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螢光菌、紫色菌類、碗菌算是較為少見的菌類,一朵朵白色螢光菌小巧可愛,看似普通白色菌類,仔細一看會發現這一朵朵白色菌類在散發著光芒。
螢光菌是生活在竹林的神奇小生物,雨季節冒出來,點起燈招喚着人類,螢光菌具有綠色精靈之稱的夜間發光植物,生長後僅能存活三天,常見於竹林腐敗的竹節,竹葉間,夏天高溫,潮濕環境最有利於螢光的生長,若是發現某個環境有大量的螢光菌出現,表示該地區環境並未受到污染。

樹林里的菌類種類繁多,只要放慢步伐欣賞林里景色,運氣好的話就會看到一些較為罕見的菌種,如螢光菌、碗菌,也有紫色、橙色的菌類。當然,最好是在雨水量多的時季,被充沛雨水滋潤後的大地,更是菌類的天堂。走着走着,就可看到土壤里長出來一朵一朵小巧可愛的白菌,一粒一粒圓型褐色的菌,與手掌般大小的菌等。
而且林里許多朽木也是菌類的溫床,經常可看到長滿在朽木上的耳菌、芝菌。偶而也會看到長在樹根盤根錯節斜坡處的幾朵碗菌。


碗菌是東馬較常見到的一種菌類,從白色,粉紅色到桃色都有。常見於河流邊的樹榦上。
菌類是大自然饋贈,種類繁多且無處不在,每逢雨後就會看到菌類從土壤,朽木中如雨後春筍般生長,菌類再生期快,生長期卻特別短暫。

根據記載,菌類在地球上生長已有數億年的歷史,已知菌類約有10萬種。菌類生長在陰暗的落葉下,腐爛的樹木,或是潮濕的土壤。

許多可食用菌類也是人類餐桌上的一道美味或醫用,但也有一些菌類對人類嚴重危害,如引起人和動植物致病,食物,衣物的腐爛霉變等。

也常常會聽到,愈美麗的菌就愈毒,毒菌不論是什麼色,它的色彩都很鮮艷,且從生長到腐爛都沒有昆蟲咬過的就是毒菌。如果有昆蟲咬過,這就說明這種菌沒毒,可以食用。




可是每每在山野中,草地上看到美麗的野菌時,總會停下腳步欣賞,研究。山野中也常常會看到依附在枯木的耳菌,芝菌,以及不知名的菌類。

尤其是在雨後,就會發現綠色的草地上長了許多大大小小,白色的菌類很吸引眼球。
菌也被稱作菇,是一種自然生長的植物,長在山坡上的野菌很多都有毒素,誤食了就容易中毒。

一般大家所熟悉的食用菌有冬菇、平菇、草菇、秀珍菇、杏鮑菇、猴頭菌、靈芝、木耳,以及類菌中的上品貨,松茸、松露等。
撰寫:賴玉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