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蕨菜,对本地民众而言一点都不陌生,几乎无一不晓吧! 山蕨菜是野菜的一种,广泛分布于各地山野,被称为“山菜之王”,是不可多得的野菜美味,在我眼中总能展现出一点不羁,一点放纵的郊野风情。
餐馆酒楼招牌菜
小时候放学回家的路上,车子缓慢移动时,我把目光移到车外景色,常会见到几位土著妇女头顶着遮阳帽在丛林中移动,她们是为了躲藏在坡旁阴影处满山遍野的山蕨菜而来,采集后把山蕨菜卖到市场去。
小时候放学回家的路上,车子缓慢移动时,我把目光移到车外景色,常会见到几位土著妇女头顶着遮阳帽在丛林中移动,她们是为了躲藏在坡旁阴影处满山遍野的山蕨菜而来,采集后把山蕨菜卖到市场去。
说到山蕨菜,是我儿时乡居岁月里不可或缺的桌上佳肴,时至今日依然对野菜钟情不已,这野菜总令人有种把大自然端上桌的感觉,入口品尝,别有风味,是天然有机菜。
山蕨菜煮法简单,可依据自身口味任意煮食。首先需要洗净略煮,去涩味,所烹制的菜肴色泽红润,质地软嫩,清香味浓,而且富含氨基酸、多种维生素、微量元素,还包括一些特有营养素,菜可鲜食或炒食。
山蕨菜含丰富营养物质,可以配合肉类进行翻炒,也可以凉拌,这要看个人的喜好。适合配以鸡蛋、肉类,还有虾米或巴拉煎,绝对风味十足。
如今,山蕨菜可是不少餐馆酒楼的上等佳肴或招牌菜,尤其凉拌山蕨菜,酸辣味容易下饭,口感极佳,是很多人的最爱呢!就像一位来自外国的朋友一生中吃山蕨菜的次数屈指可数,却印象深刻,至今回国后依然对凉拌山蕨菜这一道本土菜色念念不忘。虽然现在袋装食物漫天飞,但在西方国家似乎不容易吃到新鲜蕨菜,只要有机会吃到蕨菜,相信他都不会再错过了。
蕨菜形如芦笋,亭亭玉立,顶如盘扣,绕圈又绕圈,香嫩可口,是凤尾蕨科蕨属的森林植物。山蕨菜也是本地常见植物,通常是生活在比较矮的山区里,而且喜欢生长在向阳的地方,有别名称为猫爪或龙头菜。
补脾益气
山蕨菜中含大量氨基酸和平常蔬菜中所没有的胡萝卜素,首先,经常吃山蕨菜可以对细菌的产生有一定抑制作用,对于治疗便秘和身体中大量的炎症有一定疗效,其次是山蕨菜可帮助扩张血管。
山蕨菜中的蛋白质和胆硷、甾醇成分可以帮助人体补脾益气,增强对于疾病的抵抗能力,发烧的人吃了可缓解发热情况,也可帮助肠胃热毒、湿疹等病况。
清肠排毒
其他药用疗效有下气降压,山蕨菜的某些有效成分能扩张血管,降低血压。粗纤维能促进肠胃蠕动,具有下气通便作用,也能清肠排毒。坊间常用山蕨菜治疗泄泻、痢疾及小便淋漓不通。
与此同时,可治疗风湿性关节炎,咳血等症,外敷还可治疗蛇虫咬伤等疾患,也具减肥去脂、健身美容、延缓衰老、消暑、去热、增加食欲等功效。
不过,山蕨菜性味寒凉,脾虚寒者、阳虚体质者不宜多食,适用人群是一般人均可食用,尤适宜湿疹肠风热毒者,惟避免过量。就算是人们赖以生存的白米饭吃过量了,也对健康造成祸害。
采收条件
山蕨菜幼苗小而尖,卷曲地向内弯抱着,形似猫爪状,呈青绿色,成熟后便伸开。叶柄黄褐色,可达一至二尺长;根状茎在地下横生,外面长一层黑褐色茸毛,内含大量优质淀粉。
山蕨菜采收适期宜在长出土面约20厘米长,顶叶尚未展开像“拳头状”时为适时采收期。过早采收产量低,过迟采收茎杆纤维素老化影响品质及口感。
吃过这道犹如山珍的野菜,多少人表现热情,对它印象深刻,也说明山蕨菜已深入人心。周末闲暇时,不妨到山林间走动,疏络胫骨之余,也去挖掘野菜香。
山蕨菜的小档案
别名:龙头菜、吉祥菜
科属:凤尾蕨科蕨属
性味:甘、寒涩、无毒
功效:清热解毒、安神利尿
主治:痢疾、脱肛
山蕨菜的形态特征
山蕨菜为水龙骨科多年生草本。地下根茎黑褐色,长而横向伸展,最长可达30厘米。叶由地下茎长出,为三回羽状复叶,总长可达100厘米以上,略成三角形。第1次裂片对生,第2次裂片长圆状披针形,羽状分裂,小裂片线状长圆形,无毛或仅在背面中脉上有毛,细脉羽状分枝。叶缘向内卷曲。
叶柄细嫩时有细茸毛,草质化后茎秆光滑,茸毛消失。而叶里面着生繁殖器官,即子囊群,呈褐色。
报导/ 杨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