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叛逆二詞,自小好像也沒有多少像樣的例子,上學不遲到,也沒蹺過課,更不可能在學校做什麼違規的事情,被老師請家長前來商談。整個中學生涯,爸爸媽媽來到學校的次數完全零次,除了偶爾搭順風車,坐到學校門口就下車。想說,小薇連我們讀哪一棟都毫無概念,甚至於父親經常會忘了我們已經升中學了!

小薇唯一打過我一次,就是被家裡親戚所逼,記得那天周六,與同學相約在學校閑逛。那個年代,也沒地方好去,唯一好玩的還是學校。也不過玩了一個小時,就收到風聲小薇在急找人。於是趕緊跑回家,就看到小薇拿着藤鞭守在大門。還沒來得及說話,就被小薇拿着藤鞭狂打,剎那間,眼淚都來不及流,就這樣深深烙印在心裡。後來得知,小薇是迫於無奈。親戚在一邊加油添醋,說子不教母之過,甚至說得極其難聽,小薇才出此下策。當我們重說起這故事,她坦言,當時打在我們身,痛在她心。
後來,小薇再也不曾打過我們,任親友如何道聽途說,她有她的想法,我們有我們的做法,各司其職,互不干涉。可就在這樣的教育下,我們姐弟也沒走向邪門歪道,反之極其正常。可就在這樣“正常”的感覺下,我們開始過着不“正常”的關係,童年的缺憾,讓我們努力的彌補在孩子或伴侶身上,以為這樣就能拯救自己的內心。可越努力彌補,心裡的匱乏感越發濃烈,常常不斷的滿足對方,卻依然有種失落的感覺。
輾轉才得知,其實最需要被彌補的是自己,我們都該從受害者的角色掙脫,去照顧好自己的心。要不然,內在的無底洞,是不管你怎麼餵養也不會滿足的!或許真如張曼娟所言“通常是四十歲以後,會進入雙向人生的階段,不是只有往前走的人生,也會一邊往回看,思考過去做的每一件事情的原因,因為我們都想知道自己是什麼樣的人,而且只有自己最能清楚明白。”而今,站在此階段的我,正提起勇氣回溯自己的過往,努力着如何和小薇和自己和解。
《七桃人生》圖/文︰薇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