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杏林家 / 注射疫苗 遵守SOP 阻斷感染鏈

注射疫苗 遵守SOP 阻斷感染鏈

目前民眾對於新冠疫苗有在着不少的迷思,資訊的真假,為什麼打了疫苗還是會感染?變種病毒,疫苗有效嗎?疫苗的有效期又有多長呢,是不是每年都要注射疫苗?

新冠疫苗開始注射至今,坊間一直流傳着各種各樣的說法,讓民眾產生了很多迷思,甚至人云亦云,對疫苗失去信心。這一期的“空中醫生”,Tea FM Addy邀請了世紀大學兒科專科教授卓德福醫生來談談有關新冠疫苗的迷思。

世紀大學兒科專科教授卓德福醫生接受Tea FM Addy訪談有關新冠疫苗的謎思。

本期醫生簡介
姓名:卓德福醫生
世紀大學兒科專科教授

1)為什麼接種了新冠疫苗還是會被感染呢?甚至有看到新聞,在德國出現接種後感染的死亡病例。

首先要明白,疫苗是怎樣提高防護層的。德國出現的情況不是唯一的,世界各國都有類似情況。

注射疫苗是提高我們的抗體,情況就像國家軍隊還沒有受過訓練,在敵人還沒有入侵時,透過不同的方法(信使核糖核酸、滅活性等)注射疫苗入體內,提供新冠病毒的訊息給軍隊,喚醒體內的抗體做出準備。當病毒入侵時隨時可以群起消滅敵人,不讓病毒在體內製造問題和困擾。疫苗是訓練軍隊,備戰軍隊,不是建造一個防護牆,很多人誤解了。注射疫苗後還是會感染病毒,只是抗體已經準備好,所以病毒不能長驅而入,可能在一進入體內就已經被消滅,不能製造問題。

所以說,注射了疫苗,病毒還是會找上我們,只是它們沒有能力在我們體內製造困難。

目前世界上註冊使用的疫苗,比如說美國輝瑞(Pfizer),目前擁有的數據顯示有效性是95%、中國科興(Sinovac)的有效性60~90%,這些數目代表着科學家、醫學家在進行臨床研究時,針對不同課題所做出的研究,得到的不同答案。所以說有效性數目本身不管是多少,無論95%還是60%,其實都不必要太過介意,因為這些都是臨床研究針對不同課題所得到的結論。只要是50%以上的,注射了疫苗比沒有注射疫苗就減低了風險。95%有效性就會減低95%的風險,60%的就減低60%的風險,只要超過50%就算及格了。

有些人會說,那我一定要95%,可以減低比較多比較有效。由於有關數據是針對不同課題,大家不要介意95%或60%,現在全球註冊使用疫苗有15種至少一個國家正在使用。馬來西亞目前用三種疫苗,美國的輝瑞(Pfizer)、中國的科興(Sinovac),還有英國的AstraZeneca。這些疫苗針對有癥狀的感染,可以有效的減低嚴重癥狀,甚至死亡,數據是將近100%。

至於出現有些人注射了疫苗還是會死亡的問題,首先必須清楚死亡的原因到底是什麼?疫苗只能夠避免感染後出現嚴重的情況,疫苗不會幫助其他併發症。有些人會有其他疾病,例如有心臟病、血壓控制不好或腎病沒受到控制,除了新冠病毒,還有很多可怕的病毒和細菌,病人遇到這些微生物,同樣會影響健康問題,甚至死亡。

當我們聽到新聞時,要理性分析到底是什麼情況,畢竟我們不是病人的醫生,也不是家人,所以不清楚真正死亡的原因。所以,不能人云亦云,把沒有經過證實的消息傳播出去製造恐慌,讓人對有效的疫苗失去了信心。

至於還有什麼原因造成疫苗失去作用?疫苗本身不是百分百有效,是可以減低風險。每一個人的免疫系統都不一樣,這些數據是給一萬、兩萬人測試研究統計,有百分幾的人會有抗體。有些人的抗體不強,感染上病毒就會出現嚴重情況,甚至生命危險,同樣也關係有沒有其他疾病問題。

目前全世界都在優先給慢性疾病高風險群注射疫苗,就是因為他們的免疫不強,必須注射疫苗來增強免疫力預防感染新冠病毒。

疫苗為什麼會沒有效?有聽說某人注射了疫苗,同樣會感染新冠病毒,會有癥狀,甚至死亡。疫苗不是今天注射,明天就有抗體。目前不管中國、美國或英國的疫苗都需要注射兩劑。為什麼要兩劑呢?因為當注射了第一針,我們體內的抗體還沒有真正被喚醒,做好應付病毒的準備。三個星期後,打了第二針,我們的抗體才會有效的提高到一個程度來應對病毒侵犯。當我們注射好第一針,抗體還不強,如果感染病毒,危險性就會比較高。至少需要在第二針注射後兩個星期過後,身體才會有免疫力。

有些個案是已經感染病毒才注射疫苗,在注射第一針疫苗後就發病。這是因為感染後有一個空窗期,病毒會在多天甚至兩個星期後才會出現癥狀。所以,我們必須非常小心的去分析網上或社交媒體流傳的訊息,不能人云亦云,武斷說疫苗不好,製造恐慌,帶來不確實的訊息。

2)有些人接種過後還是感染的話,是不是不用接種疫苗了?

這樣就不行。比喻有一個軍隊有100個士兵,裡邊有一個士兵沒有用,是不是就不要這個士兵呢?不是的。我們需要注射疫苗,提高群體疫苗。例如說我們有100個人,只有兩三個人有抗體,剩下的97個人沒有抗體,病毒傳播時,97個人會輕易受感染而製造問題。所以,100個人中有97人沒有注射疫苗有抗體,情況很容易崩潰的。

新冠病毒專家認為,我們需要有百分之六七十的人口注射疫苗有抗體,才能有效阻斷新冠病毒的傳播感染。

也有些人會說,既然是百分六七十的人要注射,那就你們去打啦,我不打了。為什麼說全部人要去注射疫苗呢?目前除了美國輝瑞(Pfizer),其他的疫苗都還不能用在18歲以下的青少年兒童。因為目前在臨床的研究還沒有足夠的證據顯示如何有效使用在18歲以下的孩子身上。這些孩子就已經扣除了20~30%人口,還有一些免疫系統微弱的病人,例如剛做了移植手術、免疫系統有問題的艾滋病或癌症化療病人,這些人的病情還不穩定,暫時不能注射疫苗,也有些對藥物產生非常嚴重的過敏現象,也不適合注射。所以,這些人加起來也就是百分五至十。所以說,扣除了這些30%至40%的人,我們就需要剩下60%-70%的人,只要健康沒問題,敏感不嚴重,慢性疾病是穩定的,全部都要去注射疫苗。雖然注射疫苗後還是會有感染的風險,但當六七十巴仙的人都有抗體應付,病毒就不容易傳播。

3)注射新冠疫苗的有效期是多長呢?會不會像有些疫苗需要每一年注射一次。

到目前為止,答案還不是很清楚。有一些疫苗比如水痘就可以耐很久,破傷風疫苗可以耐十年,流行性感冒就需要每一年注射一次,因為流行性感冒的病毒每一年都在變,就需要每一年注射疫苗來提高抗體應對新的流行性感冒。

以目前來看,我們是需要在注射多一針來加強抗體,多久再注射,科學家還沒有肯定。從去年開始注射疫苗測試,臨床研究至今才一年,科學家還在研究疫苗測試自願者,抽取抗體血清,目前的報告疫苗是可以耐半年,一年後有沒有效還得等醫學報告。相信一兩個月內就會有新的醫學報告顯示接種一年後是否有效,然後才作出宣布需不需要注射多一針疫苗。

4)之前衛生總監有說,很多的新聞也有報道,現在的疫情又再爆發,原因是有太多變種病毒,傳染性非常強。現有的疫苗能不能對抗這些變種病毒呢?

這個是醫學家、科學家非常專註研究的課題。到目前為止,美國輝瑞(Pfizer)和Moderna,英國的AstraZeneca都有醫學報告分享,中國的科興(Sinovax)在醫學雜誌做出的臨床研究報告不多,只有透過媒體的新聞發布來報道。目前全球所流行的變種,不管是英國、南非、巴西或其他地方的,現在使用的美國輝瑞(Pfizer)和Moderna,英國的AstraZeneca都有效,除了南非變種,英國的AstraZeneca的有效性不高。這些都需要更多的研究來確認有效性。好消息是到目前都有效。當然,今天所說的有效不表示明天新的變種會有效。

所以,在如此情況下,與其去煩惱變種的問題有效或沒效,人民應該在輪到注射疫苗時第一時間就要去注射,變種問題交由醫生、科學家去煩惱。同時也要遵守標準作業程序(SOP),戴口罩、不群聚、勤於洗手,避免傳染更多,這樣才能夠控制住疫情。

要阻斷新冠病毒的傳染,大家都應該去注射疫苗,只有達到60%~70%群體疫苗,病毒才不容易傳染,同時出門要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也要勤洗手。

5)網上或社交媒體,有很多關於疫苗的新聞訊息,到底一般人民要怎樣分辨真假呢?

民眾應該先確認消息來源自正確的渠道,從媒體報章或電台新聞或有關組織發布的訊息。一般上這些渠道都會註明來自哪一個單位,比如我剛剛和朋友分享了來自馬來西亞疫苗委員會所發布有關AstraZeneca發布的新聞,底下就會署名有關委員會。即使某一個醫生要分享資訊,必須署名是他發布的。

在這一年多,我們也有製作小冊子給大眾有關疫情的訊息,小冊子都有註明是某醫生或組織所發行的,這也方便民眾有疑問可以找有關醫生或組織去證實。如果要進一步確認有關醫生資料,可以上網到馬來西亞醫藥管理局(Malaysia Medical Council)去查實。

很多時候,我們會看到某國醫生或者“專家”發表言論,這些言論我們都要非常小心看待,因為外國醫生和專家數不勝數,我們根本無法確認那是一個正式的醫生或專家所發表的言論,無法確定其真實性。所以,這些信息最好刪除,避免被誤導,製造負面問題。

文字記錄:小萳
資訊出處:Tea FM
首播:周五上午九時
重播:周日上午九時
官網:teafm.com.my

Check Also

小心別被骨痛熱症“叮”上!

隨着大馬骨痛熱症再次來襲,加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