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健康生活 / 新冠常見迷思

新冠常見迷思

聚合酶鏈式反應檢測(RT-PCR)與抗原快速檢測試劑測試(RTK-Ag)

抗原快速檢測試劑測試(RTK-Ag)只是檢測病毒表面的蛋白,聚合酶鏈式反應檢測(RT-PCR)則是直接檢測病毒的基因組織RNA,因此RT-PCR的檢測結果更為準確,也是受到國際認可的檢測新冠標準方法。RT-PCR檢測先是透過口鼻取得樣本,從中抽出病毒的RNA再把它轉換成DNA。無論如何,由於樣本中的DNA過少,機器無法輕易測試出來。所以,第二個步驟就是PCR,把這些DNA複製以加倍它們的數量並在過程中添加一些熒光材料以讓機器可以看到。過程中這個數量會雙倍地複製直到幾次可以檢測到一個標準的熒光值,讓我們看到總共用了多少個回合才達到標準——檢測到病毒。比如說,CT值是19,這裡指的就是用了多少個回合來“放大”病毒才能檢測到病毒的存在。因此,當CT值越高,這也就意味着病毒需要放大很多倍才能被檢測到,所以身體的病毒載量就比較低,傳染力也比較弱。相反的,當CT值越低就意味着體內病毒載量比較高,因為只需要放大幾倍就可以檢測到病毒,所以傳染力也比較高。因此,CT值越高,傳染性越低;CT值越低,傳染性越高。

當然,CT值只是和傳染性有關,它和個體的嚴重程度是沒有直接關係的。比方說,一個人的CT值可以很低但卻沒有什麼明顯的癥狀或是癥狀非常輕微。目前,國際上確診的CT值沒有所謂的標準,大多數的國家都以CT值35 至40以下定義為確診(陽性),在我國則是以CT值40 以下衡量一個人是否確診。CT值也會因為受感染的持續時間而出現變化,比如說你在剛接觸確診者的第一天就馬上去做RT-PCR,CT值很容易在40以上就會被定義為“undetected”,但是很多時候在一天的時間裡體內的病毒就會大量變多,CT值也相對變低。再過幾天當你開始康復了,體內的病毒載量就會變少,CT值也會隨之變高。因此,醫生可以通過CT值預測一個人大約是在多久前確診冠病。例如,剛確診不久的患者CT值較低,而已經確診一段時間或處於康復階段的患者CT值則比較高。

為什麼RT-PCR報告里會有兩個或三個CT值?

RT-PCR會同時對病毒基因不同的區域進行檢測,主要有ORF、E、N還有RdRP gene,因此報告里就會有不同基因的CT值。RdRp 基因的CT值準確度是最高的,但是在臨床上我們通常還是會參照CT值相對低的一個。

在確診後也完成了隔離,還需要進行RT-PCR檢測嗎?

答案是不需要。這是因為RT-PCR檢測無法檢測到病毒是不是活體,所以大部分患者即使重複進行RT-PCR檢測依然會顯示為陽性,因為體內肯定也存留着病毒的屍體和蛋白。因此,只要患者完成隔離並再觀察3天,癥狀並沒有變得更嚴重就可以被視為處於康復階段,也不需要重複進行相關檢測。

確診後已過7天但RTK-Ag 檢測依然呈兩條線,可以出門嗎?

這取決於患者感染冠病時所承載的病毒體複製CT值有多高,如果說一開始的CT值偏低,那麼要檢測結果呈“not detected”可能就需要更長時間。再來,大部分的患者如今也沒有在第一時間做RT-PCR 檢測,只是在家中自行使用檢測試劑盒進行RTK-Ag檢測,而不同品牌的檢測試劑盒無論是敏感度或準確率也會有所不同。市面上大部分的品牌可以檢測到的CT值大約為30或以下才會呈現兩條線,而只有少數品牌的檢測試劑盒可以檢測到CT 值高達36。因此,如果你使用的品牌屬於後者,那麼也就需要更長的時間從陽轉陰。檢測試劑盒依然呈兩條線到底可以出門嗎?在完成7天隔離後,我們只能說一個人的傳染率相對較低,但為了身邊人的安全依然建議等到檢測呈一條線後才外出活動或辦事。

曾經確診但在康復後還會再次確診嗎?

答案是會的。我們必須了解一旦確診後在逐漸康復的過程中,比如說近3到4個星期內再次確診的幾率較低,因為身體通常會有特定數量的病毒抗體。再來,很多時候在同一個社區所流行的病毒屬於相同類型,即使再次感染,健康的機體也能在短時間內快速認清病毒體並刺激免疫作用繼而出現輕微癥狀,而出現癥狀的時間也可以被大大縮短及痊癒,當然這取決於如果感染上的病毒是同一類病毒體或者病毒株。但是,如果有外來的新病毒體或者是出現社區內的病毒變異,那麼再次感染冠病的幾率是人人皆有的。因此,在社區的病毒感染還沒有真的被控制住前,依然建議大家做好該做的防疫措施,一旦出現癥狀或確診了就必須儘快進行隔離和求醫。

確診後,有什麼保健品是可以幫助康復的嗎?

首先,建議在確診後還是要對症下藥,這是因為只服用保健品並不能起到治療的作用。當然,如果身體需要我們可以適當補充維生素C和電解質,這對免疫系統有一定的幫助。不過,大家必須理解這並不是在鼓勵確診時大量服用維生素或是依靠維生素來控制病情,更不可以濫用不同類型的保健品。就像有些保健品含有大量的補品如較為大量的維生素B群或是大補的中藥,這類保健品就有可能在冠病活躍期的時候加重患者的病情同時影響康復進度。

陳伊雯醫師

《醫言良語》
文字處理:黃宇恆
分享者:陳伊雯醫師

Check Also

可怕的心絲蟲 犬只隱形殺手

心絲蟲病,遠比想象的恐怖。只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