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杏林家 / 羊角桃VS齒葉泥花草VS泥花草

羊角桃VS齒葉泥花草VS泥花草

化瘀消腫止痛良藥

來自玄參科的一年生草本植物,分別是羊角桃、齒葉泥花草、泥花草,生於水溝邊、稻田、路旁陰濕處。在藥用價值方面,它們皆屬性平,都有清熱解毒,化瘀消腫功效。在外觀上,它們是容易被混餚的相似植物,常在野地上遍野生長,翠綠嫩葉,搭配接近白色的淡紫色花朵,遠觀下猶如繁星點點,莖幹或挺立或蔓延,就那麼肆意地生長在陽光燦爛的農田裡,直讓人感嘆野生植物的生命蓬勃。

不過,仔細觀察會發現這三種植物的特徵皆有所不同,尤其羊角桃,與齒葉泥花草和泥花草相較下在外觀上明顯大不同。

羊角桃看起來綠油油的,開着紫色、藍紫色或白色花冠,特別好看。葉片屬於條狀披針形至披針形或條形,頂端漸尖而圓鈍。它的特徵在於基部楔形成極短的狹翅,乍看下與羊角有點相似,還有它的葉片上有全緣或有少數不整齊的細圓齒。

莖枝有條紋而無毛。花單生於葉腋,有長梗,無毛,有條紋;果實頂端圓鈍或急尖,雄蕊前面兩枚花絲的附屬物絲狀;花柱宿存,形成細嚎。蒴果條形,種子矩圓形,淺褐色,有蜂窩狀孔紋。

根據中醫碩士楊素雄說,羊角桃有一些別名如陌上番椒、目目箭、窄葉母草、田香蕉,很奇特且讓人摸不着頭腦。

他說,羊角桃全草可藥用,每用6至15克,味辛,苦,性平。基於它有清熱利濕,化瘀消腫,和胃的功能,所以適宜用於治療肝炎、黃疸、急性胃腸炎、痢疾、急性喉炎、扁桃體炎、跌打損傷。



羊角桃的特徵在於基部楔形成極短的狹翅,乍看下與羊角有點相似。
 

羊角桃開着紫色、藍紫色或白色花冠,特別好看。

羊角桃全草可用於治療肝炎、黃疸、急性胃腸炎等。
羊角桃是玄參科的一年生草本植物。

羊角桃的小檔案:

學名:Lindernia Angustifolia (Benth.)Wettst

別名:羊角草,陌上番椒,蛇舌草,目目箭,窄葉母草,田香蕉

性能:味辛,苦,性平。

功能:清熱利濕,化瘀消腫,和胃。

主治:肝炎,黃疸,急性胃腸炎,痢疾,急性喉炎,扁桃體炎,跌打損傷。

草藥小秘方:

(一)黃疸病:羊角桃,黃花母(或溪黃草)各30克,水煎服。

(二)急性喉炎,扁桃體炎:鮮羊角桃,鮮積雪草各30克,水煎,酌加冰糖調服。

(三)跌打損傷:羊角桃根9〜15克,泡酒服;或研末3〜9克,用酒送服。

齒葉泥花草

一年生披散草本,高10至20厘米。在外觀上,齒葉泥花草較有辨識度,最大的特點是葉片都有鋸齒。齒葉泥花草的“齒葉”、“刺齒”,指的就是葉片邊緣為刺狀的鋸齒。葉對生,矩圓形至矩圓狀橢圓形,從來不會全緣,不會出現較寬闊的葉片。它的學名帶有流蘇之意,相信指的是葉緣鋸齒尖端延伸的流蘇狀的刺。

莖分枝,下部常伏地,有細條紋。蒴果小,線狀圓柱形。花開白色或淺紫色,下唇上有桃紅色或紫色的斑點。下方不育雄蕊也有伸出花冠的膝狀附屬物,那是花絲彎曲癒合後的一個突起。它的花朵極小,纖細是它魅力的一部分。

楊醫師說,齒葉泥花草以其葉片有鋸齒的特徵而命名,其他別名還有齒草、五月蓮、刺齒泥花草、齒葉母草。它的藥用部位是全草,每用15至30克,外用鮮品適量搗敷。

“齒葉泥花草味淡,性平,因可清熱解毒,消腫止痛,逐瘀破血,所以適用於治療產後瘀血腹痛,坐骨神經痛,急性關節炎,外用則適用於跌打損傷,毒蛇咬傷,瘡癤腫痛,無名腫毒。”

齒葉泥花草以其葉片有鋸齒的特徵而命名。
齒葉泥花草因可清熱解毒,消腫止痛,適用於治療產後瘀血腹痛。
齒葉泥花草花開白色或淺紫色。
齒葉泥花草的莖下部常伏地。

齒葉泥花草的小檔案:

學名:Lindernia Ciliata (Colsm.)Pemell

別名:鋸齒草,五月蓮,刺齒泥花草,齒葉母草藥用:全草

用量:每用15〜30g;外用鮮品適量搗敷。

性能:味淡,性平。

功能:清熱解毒,消腫止痛,逐瘀破血。

主治:產後瘀血腹痛,坐骨神經痛,急性關節炎,外用跌打損傷,毒蛇咬傷,瘡癤腫痛,無名腫毒。

齒葉泥花草的草藥小秘方:

  • 產後腹痛:鮮齒葉泥花草30〜60克,同雞肉60克煎湯服。
  • 瘡瘀腫痛:鮮齒葉泥花草適量,加食鹽少許,搗爛敷患處。
  • 跌打損傷,毒蛇咬傷:鮮齒葉泥花草90〜120克,搗爛絞汁沖酒服,渣敷患處。

泥花草

另一種相似植物泥花草為一年生草本植物,株高可達約30公分。在外觀上,仔細觀察可發現它的莖幼時亞直立,長大後多分枝;枝基部匍匐,於節處生根。莖枝表面均光滑無毛。

葉為單葉,對生。葉片倒披針形至倒卵長橢圓形;基部下延近於抱莖;先端急尖或圓鈍;全緣或明顯或不明顯的疏鋸齒緣;幾乎無柄。葉脈羽狀,葉兩面光滑無毛。

泥花草的花為兩性花,單一或數朵成總狀花序,腋生或頂生,花具梗,花萼裂片線狀披針形。

花開淺紫色,唇形花,上、下唇近等長,上唇略向後翻卷,蒴果長圓柱形,先端漸尖。

在藥用價值方面,楊醫師說,泥花草味甘,微苦,性平,主要功效是清熱解毒,涼血利尿,化瘀消腫,所以適用於治療咽喉炎、扁桃體炎、口腔炎、眼結膜炎、肺熱咳嗽、急性胃腸炎,外用方面適用於跌打損傷、蛇蟲咬傷、疔瘡癰腫、瘋狗症。

他說,泥花草全草都可藥用,每用10至30克,外用鮮品搗爛敷患處或煎水洗。

同樣的,泥花草的一些別名如水蝦子草、鴨脷草、田素馨、定經草、紫熊膽、水辣椒,總讓人感生僻,摸不透取名緣由,但無可否認的,別名都很逗趣,令人印象深刻。 

泥花草花開淺紫色,清新淡雅。
泥花草的葉片倒披針形,全緣或有疏鋸齒緣。
泥花草為一年生草本植物,株高可達約30公分。
泥花草適用於破傷風抽搐,被瘋狗毒蛇咬傷。

泥花草的小檔案:

學名:Lindernia antipoda (L.) Alston

別名:水蝦子草,鴨脷草,田素馨,定經草,紫熊膽,水辣椒

藥用:全草

用量:每用10〜30克;外用鮮品搗爛敷患處或煎水洗。

性能:味甘,微苦,性平。

功能:清熱解毒,涼血利尿,化瘀消腫。

主治:咽喉炎,扁桃體炎,口腔炎,眼結膜炎,肺熱咳嗽,急性胃腸炎,外用跌打損傷,蛇蟲咬傷,疔瘡癰腫,瘋狗症。

泥花草的草藥小秘方:

  • 破傷風抽搐:鮮泥花草90克,搗爛絞汁泡酒服。
  • 瘋狗,毒蛇咬傷:鮮泥花草90克,搗爛絞汁泡酒溫服,渣敷患處。
  • 癰疽疔癤,無名腫毒:鮮泥花草適量,合酸飯粒,食鹽各少許,搗敷患處。

楊麗華/報導

圖片:受訪者提供

Check Also

小心別被骨痛熱症“叮”上!

隨着大馬骨痛熱症再次來襲,加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