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數人常自認不會畫畫,或自覺自己沒有這方面的才華,於是不敢提起畫筆,不願意在藝術上做嘗試。藝術二字對於素人來說,是巨大的壓力。但對礎源而言,他卻不這麼認為,藝術亦可以大眾化。畢竟,畫畫是我們與生俱來的一種本能,它是一種抒發,一種記錄,一種情感的流露,無關美醜也無所謂好壞。

就拿流體畫來說,實實在在打破了人們對於畫畫的刻板印象,這不關天賦也不關能力,而是更趨向自由自在的創作藝術。就像礎源一直秉持的信念,藝術是一種愉快的分享,比起傳統畫,流體畫不但擁有無限想像,更是獨一無二,不可複製。它甚至不拘泥於畫技,變化無限,它可以是抽象畫,也可以是實體畫,就看你如何看待!


●複製不了的作品
近幾年來,歐美相當流行一種繪畫體驗活動“流體畫”(Pouring Art),既是用壓克力顏料加入助流劑,再將顏料倒在畫板上,形成獨特美感的流體繪畫。關於Pouring Art,其實還有很多著稱,比如澆注畫、流動畫、丙烯畫、流體彩繪等,此外,還可以不同的方式,如隨意澆式(dirty pour) 、拖曳式(swipe)、翻杯式(flip cup)等製作出一副畫作。

四年前, 礎源無意中發現了流體畫,至此之後便無可自拔的愛上。流體畫更能顯現它的無限可能,且顛覆了你對於畫的無限想像,甚至,一副流體畫作品可說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作品,無論其他人如何復刻你的方式或顏色,都無法打造出另外一副同樣的作品。這種感覺對於畫家而言,是個嶄新的感悟。它帶給人們的感受,和一般傳統畫格外不同。

“一般傳統畫,我們可以複製,循着他人的作品刻畫出一模一樣的作品來,但流體畫可不行,沒有人會跟另外一個人完全相同,你的就是你的,如此獨特,如此唯一,就像我們人類一樣,世界上不可能找到另一個相同的你。”
不會畫畫 也能作畫
作為《Sebastian Artivity》創辦人的礎源 ,在畫畫教學方面從來都傾囊相授,從不藏私。相對於看到學生學有所成,或學生作品凌駕於他,他更感欣慰和開心。於是,在教學多年後,他對於“流體畫”的推廣更加積極。只因他認為,很多人礙於天賦或對繪畫的恐懼,絕不輕易拿起畫筆,但流體動藝術的過程更像是一場與自己心靈對話的交流。它不管你有沒有天賦,更不管你對顏色有多認識,它只管你當下的情緒和感覺。


礎源也表示,流體畫不僅僅是一場自我療愈的過程,更是驚喜連連的享受。就算創作者本身在作畫前有了自己的藍圖,但過程中,常有意外的收穫,無論是顏色搭配或者顏料的流動。而且,一幅作品從完成到它完全乾為止,顏色飽和度的呈現又會是另一波驚喜。就像人生一樣,就算做足準備,依然無法保證結局一定是如預期。


此外,流動性佳的顏料與輔助劑是流動畫最重要的一部分。如果你想多點變化,濕紙巾、吹風機、吸管、氣球、塑料袋、畫筆,都可以嘗試。
自學成才的礎源 ,也是不停從失敗中吸取經驗,才領悟流體畫的精髓所在。如今他開始設班授課,無非希望把這種紓壓式的畫畫方式,推薦給所有人。不管你在什麼年齡層,什麼工作背景,有沒有繪畫經驗都沒有任何差異,只要你願意嘗試,願意玩,你就適合。因為流體畫是一種沒有既定形式,只需要憑藉的喜歡的顏料,隨心所欲的揮灑創作,就能展現自己心底模樣的繪畫方式。
●看似簡單 但準備工作考功夫
如果你看見了這些看似創作過程簡單,又令人驚艷的作品,而開始躍躍欲試的話,可別興緻沖沖的衝到文具行挑了兩三管顏料加點水就準備往畫布上倒。看完這篇文章再行動,確保你做好創作精采作品前的準備了。

“之前有很多學生都曾經嘗試過卻頻頻失敗,主要原因看似簡單的操作,難就難在於畫前的準備功夫。比如顏料與輔助劑必須試了又試,不然太稠或太稀都會影響後續流動狀況。我也是在日前才掌握到,如何讓作品在事前和事後都維持一樣的色調。”



因此,一般需從基礎課上起,在第一堂課里,礎源也會向學生們解說關於顏色的應用,雖說流體畫主要是任顏料自由流淌而形成的藝術,但是若顏色應用不當,也會影響整幅作品的美感。所以,對於每一種顏料的性格,以及顏料互相搭配的選擇, 礎源都會細心告知一番。然後再以觀察者的角色,領導學生們進行第一次的操作。

他把流體畫比喻成一道美味的佳肴。廚師在做菜前,一般都是備菜和調料方面下功夫,需要雙倍的時間準備,反而真正下鍋煎炒就快速許多。流體畫亦一樣,作畫前的準備功夫耗時,比如顏色的選擇、何種方式、顏料與助劑的比例和攪拌等,一旦準備妥當,一副作品就算完成一半了。緊接下來,就可以開始揮灑你的創意來創作作品了。



不過,流體畫雖然簡單容易,要創作理想的作品仍是需要許多經驗累積與細節注意的,多次的嘗試與筆記能夠讓你更快速的掌握自己的創作方式。有興趣的朋友,不妨找礎源老師,相信他會讓你創作出一幅獨一無二的得意作品。
報道/攝影︰薇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