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健康生活 / 脾胃虛,百病生

脾胃虛,百病生

“吃飽了嗎?”
“你剛才吃了什麼?”
“等下要一起去吃嗎?”

上述都是我們常說的話,民以食為天,“吃”就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除了為身體提供足夠的能量以支持我們一天的活動,也有人說“吃”與一個人的健康息息相關。正所謂“病從口入”,試想想如果一個人暴飲暴食或三餐皆不定時,時間久了會對我們的脾胃帶來哪些影響?

脾胃與健康

站在中醫的觀點,脾胃是人體重要的臟腑,所謂的五臟六腑,脾是五臟中的其中之一,而胃則是六腑之一,脾胃彼此的關係密切,對我們的健康很重要。

試想想,生病時你是不是也會感覺胃口欠佳?“吃”的核心其實就在於一個人的脾胃,但如果脾胃虛弱就會導致諸多疾病悄悄走近,因此脾胃虛弱者更需要補脾健胃,透過調理以恢復健康。

在進食的過程中,我們所吃的食物會先經過胃,消化後再由脾負責運化成可用營養,因此脾胃負責了我們一天所需的能量。當脾胃虛弱,我們的臟腑在功能上來說也會表現不佳,所以唯有將脾胃調好了,我們才能保持身體健康。

對於人體的消化吸收來說,脾胃缺一不可!脾胃虛弱者難以促進身體新陳代謝,這也會導致體質虛弱,面對一些外在疾病的入侵,自然就沒有足夠強大的人體免疫力去抗衡。那麼,我們可以如何判斷自己是否面對脾胃虛弱的問題呢?

脾胃虛弱的常見表現

1)面色泛黃或晄白

脾胃虛弱者容易因為氣血生化不足而導致營養不良,因此面色容易顯得更為暗淡無光並泛黃,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臉色不好看”。

2)消瘦或肥胖

脾胃虛弱可能會讓營養堆積於體內而導致肥胖問題,但這並不代表身材消瘦者的脾胃就一定好,因為脾胃功能不佳也可能導致一個人無法正常攝取所需的營養而變得消瘦。

3)唇白且干

正常來說,我們的嘴唇應該紅潤並且不會有過於乾燥的問題,但脾胃虛弱者的嘴唇容易看起來缺乏血色而且顯得十分乾燥,有者還有乾裂的困擾。

4)流口水

中醫有“脾主涎”的說法,當一個人的脾胃功能正常,唾液會幫助我們進行吞咽與消化,但如果脾胃虛弱,唾液就難以受到約束,因此患者還可能發現自己有時候會流口水,比方說在睡覺的時候。

5)睡眠與精神欠佳

所謂“胃不和則卧不安”,脾胃虛弱也會導致患者面對失眠問題,睡眠品質大受影響下,精神狀態不佳也是預料中之事。因此,想要保持精力旺盛和思緒清晰,確保脾胃健運也很重要。

6)口臭問題

脾胃虛弱者會因為消化不良而導致食物囤積於腸胃,這些味道順着食道上至口腔,最後就形成了口臭問題。而脾胃虛弱所帶來的口臭問題則必須從根本着手,刷牙或漱口等動作並無法治本。

7)胃痛胃脹

胃痛對於脾胃虛弱者可以說是家常便飯,而胃脹則是因為食物難以被消化吸收,這些癥狀與問題都與脾胃有着密不可分的關係,不良飲食習慣如暴飲暴食也是常見原因。

脾胃虛弱者忌食

1)辛辣刺激

過於辛辣或刺激性的飲食不利於脾胃虛弱者,不僅容易刺激消化道黏膜或潰瘍面,嚴重時還可能會加重原有的癥狀。因此,我們也常聽到類似不要空腹飲用咖啡、濃茶或酒精飲料的說法,其實個中道理就是為了避免刺激胃酸過多的分泌,最終導致黏膜屏障遭到侵襲。

例子:辣椒、咖啡、濃茶或酒精飲料等

2)生冷寒涼

脾胃虛弱者應該多留意食物的屬性,生冷飲食容易導致脾胃陽氣受損,進而加重體內的寒濕,如果不想要疾病遲遲難以痊癒就該管好自身的飲食習慣。

例子:(生冷或未煮熟食品)生魚片或沙拉等
(冰點冷飲)冰淇淋與各類冷飲等
(寒性水果)雪梨、椰子或西瓜等

3)油膩或難消化的食物

正是因為知道自己的脾胃虛弱,在飲食方面更不可馬虎!過於油膩或是難以消化的食物容易加重胃黏膜的負擔並帶來損傷,對於消化吸收本來就比較不好的脾胃虛弱者來說是非常不利的,建議每次進食應該細嚼慢咽,更別讓自己吃得過飽。

例子:(油膩)各類油炸或煎炸食品等
(難消化)花生、竹筍、糯米製品、椰漿食品或芋頭等

勿盲目進補

放眼望去,其實真的有很多人都面對着脾胃相關的健康問題,常見的一些狀況就包括了消化系統不良、腹部容易脹或排便異常等,在這個時候大家都想把脾胃調養好,但在這裡就要特別提醒,切記不要盲目進補!

我們可以觀察到許多人在脾胃虛弱時就進食一些市面上所售賣的補藥,嘗試透過各種方式來進補從而改善脾胃問題。其實,我們更建議先了解並搞清楚自身的脾胃問題再進行調理。比方說,有些人在脾胃虛弱的同時可能還夾雜着濕熱的情況,這時如果沒分辨清楚問題所在就盲目進補還可能會加重病情。

倘若你無法分辨自己是屬於哪種脾胃虛弱,向專業的醫師進行諮詢將會是更理想的選擇。最後也呼籲大家注意日常飲食,除了保持三餐定時外,也記得千萬別暴飲暴食。正所謂“脾胃虛,百病生”,當我們把脾胃的基礎調養好了,身體自然也會比較健康。

沈觀薔醫師

《醫言良語》
文字:黃宇恆
分享者:沈觀薔醫師

Check Also

健康過年

轉眼又來到了讓不少人感到心情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