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心灵沟通黄金期 父母要做什么?

身为父母的都对孩子拥有爱,都会尽其所能地给孩子最好的。在希望孩子能长大的同时,也渴望孩子能够健康快乐,成为独立,有自信的人。

或许现在的你,觉得自己和孩子开始有点距离感,常因各种小事情发生争执;或许现在的你常因为孩子不听话、不懂事而费心苦恼;或许现在的你,家中终日闹得不愉快,充满了呵斥、嘈杂声,你知道吗?这一切的一切都是有原因的。

在教育和培训家长和学生方面积累了9年经验的罗苡玲博士,过去修读马来亚大学教育心理学及课程发展博士学位(PhD),曾亲笔写作《被囚禁的儿童》育儿书,其中包含了她在教育和育儿过程中的真实故事。

家长育儿经历

继《被囚禁的童年》成为畅销书籍后,罗苡玲博士继续撰写第二本原创家庭教育书籍《被囚禁的父母》。书中记录的,不只是她对于家庭教育研究的观点和教育技巧,更是很多从“监狱”里得到解脱的家长们心酸和经历。

罗苡玲博士日前透过Earnplus育伯乐讲堂,与平台创办人管莉莎老师一同分享“0至6岁是亲子心灵沟通的黄金时期,父母要做什么?”

心灵沟通从胎教开始

根据罗苡玲分享,一般人都会认为0岁宝宝不会表达,所以不必和宝宝沟通,但其实很多人不知道打从胎教开始,从胎儿3个月起,父母就可以开始建立心灵沟通关系了,而非等待孩子长大听得懂时才开始。不过,这阶段的沟通不意味胎儿听得懂父母,它其实是一种感觉,很美妙的东西,给人很踏实的感觉,绝对强过语言上的“123”或“ABC”。

罗苡玲博士过去修读马来亚大学教育心理学及课程发展博士学位,所出版的育儿书籍备受瞩目。

“孕妈当下的感觉才是与胎儿的心灵沟通,当下喜欢或期待这个宝宝的到来,期待和孩子开始新的人生旅程。”

感受母亲坏情绪

罗苡玲说,一些父母很懊恼为何孩子总是和他们对着干,不听父母的话,其实妈妈回想在怀胎或孩子0到3岁时,妈妈是否有埋怨过孩子或感觉不开心,或尚未准备好迎接宝宝的到来,甚至有“我嫁错了”的负面感受,妈妈的不接受、不喜欢的负面情绪,宝宝是完全可以感受并吸收到负面情绪。即使是妈妈的工作压力,生活困迫,胎儿或宝宝也是感受得到,所以很神奇。

“这就是母子一体感,孩子敏感于妈妈的感觉,如果这关系保持得好,哪怕孩子到了12岁阶段,彼此间的心灵感觉还是有的,否则孩子的心灵之门关了,到了叛逆期,父母就会觉得进不了孩子的心里。”

罗苡玲博士在育伯乐讲堂,与平台创办人管莉莎(左)分享育儿过程中的真实故事。

感觉胜于语言

罗苡玲指,到了孩子4岁后会讲话,具备语言能力时,亲子间就可用语言沟通,但语言所发挥的功效始终没有那么强,父母成为孩子的榜样,言传身教才重要。要孩子成为怎样的人,父母就要成为怎样的人先。

从直播的视频中可以看到,罗苡玲的孩子在两岁时就学会自己处理尿壶,并清洗干净,这令在荧幕前的父母们感惊叹。小小的他甚至还会把衣服丢进洗衣机放入清洗液和按钮操作,开饭时也会为一家人准备盘碗餐具,似乎博士的孩子就特别聪明能力好。但罗博士说,其实每个孩子都有能力在两岁时分担家务,但前提是父母要有不同的思维。

“很多父母常认为,孩子还小不要乱爬乱动,怕打翻,担心打破,这只显示父母高高在上,扼杀孩子探索的欲望或想帮忙的心。”

让孩子动手操作

其实,罗苡玲的孩子只是把家务事当做玩乐,没有任何不妥,唯一缺点就是打翻了须收拾残局,但罗博士希望父母勿因这唯一缺点而不让孩子动手操作。

“如果每个家长愿意相信这是孩子的成长过程,放手让孩子尽情探索,哪怕是打破东西也没关系,至少让孩子知道拿不好会打破。我记得我的小孩从一至二岁共打破了9个碗碟,当时我和他一起收拾残局,就算过程中割伤了,那他以后将会更加谨慎。”

她说,如果父母从小不让孩子做家务,等到孩子10岁时就觉得理所当然,不明白为何父母要他帮忙做家务?

如果父母从小不让孩子做家务,待孩子10岁左右就会觉得理所当然了,甚至不能理解为何父母要他帮忙做家务?

另类家长须内心强

她也奉劝已做足准备成为另类家长的,要忽略周围的噪音干扰及阻止,父母的育儿态度也要清楚,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记得有一次,孩子在房间捣乱,整地都是垃圾,当时我很开心有机会摄下这一幕,这是孩子成长探索的旅程。当下我把照片发给孩子的外婆,想和她分享,结果马上接收到外婆的不同声音。那时开始,我不再和家里长辈分享孩子的探索过程,比如孩子在爸爸陪同下拿刀切马铃薯画面,这些都是长辈避忌的一幕。”

罗博士也在直播上自豪地分享孩子的傲人“战绩”。“小孩翻查垃圾桶是因为他们想知道里面有些什么?他们不会翻查一次就停止了,就像我的小孩翻乱8至9次后他就不翻了,因为他已彻底探索垃圾桶了。在那之后,他在地板看见垃圾都会捡起丢进垃圾桶,还会拿纸巾抹掉地板上的肮脏,再把垃圾丢进垃圾桶,几乎房间每个角落都曾被他翻过。”

赏罚分明

说到处罚孩子,罗博士从孩子10个月开始就处罚他了,一直以来有拍照录影记录起来,作为育儿教育分享,所以孩子的成长过程,至今历历在目。

“记得有一次,他要看电视节目,但所规定时间已经到了,他依然坚持要看,甚至发脾气把遥控器扔到地上,当时我没有责备他,只是抱他到家里所设的处罚区,把遥控器放在其面前,要他正视自己做过的事情。”

“当时他尝试要出来,我就继续放他回去,抱他出来时,就在他面前丢遥控器,然后告诉他这是不对的,并和他一起疼爱遥控器,这是感觉和动作。”

孩子逐渐长大时,在处罚区思过的时间会比较长,若重犯就继续延长时间。很多时候,家长把孩子放在隔离区就放任不管他,除非小孩懂得处罚区的用意,否则前30至40次的处罚需要陪同他,让他感受到妈妈“其实是了解你的感受,所以我跟你坐在这里”,即使多忙,罗苡玲都放下工作,和孩子一起。

父母若观察到孩子喜欢玩水,可以带他去游泳或让他冲凉久一些,不需要处罚他,其实孩子是在探索,除非特地弄到地板湿滑,那如何分辨孩子是特意或在探索呢?罗博士授招,其实可以从孩子眼神中观察并分辨出来,若孩子是在探索中,他无暇理会周遭的人事物。

“每个家庭有自己的家庭文化氛围,若分享我的原则,我认为礼义廉耻很重要,不允许孩子胡乱扔东西,或对父母大喊,必须有责任和尊重,其余探索部分我可以接受。”

叛逆期分三阶段

罗苡玲强调,青少年叛逆期是可以避免的。其实孩子在两到三岁有第一个叛逆期,若亲子心灵成长做得充足,孩子的第一个叛逆期会提早,第二阶段叛逆期是4至6岁,主要胥视孩子的表达能力,若孩子的表达能力好会在4岁就开始叛逆,反之最迟也会在6岁开始出现第二阶段的叛逆情况。

“这两个时期的叛逆期要让他们发挥,那么第三个叛逆期,也就是青春期的就不存在了。孩子不是调皮,他们只是在探索,但家长必须掌握探索的界限,若属于特意的就不允许他们。”

你知道孩子小时候阶段的叛逆,会影响青少年时期的叛逆吗?

“所以,家长会发现为何你让孩子做这个,他却特地不做,那是因为他想要做自己,为自己做主,要像爸妈一样独立,要模仿大人。很多时候孩子会想玩爸妈的手机,当大人不允许,他就不听话,其实孩子是在模仿大人。你越说不要,孩子就会模仿,一直对父母说不要。”

罗博士说,到了孩子会说话了,就来到第二阶段的叛逆期,即4至6岁,这时候的孩子会继续模仿父母,你会发现这个时期的孩子,当你和他说不能的时候,他会一直问你为什么?当你对他凶的时候,孩子知道自己还需依赖你,他不反抗慢慢地长大了,直至7、8、9岁时父母发现孩子很听话,其实并不是。

“孩子只是知道还需要依赖父母,所以他不出声,慢慢地你会发现这种孩子,你问他什么他都会说,“随便吧。你喜欢。”他知道从小你说什么,你都是对他说“你跟着做就好了”,他已经知道这是父母的反应,父母已经自己做好决定,于是他慢慢地就不要和父母说话了。”这也说明了孩子小时的叛逆会影响青少年时期的叛逆。

父母须有高度耐心

有了孩子,父母才能真正修炼耐心,孩子发问只是想要了解问题,要知道大人为何有这种举动、想法,为什么大人可以,他要有个答案,所以父母在日常生活里要尽量回答孩子的千万个为什么。

“我了解21世纪双薪家庭,父母都很忙碌,当孩子问到第三个为什么时,父母就想发脾气了,所以父母以高度耐心对待孩子很重要。”

最后,罗苡玲总结说,父母教育孩子这个旅程不要用眼睛和嘴巴去教,而是用心和耳朵,因为孩子的表面态度和举动,很多时候并不是真正的意思,父母从嘴巴说出的言语,也不是最好的教育方式,反而用心用耳朵去听孩子,会带给父母很多惊喜。

杨丽华/报导
图片:受访者提供

Check Also

踏上特殊教育之路:

成立特殊儿童班12年 西连中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