說,體質屬於脾胃虛寒者不宜服,而服用較大劑量的穿心蓮可導致胃腸不適,食慾減退。

此外,外感風寒者忌用,兒童因在醫師指導下服用。不宜在服藥期間同時服用滋補益藥品。中病即止。

含內酯 抗氧自由基

穿心蓮的化學成分主要含內酯類成分;穿心蓮內酯,脫水穿心蓮內酯,新穿心蓮內酯(穿心蓮新苷),脫氧穿心蓮內酯,潘尼內酯等還含黃酮類,甾醇,皂苷,糖類及縮合鞣質等。“中國藥典”規定本品含穿心蓮內酯和脫水穿心蓮內酯的總量不得少於0.80%。

藥理作用

穿心蓮煎劑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綠膿桿菌,變形桿菌,肺炎雙球菌,溶血性鏈球菌,痢疾桿菌,傷寒桿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能提高白細胞吞噬能力;並有抗生育作用。

穿心蓮多種內酯有抗炎性細胞因子,抗氧自由基損傷等作用。此外,還有解熱,抗腫瘤,利膽保肝,抗蛇毒及毒蕈礆樣作用。

穿心蓮能解蛇毒,又能理內傷咳嗽,並非徒具虛名。

穿心蓮植株一年生草本,高
50至
100
公分,全株味極苦。
 
因枝方菱形,而福建人稱之“四方枝”。
中醫碩士楊素雄經驗研製復方穿心蓮膠囊,是居家必備防感解毒良藥。
服用穿心蓮,正所謂“只要能吃苦,方為人上人”。

穿心蓮也是楊醫師心中的“萬能消炎藥”,是天然的抗生素。他在臨床治細菌性痢疾,腸炎:取穿心蓮鮮葉10至15片,鮮馬齒莧15至30克,水煎調蜜服。治口腔炎,扁桃體炎:穿心蓮葉研末,每服3至6克,調蜜開水送服治咽喉腫痛:穿心蓮9克,蒲公英各15克,玄參10克中,水煎服。

以上臨床用治,屬個人經驗之談,必須在不同體質,辨證用藥與配伍用量而定,僅供參考。

桑樹

全身皆寶

楊醫師所介紹的第二種家種草藥是桑樹,屬於

小喬木植物,可生長至兩層樓高。

桑樹為桑科植物,可謂全樹皆是寶,其藥用的四個部分是桑樹四味的藥用寶藏。四寶為桑葉、果實桑椹、樹枝條即是桑枝、桑樹下邊的根皮,即是桑白皮。這四種中藥材,皆常用於中醫臨床和日常養生保健中。

桑葉特徵

桑葉葉互生,邊緣有鋸齒,葉片見有不規則分裂。桑椹子果腋生,多數小果聚合而成,成熟後紅褐色。另一品種長果桑椹,果實較長型,物以稀為貴。

桑葉味甘、苦,性寒,歸肺、肝經,功能是疏散風熱、清肺潤燥、清肝明目,常用於風熱感冒,肺熱燥咳,頭暈頭痛,目赤昏花。

古代名醫擅用桑葉止汗

被稱為金元四大家之一的名醫朱震亨(朱丹溪)在《丹溪法》一書中記載;“經霜桑葉研末,米飲服,止盜汗。”(盜汗:入睡後不自覺的出汗,醒後即停止。)明末清初的名醫傅青主,很擅長用桑葉止汗,他擬定有止汗神丹、遏汗丸、止汗定神丹等幾個藥方,都選用桑葉為主葯,並稱讚桑葉為“收汗之妙品”。

楊醫師的臨床行了驗證,治療一盜汗兩年余的60歲老婦,別無所苦,飲食如常,惟覺精神疲憊,用霜桑葉研末,米飲調服9克,早晚各服用一次,結果半月而愈,終未複發。原以為久治不愈的“頑疾”,僅桑葉一味竟收全功。

纖維含量超蔬果

桑葉屬葯食兩用品種,桑葉中食用纖維含量達14.5%,超過蔬果,被廣泛的開發為各種食品和產品 。而桑葉在日本被譽為長壽茶,也記載桑葉有改善“消渴病”的作用。

他說,桑葉杏仁茶是肺熱、燥熱咳嗽的良方,有助於疏風、清肺、止咳,以桑葉6克、杏仁10克(一人量),清水800毫升,文火煮約20至30分鐘,即可當茶飲。

楊醫師認為家裡自種桑葉晒乾後特別香,比起從中國運抵的更具香味,主要因為新鮮的原因。

桑葉晨露

他繼續授招,家裡若種有桑葉,可在早晨時刻收取葉子上的晨露,用之於滴入眼睛,緩解乾眼症、紅眼症、眼睛結膜炎,並可消除現代人因電子輻射造成的眼睛疲勞感。

在日常生活里,楊醫師常將桑葉作為各種美味料理食材,如桑葉天婦羅、炸桑葉、桑葉豆腐湯、桑葉蒸飯、桑葉嫩芽炒雞蛋、桑葉嫩芽炒小辣椒,好吃又高營養葯膳料理端上桌,讓他直呼生活離不開桑葉!

桑椹養肝益腎

桑之果穗即桑椹,藥材名稱亦稱為“桑椹”,又稱桑椹子,古稱桑實。楊醫師說,唐《新修本草》有記載它的入藥用途,列為中品。藥材有紫色、白色兩種,以紫色者為藥材主流。

“它味甘、酸,性平,歸心、肝、腎經,功能養肝益腎、滋陰補血、潤腸,用於眩暈耳鳴,心悸失眠,鬚髮早白,津傷口渴,內熱消渴,血虛便秘。”

楊醫師也分享平日常以桑椹“做煮”,各種料理包括桑椹草莓松子玉米沙拉、桑椹松子枸杞蒸水蛋、桑椹火龍果汁。

桑葉見有特殊三裂葉。
桑樹為桑科灌木植物,全身皆是寶。
桑樹其葉可飼蠶,其皮可造紙。
近來流行栽種長果桑樹。
OL桑葉杏仁疏風止咳茶。
桑椹火龍果汁。
桑椹草莓玉米香蕉沙拉。
桑葉茶粿。
自製桑葉粉養生保健。

桑枝治關節痛麻

桑的嫩枝入藥名為“桑枝”,性味苦、平,歸肝經,功能祛風通絡,利關節,用於風濕痹痛,四肢拘攣,尤宜於上肢肩臂關節酸痛麻木,寒證、熱證均可用之,而以熱痹更為適宜。藥理研究有顯着的降壓作用。

桑枝功能與泡腳養生

楊醫師平日也會和家人一起在家裡以桑枝自我沐足,泡腳養生之餘,也享受家庭樂。

四寶之一 桑白皮

桑樹下邊的根皮,即是桑白皮。桑白皮百合粥的功效是清肺、潤肺和平喘,用於治療頓咳、久咳、喘息。以桑白皮15克(若粉末8克)、

百合20克、枸杞子6克、白米、小米適量,慢火煮成粥。

他表示,雖屬於價廉效佳常用之品,但要根據其性味功效之特性辨證應用,才能更好體現其藥用價值。

楊麗華/報導

圖片:受訪者提供

Check Also

小心別被骨痛熱症“叮”上!

隨着大馬骨痛熱症再次來襲,加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