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氣息 / 父母鬥智斗勇 助孩子正確與互聯網共處

父母鬥智斗勇 助孩子正確與互聯網共處

社會上關於網絡遊戲的爭議從未停止過,父母為了避免心智尚未成熟的孩子沉迷網絡,和孩子長期處於拉鋸狀態中。在互聯網時代,對待網絡或網遊,既不能像以前一樣一禁了之,但也不能放棄管控、聽之任之。如何保持一個平衡視角,讓孩子透過互聯網探索新知和休閑娛樂,同時能為孩子營造儘可能安全健康的網絡環境。

東南亞思維導航家、語言力量藝術家張美香老師對出席育伯樂講堂一項付費課程的家長們說,父母要學習如何協助孩子正確的與互聯網相處,首先須定位出父母本身和網絡世界的關係,再來本身如何定義網絡遊戲?她認為,若要探討孩子沉迷於網遊課題,父母應該做的第一步是先了解自己和網絡的關係定位。

東南亞思維導航家張美香老師希望父母在學習如何協助孩子與互聯網共處時,首先須定位出自己和網絡世界的關係。

根據現場家長透露,網絡在生活中的定位是生活必需品,陪伴度過孤獨時刻,當然也是聯繫和搜索資訊的工具,還有人說網絡是望遠鏡,是賺錢工具,是事業上很大幫手,也是學習工具。

美香老師也讓父母思考網絡對孩子們是怎樣的一個存在?有些父母說,它是讓孩子充滿幻想的工具,是孩子的現代玩具,是遠離功課的工具,是父母和孩子吵架的根源。

美香老師說,父母在外上班一整天,應協助孩子計劃一天的生活。

對話方式

再來,美香老師要求父母思考平日當孩子在玩網遊時,他們和孩子之間的對話方式和句子。

“很多父母第一句就衝著孩子們興師問罪,功課寫了嗎?一整天花很多時間打網遊,你不好好學習將來準備要飯去嗎?連串的訓話甚至似乎預見了孩子將來踏入社會一事無成的樣子,把小孩說成了可怕的人。”

一項統計顯示,親子關係越差,孩子越沉迷網遊。

她說,當孩子沉迷於網遊時,父母和孩子使用怎樣的對話模式?父母的第一句話是什麼?趕快找出來並修改有關對話。例如,你的孩子花了4個小時打遊戲,家長要瘋了,開始嚷嚷一天才24小時你就用了4個小時打遊戲,這個句子需要修改。

“如果一個孩子打網遊達4小時,我們可以和孩子說,媽媽覺得你很厲害,可以打遊戲長達4小時很不容易呢,這樣代表你具備專註力,但爸媽希望你接下來可以慢慢縮減至3小時、2小時。”

控制孩子網遊時間

父母從談話里開始改變,然後明天起孩子開始打遊戲時,父母要設定鬧鐘,當孩子停下時就也按停,待他再接下去玩時再啟動鬧鐘。

大部分的孩子願意和自己打同款遊戲的人交朋友,父母不妨適當和孩子打同款遊戲,藉以增加彼此在網絡世界裡的互動。

“今天你3小時的打遊戲時間用完了,你可以去做別的事情了。然後再慢慢縮減時間至兩小時,其實小孩玩網遊的時間控制在一個小時內是可以的,而30至45分鐘是完美時間。”

網絡世界裡的互動

美香老師也詢問父母們,當孩子在網絡世界時,你通常在做什麼?你如何與孩子的網絡世界互動?

“我們不妨試問中學生是如何找朋友的,大部分的他們會回答願意和我打同款遊戲的就是朋友,所以父母和孩子在網絡世界裡的互動是什麼?你有和他打相同遊戲嗎?”

父母應從旁協助孩子正確的與互聯網共處,避免網遊成為下一代的“精神鴉片”。

很多父母見孩子在打遊戲常會湊前詢問“你在玩什麼啊?”但孩子即便說了一百遍,父母還是沒搞懂,美香老師說,這不證明父母是遊戲小白,只是證明他們根本沒想懂,否則至少會懂一兩項。

父母和網絡世界的競爭力如何?父母可以檢視,若邀約孩子們出街,孩子們卻寧願呆在家裡打遊戲,這是否意味着父母的地位不如遊戲呢?

“你的孩子在網絡世界裡如何看待你?如果有一天爸媽和孩子說,你這個遊戲應該這麼打,贏的機率才會高,那麼孩子肯定眼睛發亮。對小孩來說,若父母是遊戲小白,跟你說什麼你都不願意去懂,現在你還要來管我,你說孩子會聽媽媽的嗎?嘗試改變孩子對你的印象,讓彼此之間有對話空間,再着手下一步。”

孩子玩網遊,父母陪不陪?張美香老師授招父母走入孩子的網絡世界裡,設計健康有價值的互動。

你想和孩子的網絡世界發生什麼故事?美香老師說,所有東西都會走向故事發展,網絡世界裡有兩個主角,一個是父母,另一個是小孩,如果父母改變了思維,也可在網絡里和孩子產生很多感人故事。

來!設計健康有價值的互動

對於沉迷網遊的孩子:

一、我們可以思考在網絡遊戲里孩子比較有成就感嗎?那對孩子來說,網絡是使他得到成就感的工具。
二、孩子在網絡世界裡就不用和父母聊天。
三、網絡讓他有理由逃避寫功課。

設計大自然親子活動,填滿孩子一天的生活。

美香老師說,父母先用以上方法省思定位,修改對話,適量與孩子在網絡世界裡互動藉以改善彼此關係後,再來控制孩子玩遊戲的時間,然後在生活里設計故事情節,把故事的主題、情節、結局設計出來,包括為他們選擇正確益智的網絡遊戲,設計有趣好玩的健康親子活動,填滿孩子一天的生活。

父母出門上班前,為孩子設計健康活動,讓整天呆在家的孩子以揮毫畫畫度過一天。

從孩子的興趣着手

美香老師分享自己的孩子喜歡看網絡漫畫,於是她會以網絡漫畫故事新聞等,和孩子做分享,也幫助他們搜索還未觀賞過的動漫,讓親子之間有互動,父母從孩子感興趣的那一塊下手,及時修補彼此間的關係。

家裡設計兒童趣味閱讀角落,引領孩子放下手機,走入繪本世界。

我們了解父母有上班討生活的壓力,那麼父母不在,小孩一整天在家做什麼?孩子活得寂寞嗎?生活內容單調嗎?孩子在生活里有存在成就感嗎?

若孩子喜歡做手工,父母可發揮創意設計相關活動或遊戲。

父母在解決問題之前都應該去查看孩子們的一天日常作息,可以給孩子們適時自由,但必須設計重點時間讓孩子生活過得豐富。

孩子活得寂寞嗎?生活內容單調嗎?孩子在生活里有存在成就感嗎?這些都是父母必須思考,從旁協助孩子擁抱健康快樂童年。

計劃日常作息

若網遊會發揮孩子的創意,就設計和遊戲相關的,和孩子一起做。若孩子愛上網看電影,父母可以把影片的名字列出,安排孩子看戲的時間。

“其實很多時候,孩子會沉迷遊戲是因為生活太無聊,所以有多餘時間用在網絡上,並逐漸養成習慣。”

學校假期期間,為孩子報名參加線上生活營,會是不錯的生活體驗。

美香老師說,父母應協助孩子計劃一天的生活,讓孩子的生活跟着時間表編排,可以是健康的活動或家務工作,也可以把看影片和打網遊的時間集中在一個時段,讓他們生活有規律,包含運動、學習和娛樂時間,然後父母下班後進行檢查分析,並引導孩子和父母分享一整天的活動內容。

美香老師說,父母按照以上方法和步驟協助孩子和互聯網適當共處,也有助於監督和阻止孩子在上網課時偷偷上網玩遊戲,或在聊天室和朋友聊天等行徑,把孩子的“非法”行為及時糾正為“合法”,希望孩子光明正大的看影片、玩電游,以透明化方式處理,否則當孩子從偷雞摸狗中得到快感,那就永遠是“偷偷”了。

麗華/報導
圖片:取自網絡

Check Also

踏上特殊教育之路:

成立特殊兒童班12年 西連中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