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开石头,你可以看见什么?

如今去不了非洲看角马迁徒,更迈不开脚步到动物园观察动物,但其实可以不必这么悲观,疫情限制令下,小朋友们依然可以省时省力省钱,就能探索身边无限的可能。换句话说,只要我们细致一些,就会发现,从土壤到水体,从车库到后院,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小生物,它们都是自然观察的好对象。

记得日前才分享了孩子们可在自家花园或路旁观察大自然,今天我们再把脚步挪近一些,甚至连动作都是孩子们最爱玩的,那就是“翻石头”。可别小看这动作,石头下面,可是拥有非常多有趣的“土壤动物”,具体是如何,我们就来读读看呗!

●“自然观察”要遵守的基本规则

虽然是在身边就可以开展的自然观察,但是人类和自然,和野生生物打交道,依然有一些基本的准则需要遵守。当然,首要任务就是要保证我们自身的安全。有些小动物会咬人,甚至带有毒性,因此不认识的动物千万不要直接用手碰触。其次,所有的生物都属于大自然,原地观察就好,如果想要看得更清楚,可以放在容器中观察,但是别忘了把它们再放回原位。

此外,小朋友在“翻石头”之前,这些事你们必须记住,第一件事,是在于你们所选的石头!首先,石头的大小要合适,太小的石头下面藏不住东西,太大的石头,你们又搬不动,所以只需选成人手掌大小的石头就可以了;其次,石头下面最好是土壤,特别是富含腐殖质的土壤,因为很多小生物是以腐殖质为食的,而大一些的生物又通常以捕食这些小生物为食。

如果石头下面全都是落叶也不不合适,落叶之间的缝隙很大,小动物们可以迅速的跑掉让你们见不着。最后,是土壤湿度,较为湿润的土壤中可以找到较多生物,不过也不能过于潮湿,潮湿的土壤中空气含量有限,不利于生物生存。总而言之,不大不小,不干不湿,一切都是那么刚刚好最佳!

至于第二件事,你们需要准备一些工具,才能观察石头下面的土壤动物。比如可以考虑准备一副手套,以防你们的手被石头划伤。其次,可以准备一些透明的小容器,如此一来,当发现一些动物,就可以将它们放入容器中暂时观察,这些容器可以是平时吃零食剩下的瓶瓶罐罐,洗干净就可备用。再来,也可以准备一些小勺子,平时吃冰淇淋的那种小塑料勺子就可以,用它来抓一些体型小,跑得又快的小动物非常方便。

●土壤动物,按照大小分四类

体长大于2毫米的,一般叫做大型土壤动物,这一类主要有蚯蚓、蜈蚣、马陆等,它们比较容易用肉眼看到,观察起来也相对容易;体长0.2-2毫米的中小型节肢动物,这些动物想要看清,就不是那么容易了,可以准备一个放大镜,帮助孩子观察;剩下的两类是湿生的土壤动物和更加微小的一些生物,观察起来非常困难,可以直接忽略。

●你可能会遇到的“土壤动物”

★如何判断它们是不是昆虫呢?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数腿儿,有六条腿的,基本上就是昆虫了。在昆虫里,认知度最高的土壤动物莫过于蚂蚁了。可千万不要觉得“蚂蚁有什么可看的”,在石头下的蚂蚁,有很多不一样的事情呢!

铺道蚁、掘穴蚁、收获蚁等都是石下的常客,有时候甚至能看到惊慌失措的蚂蚁们叼着一些白色的小颗粒匆忙转移。这些颗粒是它们的幼虫。笔者最近一直在花园里待着,果真在石头或者砖块下发现一群衔着白色颗粒的蚂蚁,看来我们在翻动石头时干扰了它们的生活,所以才会急着搬运幼虫,将它们转移到安全的地方。

不过,你们可知道,相比于幼虫,蚂蚁的蛹较少见。蛹期的蚂蚁,触角、头、胸和足非常明显,不再是一副肉虫子的模样。这里有张图片就可清晰的看到它们的模样,是不是很有趣。当然,比蛹更为少见的就是蚁后了。蚁后可是蚂蚁们的核心,通常都深藏于地下,除非非常偶然,或者更深入观察,才有可能看到身材庞大的蚁后。当然,比起忙碌的工蚁,蚁后的生活则简单的多,它们存在的唯一意义就是不停的产卵生育。所以,当你们发现蚁后的时候,一定要加倍小心,千万别把它搞死了,因为通常而言,蚁后一旦死亡,整个庞大的蚂蚁帝国就会在短时间内灰飞烟灭。

蚂蚁作为一种真社会性的昆虫,组织严密,有凶猛的兵蚁看家护院,有环境稳定的巢穴遮风避雨,还有充足的食物储备,如此优越的条件,难免会有一些小生物动起了借宿的念头。这些借住在蚂蚁窝里的家伙,就叫蚁客,也就是“蚂蚁窝里的客人”。不过这些“客人”未必都那么友好,不少种类溜进蚁穴,是要以蚂蚁的储粮,甚至是蚂蚁卵和幼虫为食

蚁蟋是最常见到的蚁客之一,它们是一种小型的蟋蟀,长得胖胖的,但是却没有翅,也不会鸣叫,它们经常在蚁穴中忙碌的进进出出。如果观察的时候,离它们太近,或是有蚂蚁对它们起了疑心,它们才显露出蟋蟀的一面,一跃而走。而除了蚁蟋,蚂蚁洞里的客人还有很多种,蚁甲、拟步甲、闫甲甚至蜘蛛,都能在蚂蚁洞里找到。

这就是典型蚂蚁窝里的客人“蚁蟋”啦!

★第二类是“叛变”出昆虫纲的六条腿虫子

六条腿儿的都是昆虫吗?当然不是,有一些六条腿的虫子是例外。它们原来的确属于昆虫,不过现在已经“叛变”出昆虫纲,自己独立建纲了,比如,双尾纲的铗尾虫(原来的昆虫纲双尾目),原尾纲的蚖(原昆虫纲原尾目)和弹尾纲的跳虫(原弹尾目)。这些虫子大多个头很小,观察它们可得盯紧了,不然一溜烟就消失不见了。

★第三类是其他节肢动物

首先是“潮虫”,跑得慢,非常好观察。它又被叫做“西瓜虫”、“卷甲虫”,是节肢动物门软甲纲陆生等足目生物的俗称。没错,这些家伙和螃蟹、虾这些餐桌上的美味同属一纲,全世界有超过5000种之多。它们长得都很像,不过有的能够把自己的身体卷起来,属于瘤潮虫科、卷甲虫科和甲壳虫科,有的则没有办法卷起来,归属于鼠妇科、气肢虫科等科,它们性情温顺,人畜无害,如果你们见到了,不妨把它们抓起来看看到底能不能蜷成一个小球。

其次,是蜘蛛,而且有时候还能碰到又胖又大的蜘蛛。不用害怕,这些蜘蛛,绝大部分对人类构不成威胁。当它们突然暴露在阳光下的时候,第一个念头就是逃跑,跑到黑暗之中去。

然后,是蜱螨。它的个头跟蜘蛛比,要小得多。有时候,要仔细看,才能发现土上隐约的有圆圆小东西在跑,这多半是一只螨,蜱螨是一个很大的分类类群,全世界可能有近百万种,绒螨算是其中的颜值担当,有的种类也比较大,便于观察。

不过,这一亚纲中也有不少对人类有威胁的物种,恙螨、蜱等通常会吸食人们的血液,甚至传播疾病,它们通常生活在草丛茂密的地方,所以你们要是去这样的地方活动,最好穿上长裤,并扎好裤腿,以防它们的侵袭。

最后,是节肢动物里腿腿腿腿多的一大类,它们被称为多足亚门。最熟悉的当属长腿的蚰蜒,短腿的蜈蚣,这俩都属于唇足纲。而多足亚门另一大类是倍足纲的马陆,俗称千足虫,它们和唇足纲最主要的区分就在于腿上:唇足纲每个体节上有一对足,而倍足纲则要加倍,每个体节上有两对足。

●翻石头小贴士:

1)潮湿的落叶中往往会有曲链孢霉等霉菌,如果对霉菌过敏的小朋友需要做好防护,带好口罩再动手。

2)注意量力而行,不要试图搬动太大的石头,否则容易拉伤,松手的时候也要小心。不要“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当然,砸别人的脚也是不行的。

3)观察结束后别忘了把石头再放回原位。

4)大部分石头下面的生物对人都是非常安全的,但是在干燥的石头堆中翻找,要小心里面会藏有蝎子。

5)有的地方,特别是落叶堆里可能会有蛇存在。如果怀疑有蛇,可以先用棍子敲敲地面、石头,这样能赶跑蛇,且并不会影响石头下面的小生物们。其实和我们害怕它们相比,它们更加害怕我们,如果万一真的遇到蛇,赶跑就好,请放它们一条生路,蛇也是生态系统中重要的一份子。

综合文︰薇恩
部份照片取自网络

Check Also

踏上特殊教育之路:

成立特殊儿童班12年 西连中公 …