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杏林家 / 糖尿病神經病變

糖尿病神經病變

常見併發症

對於糖尿病,很多人都只知道多尿、多飲、多食、消瘦,這“三多一少”癥狀,卻忽視了糖尿病所帶來的神經痛。糖尿病神經病變(Diabetic Neuropathy)是糖尿病最常見的慢性併發症之一,本期《空中醫生》邀請到來自古晉全民西醫診所醫生蔡定成帶大家認識這個糖尿病患的惡魘。

1.什麼是糖尿病性神經病? 

糖尿病神經病變是非常普遍情況,許多糖尿病患者在受着這種苦,但大家對於糖尿病神經病變的嚴重度較不清楚,其實糖尿病是會影響人體全身的神經系統。神經系統分成感覺神經、運動神經和自律神經。

感覺神經讓人體感覺周邊的溫度變化如溫度冷熱,或震動、位置感、距離感,即手觸摸就會知道周邊有幾個物體觸碰到我們身體,以及壓力感,神經系統從周邊感覺吸收回到腦部再分析。

第二個是運動神經,主要控制人體的運動肌肉,從頭部往四肢控制。感覺神經是從周邊回到中樞頭部,運動神經是從中樞到周邊,所以人體可以活動。

還有一個重要的是自律神經,是控制身體所有內臟系統。我們無法控制心跳的快慢,若運動心跳就快,反之放鬆心跳就慢,睡覺時也不擔心無法呼吸,甚至也不懂腸胃如何運作,只有在胃痛、便秘或腹瀉時才知道腸胃出現問題。瞳孔在暗處會擴大,在亮處會收縮,我們也不懂自律神經如何運作。這三個系統對人體非常重要,人可以活着是靠中樞至周邊的神經系統操作,但糖尿病卻可以同時影響人體的感覺、運動和自律神經。

2.糖尿病性神經病變的癥狀是什麼?

針對感覺神經,大部分截肢的病患和糖尿病有關係,全球數據顯示除了意外,其實截肢的情況以糖尿病患者居多。

感覺神經受影響的話會出現兩種狀況,第一種是沒有感覺。糖尿病之所以會引起神經病變,主要因為神經需要營養,靠的是控制和滋養神經的微細小血管,心臟並發和腦部中風皆因血管阻塞,在這之前血管可能在更早已面對阻塞,所以細胞會壞死,變成沒有感覺。

第二種是新陳代謝異常,體內糖分太高,產生糖化蛋白等不好物質,神經被破壞,會造成感覺異常,這和沒有感覺是不同的,感覺異常等於神經產生疤痕,這是可怕的癥狀,就算患者只是坐着不動都會覺得腳發電發麻發熱,感覺腳被火燒般灼熱刺痛,還覺得腳重重水腫感,神經病變情況嚴重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進而令他們苦不堪言甚至患上憂鬱症,這些個案比大家想象得還要多,外人根本無法感受患者的痛楚。

至於運動神經的癥狀,患者覺得身體衰弱,腳沒有力無法走路,這並非人體老化問題,而是糖尿病控制不好進而影響運動神經。至於自律神經的癥狀,很多心臟病、糖尿病患者死於血管阻塞,這種情況主要因為自律神經受影響,無法良好控制心臟,造成心律異常,他們可能並非血管阻塞,只是運動後就倒下,錯過急救時間而失去生命,這主要因為自律神經異常,是非常普遍和常見的情況。部分糖尿病患者長期面對胃部脹氣、便秘、膀胱尿液倒流進而影響腎臟、性障礙等問題,這也是因為自律神經無法良好控制身體部位而出現的問題。

不過,大部分糖尿病患者常見的癥狀是來自於感覺神經,難以治療,只能盡量控制血糖。這些情況也和患上糖尿病的時間長短有關係。

  • 有針對性檢查嗎?

一般糖尿病患者常見神經異常,惟神經病變檢查並不普遍,大部分醫生關注於如何控制好患者的血糖,其實也要注意患者的神經部分。

還有很多糖尿病病患面對眼睛問題,我會讓患者第一時間檢查眼睛,因眼睛血管也會因糖尿病而堵塞造成失明,全球數據的失明原因主要受糖尿病、高血壓影響,連腎臟損壞需要接受洗腎的大部分患者也是因糖尿病造成。這幾個“兄弟”是在所有慢性病中名列前茅,非常嚴重狀況。

一般診所或醫院對糖尿病神經病變做的不多,除非有神經病變的癥狀才會被轉介接受治療,其實在推廣糖尿病健康教育方面,應加強民眾意識,進行神經檢測也是其中一項重要檢查。

我的很多病患進行神經檢查,將腳架在凳子上,眼睛閉起,醫生輕輕碰觸病患的腳趾,病患根本說不出被觸碰的是哪一隻腳趾,這說明患者已失去位置感。

我們的身體和眼睛都有位置感,只要有壓力就可知道。醫生會以特別小器材為病患進行神經檢查,主要是以器材碰觸患者腳的前端壓下有否感覺,若神經病變嚴重的患者是沒有感覺的。還有,使用音叉振動反應,將音叉放在患者的大拇指上方,讓患者感受振動感覺。觸碰、壓力、振動是檢測患者神經病變的方式。

4.神經損傷會引起哪些問題?

糖尿病神經病變患者很多時候因神經麻痹造成他站在地上卻不懂本身是站在那裡,還以為自己是站在棉花上,走路時須用眼睛看才能走,這種嚴重病患是因腳掌部分完全失去感覺,所以他們一定要穿包鞋。正常人每走一步路腳趾前方都會往後拉,這小動作是讓鞋子穿得穩固,但患者因腳掌已沒有感覺,穿拖鞋不穩會脫落。

患者的雙腳前端常有黑色皮膚病變,小腿前端因皮膚微血管萎縮變薄,造成皮膚沉下,只要看到這樣,我們知道患者未來會面對截肢的機率很高。

古晉全民西醫診所醫生蔡定成:糖尿病可同時影響人體的感覺、運動和自律神經,各界應更加關注糖尿病神經病變問題。
患者須穿上合腳的鞋,避免腿部皮膚磨損,這是患者和家屬在日常生活里須認真看待的部分。

5.如何保護足部、控制病情?

糖尿病患者的足部保健預防非常重要,避免患者被截肢。我分享一些必須注意的要點,還有可在家進行的小檢測,不論是自我檢查,或給醫生檢查,都是必需的。

在洗澡時可以檢查腿部,因患者皮膚排汗和油脂分泌異常,皮膚會變得乾燥,第二是腳趾皮膚容易生廯生黴菌造成潮濕皮損發炎,建議可以坐下把腳抬起檢查腳底,發現異常儘早找醫生治療。

在剪指甲的部分,因患者眼睛不好,容易剪傷,須謹慎小心不可造成腳趾皮膚受傷,可讓人代勞,還有一個部分是鞋子問題,患者須穿上合腳的鞋,不要讓皮膚摩擦鞋子,盡量不穿太緊的鞋,特別是一些患者的腳掌已麻痹,感覺不明顯了,雖不會覺得不舒服但不代表適合,反之會讓腿部皮膚磨損,雖是小細節,但卻是患者和家屬在日常生活里必須照顧和認真看待的部分。

補充/呼籲

針對感覺神經檢查,一般人是鼓勵每年進行一次,藉以提醒自己要注意保護,提升醒覺,讓患者了解神經病變和糖尿病控制得好與否有着密不可分的關係,或隨着患上糖尿病時間長而增加患上神經病變的風險。

至於嚴重患者需每隔三或六個月時間進行神經檢查,除了關注患者的感覺神經異常,也要時刻注意患者的下肢和血管循環問題,若血管循環不良容易造成下肢皮膚細胞壞死,傷口不愈,進而增加截肢風險。

本期簡介:

台灣國防醫學院醫學士蔡定成

Check Also

小心別被骨痛熱症“叮”上!

隨着大馬骨痛熱症再次來襲,加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