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书里听见一片寂静

“一朵花就是一朵花,当你把话命名为玫瑰花,而把玫瑰花视为爱的象征,你就已经扭曲了一朵花存在的真实,你就看不到这朵花的真相。”——黄志群《在印度,听见一片寂静》

《在印度,听见一片寂静》这本书里的话大概得写数个短篇才能记下我甚多的感想。偶然地遇上这本书,它陪伴我度过整个十二月,一起送走2019年,是我去年最喜欢的书之一。

先说说我与这本书的因缘,我不知道黄志群是谁,我从二手书店满满的书架上抽出这本书,是因为它书名,接着它封面不浮夸,封底价钱不贵,翻开内文看了第一段——印度,是一个让人对世界、生命、生活反思的地方……,然后我看看作者简介,1965年生,6岁开始习击鼓……我心想这或许是一本旅游文学(这书放在旅游书架上),于是把它带回。读到第三章时,才发现它不是旅游文学,而是那个更精彩更适合当下的我的书,它是修心文学,另一类的旅行。

黄志群二十年来多次去印度,迷惘时,疲惫时,困惑时,一去就待上几个月,他去那里寻找生命的答案,而这本书所写的是他的困惑,他的答案,良师的启发,还有他所阅读的书本。他在书里引用了不少葛吉夫在《探索奇迹》里的文字话语,这些引导他往内观,引导我沉淀。这样,一传一再传一的分享,让我看见,至理名言都不是‘谁的’,而是众生的领悟。

就像云游师父对黄志群说的:“我们都陷入认同的状态,一个念头升起,一个情绪升起,我们就会毫不自觉地去‘认同’,然后你就成为‘认同’某件事物,这是‘我的’,因此,我的记忆、我的车子、我的房子……然后你就越抓越紧,最后牢牢不放,坚固而执着……你曾经想过吗?你的名字不是你,你把名字认同为就是你自己……”总是这样意思深厚的一段文字,叫我重复又重复地读,重复再重复地思考,不是不自觉的,而是有意识的思考,当念头起,开始质疑、辩解,有时候不一定有结论。这样的思考填满时间的缝隙,总是连续好几天,一直到下一段文字,引导我进行另一个思考。后来发现,这样无数次的练习,不带先见,事情真的简单多了,欲贪也渐渐减了一些。常常会想起,那不是‘我的’。

于是,我不是很想把这本书读完,就算读完了,还是回头再咀嚼。似乎,散乱的心,也开始沉淀,开始不再与道理争辩,对抗。开始更近(进)一步‘看见’,更能回到当下。不认同,也不否认,不抗拒,也不勉强,看清楚什么不是‘我的’,什么不是‘我’,创意不是我的,灵感不是我的,文字不是我的,机缘不是我的,名字不是我的。

练习用孩子第一次看花的心情来看花,不带任何念头和记忆。如师所言:我只有在当下,我就是当下。

《书里那句话》图/文:那书房

Check Also

我們與瘋狂的距離(二)

“精神疾病並非看得見的身體殘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