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訊視界 / 我們離不開油棕 單一種植才傷環境

我們離不開油棕 單一種植才傷環境

油棕業提供了大量就業機會。(圖片來源:Photo by Greg Girard /CIFOR/Flickr)

近年來,熱帶雨林的消失與熱帶雨林生態及環境問題是全世界環保組織和環保人士極為關切的課題,在東馬沙巴與砂拉越,油棕被指為罪魁禍首,一片片土地,一座座森林,被油棕園取代。2010年,沙巴的油棕種植面積超過100萬公頃,隔年,砂拉越迎頭趕上。2017年,沙砂兩地的油棕園面積佔了總耕地面積的9成——砂拉越156萬公頃(12.5%土地)和沙巴的155萬公頃油棕園(21%土地)。如果油棕沒有好處,人們為什麼要用寶貴的森林來交換?

全世界在消費棕油

過去數十年,全球棕油產量持續攀升,預計棕油的需求將以每年1.7%的增速上漲,到2050年全球需要3.1億噸的棕油。棕油目前佔全球植物油總需求的35%,印度、中國和印尼是最大的消費國,然而,幾乎全球一半的人口都依賴棕油產品,大約71%的棕油用於食品,24%用於化妝品、清潔產品,5%用作生物燃料。你或許認為自己沒購買棕油,不是棕油使用者,但事實上,棕油無所不在地填滿我們的生活。在超市出售的所有包裝商品中,約一半都含有棕油成分,從加工食品(方便麵、巧克力、薯片、餅乾、花生醬、汽水)到化妝品、肥皂和洗滌劑,範圍極廣。它還被用作食用油(主要在亞洲和非洲)、工業潤滑油、動物飼料和燃料——2018年進口到歐盟的棕油有一半被用於生產生物柴油。

用什麼和怎麼種是關鍵

來自沙巴的小農戶克里斯與美琪,在根地咬坡地上擁有一座小型油棕園,叫人意外的是他們同時是生態愛護者,一直非常關注熱帶雨林保育的課題。對於油棕的功與過,他們保持中立的態度與看法,他們認為真正的問題不是油棕,而是單一種植。克里斯加以解釋他的說法:“前幾年由於油棕價格下跌,沙巴一些園主將油棕園轉為榴槤園,改種市場需求量高,價錢好的榴槤,但是這並沒有改變環境問題。這說明問題不全在於油棕,而是農作方式。”

確實,並不是只有種油棕才會傷害環境,種植蔬菜也會有影響,即使是小規模種植,菜農若不當使用農藥或與以劣質材料進行耕作,對環境與人體健康也會有害。若今天我們將油棕換成橡膠,說不定對環境的傷害會更大,重點不是種植什麼,而是用了什麼種植和怎麼種植。

可持續性油棕園的種植方式能夠避免廣大土地遭破壞,種植方式有幾種,包括:農業森林技術(結合油棕樹其他作物一起種植)、拼湊種植(作物與農業森林、糧食作物地塊、原始森林併列)、生態規劃種植(只將部分區塊用於種植,保留保育價值高或碳庫量高的區塊)、生態集約化(大農戶和小農戶通過有效系統提高產量,減低對人文與環境的傷害)。資料來源: 國際森林研究中心。

克里斯和美琪在油棕園進行單一性種植油棕數年後,開始在園裡種植果樹。起初開始種植油棕樹時,他們依照油棕局的指南,在樹之間保留11米的距離,當油棕樹長得高大後,地面層變得空曠,油棕葉形成樹蔭,部分陽光透過枝葉縫隙照射到地面,這為幼苗提供了良好的生長環境與條件,不但能獲得庇護也能吸收充足的光照,因此,前幾年他們在園裡開始種植各種果樹,包括:芒果、黃梨、酪梨、番石榴、菠蘿蜜、香椰、草莓等等。未來五年,他們將在園裡栽種更多果樹,也考慮將來在油棕樹老化時,或會將油棕園轉為果園。

對全球糧食安全和經濟發展至關重要 (沈競辰攝)

油棕地利用效率最高

一些西方國家因棕油對生態環境的影響,而採取抵制棕油以其他植物油替代棕油的方案,然而,世界自然保護聯盟(The International Union for Conservation of Nature IUCN)認為抵制棕油不是一個解決辦法,以用其他植物油替代棕油,將導致的更大面積的土地被開發,對生態造成更大威脅,導致進一步的生物多樣性喪失。為什麼?因為目前沒有比棕油更好的替代品。

以一公頃面積的土地種植不同的植物油作物,油棕所生產的油量達3.8噸、油菜籽0.8噸、葵花籽0.7公噸、大豆0.5公噸。(圖表來源:IUCN))
以一公噸的油產量來計算,種植大豆需要2公頃面積的土地,葵花籽需1.43公頃,油菜花籽要1.25公頃,相比之下只需要0.25公頃土地的油棕樹,比其他植物油作物節省了4到7倍的土地。(圖片來源:IUCN)

美琪提到油棕的優點,現在全世界用於提煉植物油的農作物主要有幾種,包括:葵花籽、油菜花籽、大豆、芝麻、花生等等。IUCN棕油特別工作組於2018年公布的一項研究結果表明,與其他植物油相比,棕油的生產在土地利用方面效率最高,油棕的單位面積產油量是其他主要油料作物的9倍,可以滿足全球對植物油的需求。人們需要做的是發展可持續性的棕油生產方式,從政府、生產商和供應鏈開始的各方都致力於實現可持續性的發展,減低油棕生產過程對環境造成的傷害。

棕油的用途:71%用於食品,24%用於消費品,5%用於生物燃料。

發展與傷害並存

美琪認為過去30年,沙巴熱帶雨林的面積不斷減少,環境問題越來越糟,很多矛頭指向油棕,但是我們不能一面倒地說油棕種植是不好的,我們也要看到在另一面,油棕業對國家經濟帶來發展,上下游給人民製造了許多就業機會,帶來不少收入以維持生計,改善人民的生活。馬來西亞是世界第二大棕油生產國,產量達到2000萬噸,佔全世界總產的30%左右。馬來西亞油棕樹的種植面積約佔全國耕地的一半以上,超過500萬公頃,是馬來西亞農業的主要支柱產業。根據馬來西亞油棕局(Malaysia Palm Oil Board)的公開資料,在2014年,從事與油棕業相關的僱員人數,在砂拉越大約10萬4千人,在沙巴約16萬7千人,而整個馬來西亞約有45萬兩千名僱員。回顧過去,在1990年代下半期,沙巴與砂拉越伐木業逐年減產,許多伐木業者開始轉型發展油棕種植,過去30年來油棕業成為兩州政府的重要經濟來源,在疫情爆發的2020年,我國油棕出口總值預計達70億零吉。油棕帶來了環境問題,但也解決了生活問題。

油棕業提供了大量就業機會。(圖片來源:Photo by Greg Girard/CIFOR/Flickr)
機上俯瞰我們的土地,無處不是油棕園,昔日大面積茂密如花椰菜的龍腦香混合林,如今岌岌可危,這到底是誰的錯?(沈競辰攝)

無可否認,油棕造成大自然棲息地的減少,也威脅熱帶雨林物種的生存,但物種的絕種並不是單一因素所造成,各方面都有其關係,猖獗的非法盜獵與野生動植物走私活動也是野生生物的一大生命威脅。除了生存環境的外在因素之外,動物本身的基因也是其中原因之一,有些物種比如靈長類的繁殖率本來就不高,幾年才生一胎,數量不多難以維續,人類的各種活動使這些物種的生存條件變得更加嚴苛,要保護生態與野生動物,我們得從多方面着手。

結語:

誠如IUCN與世界多個油棕組織所言,為了減少其對生物多樣性的影響,我們必需避免伐木和減少非食用性棕油的使用,以可持續性的方式來生產棕油,根據馬來西亞油棕局的統計,小農散戶的總種植面積與大農相當,因此可持續性油棕生產不只是大農戶的責任,小農戶也得做到。

油棕是禍嗎?(下)
報道:戴舒婷

Check Also

我們與循環經濟的距離(一):循環經濟行不行?

今天, 當我們在這個地球上呼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