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樹木生長時,樹根也必須同時成長,樹木越高大,所需要供應的水份和養分必須更多,樹根有多發達,樹冠就有多茂密。發達的樹根能在通暢無阻的狀態下,不間斷地獲取足夠資源,在迅速生長的同時,也確保樹木穩固的能力,當暴風來臨時,能緊抓住地面。

●樹根保護土層防止滑坡
彼得渥雷本在《樹的秘密語言》中寫道:“樹根的基本功能有四種:吸收、運輸、固持及儲藏”。其實樹根功能和重要性不只是這樣。愚鈍的我,儘管在山裡行走多年,儘管一直在書寫自然,儘管小時候早在課本里讀過,但是我在近期才從滑倒的經驗中了解到,像爪子一般的樹根,長得到處都是,它們到處抓住土壤,這樣能避免土壤被雨水沖刷而流失,樹根可以穩固山脊、山丘和山坡,防止山體滑坡及土崩的危險。農夫告訴我,山頂的樹木千萬不可砍伐,他說如果沒有樹根抓住土壤,表面也沒有樹葉遮擋緩衝的話,大雨一來就直接衝擊地層表面,不但會把土壤給沖刷走,也會使土壤中的營養流失。保留山頂的大樹,不僅能保護山區高處,也能保護較低的地區,避免水患。
我探訪乘長舟前往砂拉越內陸時,常看見一些河岸兩旁的樹木其樹榦傾斜向河道生長,這些樹木的樹根有一部分曝露在河岸,可以看見樹根緊緊抓住土壤,死命地支撐着傾斜的樹身,看起來像是分分鐘都會倒下一樣。可是下次再去,樹還是一樣傾斜,樹根還是抓着河岸不放。同行的有人說,樹根不只是在支撐自己,它抓着河岸土壤,這樣河水上漲時,就能保護水土避免流失。
瞧,樹是多麼重要啊!不單只是山體、山坡需要樹根的保護,河流兩側的河岸土堤,也需要樹根來減緩邊坡的沖刷流失。一直以來,我都以為,土壤為樹根提供養分,其實回過頭來,樹根也愛回報土壤。

●樹根是撐起整棵樹
樹根的力量到底有多強大?如果你經常走訪森林,一定看到過一些巨石,壓在大樹基部,但是大樹不但沒有被壓倒,反而還阻擋了巨石往下掉落。有時候,樹木的根部甚至還會“跨過”巨石繼續生長,長出來的樹根像是把巨石給包裹或包圍起來,石頭像是成為了樹根的一份子,再也不分開,直到樹根“鬆手”,或是環境或地質起了變化。被樹根環抱的巨石,看起來像是隨時有可能掉落,叫人感覺到危險。但是若你伸手去碰觸、去推撞,就會發現你的力量根本撼動不了石頭與樹根,透過碰觸你可以感覺到石頭的堅硬與穩固。可能有些樹根比起一般人類的大腿小腿來得細瘦,但是樹根的力氣和耐力確實超乎想象的大。
砂岸峭壁或是岩石上是樹木難以生長的地方,因為土壤層很澆薄,加上如果位置是在海邊,樹木得長年累月經受海風的猛烈吹襲。然而,還是有一些灌木憑着樹根強大的抓地力,站在峭壁邊緣,儘管樹冠受風吹而一直搖晃,但是樹下的根,一動也不動地堅守崗位。

我在台灣台中大坑步道上曾見過見過一棵倒下的松樹,那棵樹長在陡斜的山脊上,倒下後本來應該會順着斜坡和地心引力,掉落到低處,但是那松樹倒下以後,它樹根依然緊緊捉着山體不放,松樹因此沒有喪命,樹榦趨光向上生長,形成一個九十度的彎,如今那棵松樹依然枝葉茂密,吸引山客的目光,他們讚歎樹木的生命力,大家都看得出來,是樹根在支撐着整棵樹。


●樹根有無窮力量
樹根的力量讓人敬佩與驚嘆,然而有些樹的樹根也因為力量太過強大,而讓人既是感到佩服,也感到可怕,比如榕樹的樹根。上文中提到,當一棵樹木在地面上不斷長高壯大,它的根系也同時積極的在擴張,樹根有多發達,樹冠就有多繁茂。我見過一棵生長在石灰岩岩壁上的榕樹,樹榦直直地在邊緣站立,上面頂着一個巨大樹冠,不僅樹木本身枝葉茂密,上面還長了不少附生植物。樹下榕樹的根系貼着岩壁生長,像八爪魚具有吸盤的‘腳’那樣,緊纏着石灰岩以支撐樹榦和樹冠。這些樹根長得像樹榦,叫作氣生根,和一般長在土壤下的營養根不同,它們曝露在空氣之中,吸收水分和營養,然後把它們往上輸送到樹木的其他部位。無數的氣生根形成了無數的營養通道,能及時地把地底的營養輸送給樹冠。


這樣的樹木長在野外,自然是無礙,但是如果是長在建築物旁邊,或是建築物縫隙間那就可就麻煩了。氣生根的力量可是大到能以破壞建築的。泰國阿瑜陀耶古城的一所寺廟旁邊長了一棵榕樹,它氣根不斷貼着寺廟生長,如今寺廟幾乎被樹根重重包圍,不過那座廟宇也因此而香火更加旺盛。除了這座寺廟之外,聞名的哈泰寺“樹根盤佛頭”,那佛頭像也是被滿滿的氣生根所包圍。

榕樹也會長出像須的氣生根,這種根的主要功能是幫助吸收空氣中的水份,當氣候潮濕時,氣生根生長較快。懸掛在空中的氣生根,由於吸收不到足夠的養份,因此只能伸長不能變粗。然而氣生根一旦接觸到土壤或地面後,便能迅速長粗,外表變得像一般樹榦,成為支柱根。有了支援根後,榕樹的枝幹更能向外延展,最後便會形成一棵佔有很大面積的榕樹,而蔚為奇特景觀,這景觀被稱為獨樹成林。泰國一座廟宇被榕泰國一座廟宇被榕樹樹根重重包圍。



●樹根是獵人的歇腳處
我喜歡樹根,因為它是我在森林裡最好的夥伴,我的每一步都印在樹根上,而我的休息,也通常與樹根有關係。怎麼說?在熱帶雨林里游居的獵人想要找地方搭建臨時住所時,有時候他們會選擇以板根為“家”。板根猶如堅固的牆,獵人只需要弄來一些棕櫚葉、芭蕉葉或其他植物的巨大葉片,架在板根上就可以遮風檔雨。而我也學了獵人這一招,在山林里走累了,剛好看到巨大板根,就把背包放下,坐在兩塊板根之間,靠着板根休息一會兒。有一次,遇上奇怪的樹,它板根長成像巴黎鐵塔那般,在四邊支撐着上面高大樹木,而板根下面是全空的,像個開放式的小房間,我躲在樹下剛好能避雨。如果不必考慮其他安全因素,如閃電打雷,蟲蛇野獸之類的,那個樹還真是可以住。

其實,樹根有很多種,除了之前和本文里提到的支柱根、板根、氣生根、絞殺根之外,還有呼吸根、鬚根等等,而紅樹林植物的根系,更是為了應對嚴苛的河口生長環境,而演化出特有的結構,並具有與眾不同的功能。當看見一棵高大樹木的時候,有些人直呼它價錢,有些抱着大樹尋求安慰,有些人驚嘆它的生命力。其實,一棵樹珍貴最重要的部位是根。
文字報道、攝影:戴舒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