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信手札 / 過去已去,未來未來

過去已去,未來未來

“還記得我們一起分享的那個橘子嗎?你在那裡的生活就像那個橘子。吃了它,與它合為一體。明天,一切都會過去。” ——一行禪師《正念的奇蹟》

一行禪師這句話寫在他給友人吉姆的信件里,當時吉姆因為反戰運動入獄,一行禪師擔心吉姆能否忍受監獄的四面高牆,於是寫了封信,對吉姆提起他們一起吃橘子的那件事。一天吉姆和一行禪師在一棵樹下分吃一個橘子,吃着吃着,吉姆開始談論將來的計劃,深深陷入其中,以致他忘了他當下正在做的事——吃橘子,手還是掰橘子,口還在咬着,但吉姆的心不在吃橘子上。於是一行禪師對吉姆說,應該把含在嘴裡的那瓣橘子吃了”。

後來一行禪師在信里提起吃橘子的事,是想提醒吉姆,暫且放下對未來的想法,好好與當下的事在一起,體驗它們,經歷它們,專註於眼前做着的事,如果能懂得好好做眼前的一件事,就會懂得好好面對所有的事。但如果連眼前這件事也不能好好地做,那麼未來其他事情也一樣不懂得處理。培養能力,不在未來,不在高牆之外,眼前就是修練的最好時機。

說得容易,要做到當然沒那麼簡單。偶爾遇到難度很高的情境時,那書房心裡也會跳出那種想要對抗或逃避的應對方法,但心總是苦口婆心在勸說,每一個情境都是修練的機會,一次又一次,自己和自己爭辯、交戰。後來總是會回到呼吸,先停下來,不對情境和對象做出任何回應,仔細聽聽心真正的聲音,了解真正的問題根源,再慢慢尋找處理內在的方法和資源。做不到的,處理不了的,就先放着。外面的,就隨它去。好好的,回到眼前,回到當下,做有品質的呼吸,呼吸做好了,才能慢慢培養出能力。

事情可能很糟,可能會變得更糟,沒關係,先回來。感覺難過,就好好地體驗難過,感覺生氣就好好體驗生氣,感覺無力就接受自己的無力。一切無常,事情不一定會更糟,就算真的更糟,苦會來也會去,我們越是抗拒苦只會更加苦,所以不要抗拒,就只是如是經驗它,接受它,與苦化為一體,苦會慢慢過去,然後化成我們的能力,讓我們能用更有效益的方式來面對和處理。任何事情都會來會去,我們的想法和看法也在不停改變,今天認為的事,明天就不那麼認為了,相信上天會有最好的安排。塞翁失馬,焉知非福?過去不能改變,而能改變未來的,就是在當下,就是眼前這個呼吸,所以做好眼前才是最關鍵。

《書里那句話》圖/文:那書房

Check Also

我們與瘋狂的距離(二)

“精神疾病並非看得見的身體殘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