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真的世界

“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金刚经》

烦恼的生灭有十二个过程,以无明为首,死为尾。练习观察十二缘起,细细解析从念头升起到降落的整个过程,一边记录一边思考,做完功课脑袋好累,消耗了好多脑力和心力。回头看到老师的回馈,从文字中读到老师的认真与接纳,感觉到他没有分别心的心,真叫人见识了何谓诸相非相。他几段文字,把学生的自我解析再解析,学生自觉像个破烂不堪的布娃娃,想要修补得下很多功夫,即使修补了,身上依旧残迹累累。闻、思、修、慧来回勤走,真不是易事,学生怀疑,这能否做到。

想起那一天向老师解释想上课的原因,卡在情境中思索五蕴,惊觉自己连五蕴也不了解,如此如何能照见自心?自责为何学习两三年,连最基本的也不懂,难道真如人所言–读那么多书都读到尿片里吗,一无是处!枉费老师的教导!事隔三个月,如今习得什么?不敢说自己是否精进,因为依然会在境界中卡来卡去,学习得越深,越觉得自己拙,越觉得老师的层次是望尘莫及的。

师言,观察十二缘起,有助于深化体会烦恼循环的苦。见苦深了,离苦的力道就容易出来。有没有选择呢?有没有可以断开无明循环的法呢?(断开,离苦,你行吗?)师又言,心经是用真的世界观来解释假的世界。行深却无法到彼岸,是因为无明,所以要破无明,行深时能看到无明巢穴,无明种子,把它带入明,就能打破无明而见性。悟后起修,继续破其他无明。学生开始了解‘行深’的意思,这个深真的很深,是他没有想过的深度。破无明,打禅七,要看见无明已经要费很大功夫了,打禅七更不用说了。

不要妄想,老老实实练习就好,时时不忘观照,不求结果一学再学,一补再补便是,若是有所求地求,终究求不到。修心不是要收获什么,而是要放下什么。先做到看见,看见就好,不要评价,不生分别心,不要轮转。一步一步来,点点滴滴都是累积。

如师言,练习十二缘起,会更容易感受到烦恼苦的锁链竟如此坚强,这也是修行的体悟。不要把贪嗔痴看成自己,回到慈悲喜舍的练习,练习十二缘起是‘悲心‘,也要练习喜心、舍心、慈心。赞叹自己愿意开始修行,愿意开始去看烦恼苦,也接纳过去众生的愚痴没修行带来的苦。此时,习气就不会持续加强。这也是进步。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心就会轻安。

《书里那句话》图/文:那书房

Check Also

我們與瘋狂的距離(二)

“精神疾病並非看得見的身體殘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